“时间锚点:4131年,第37发射击。”
龙城号的舰桥已经换了七代船员。
现任舰长陈明远——陈帆的第15代孙,正执行着先祖留下的计划。
“锁定β-66星系。”他对着全息星图下令。
“时空坐标确认。”
这发炮弹将在850年后抵达目标,与第一发炮弹同时命中。
“时间锚点:5031年,第137发射击。”
龙城号的外壳已经更新了十七次,但暗物质主炮依然如初。
舰长刘泽阳看着星图上最后一个红点。
“π-397星系锁定。”
他的声音在空荡的舰桥回荡,“终结一击准备就绪。”
随着最后这发炮弹射出,十天后它将抵达目标,与1200年前发射的第一发炮弹同时爆炸。
......
此时,湮灭者繁华的土地上、街道上,它们如往常一样穿行于维度回廊之间,进行着他们延续百万年的统治。
然后......
空间皱缩了一下。
湮灭者母星的核心突然向内坍缩。
建筑、街道、湮灭者居民,一切物质在万分之一秒内被压缩至无限小的奇点。
与人类有7分相似的湮灭者种族们,他们至死都不明白,攻击来自何方,又为何能同时跨越数千光年的距离将灾难带到此处。
没有爆炸,没有光芒,只有空间本身被抹除的绝对寂静。
他们的预警系统连警报都来不及发出,因为所有打击在时间线上是完全同步的。
当年策划袭击启明族的湮灭者总统领身体开始分解前,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他们的意识里最后一刻想起,百万年前,他们曾经用这种方式消灭了一个名叫启明族的文明。
其余137个湮灭者星系同时经历着相同的命运。
在这些星系外太空盘旋执行任务的湮灭者宇宙飞船结局也如此。
其中一艘正在巡航的湮灭者战舰里,一名舰长看着舷窗外的星空扭曲成旋涡,即便到死它都不明白,这一切都是3000千年前它种下的苦果。
那时,它发射了一枚极寒囚笼武器,攻击在那个被那个星球的人称之为地球的一级文明行星上。
它曾嘲笑人类在冰层下挣扎的丑态,就像一个小孩对着蚂蚁窝撒尿后,看着蚂蚁慌忙逃窜一般。
也曾戏谑地看着他们笨拙地发射第一艘飞船,就像现代文明的人看到原始人钻木取火。
而现在,那些它眼中的蝼蚁,用最优雅的方式宣告了湮灭者的末日。
湮灭者星系的存在正从宇宙中被彻底抹去,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而人类,这个曾经连一级文明都算不上的物种,已经悄然跨入了高等文明的行列。
......
龙城号里。
天文望远镜实时同步的全息屏幕上,星空缺了一块。
不是黑暗,不是虚无,而是某种更彻底的不存在。
就像有人用橡皮擦去了宇宙的一角,留下一个令人心悸的空洞。
137个星系,亿万星辰,无数湮灭者的造物,全部消失了。
那片星域干净得如同创世之初的虚空。
观测员下意识调出对比图。
昨天的星图上,这里还闪烁着密集的湮灭者殖民星标志,像一片璀璨的星云。而今天......
只剩下一个漆黑的洞。
像是被什么东西吃掉了。
“所有目标星系信号消失。”
“时空共振检测确认,打击完全同步。”
星璇的声音轻轻回荡在陈帆脑海里:【任务完成。启明族向你致敬,人类。】
......
龙城会议厅的全息投影闪烁着航线图,137个湮灭者星系的位置已被标记为【已清除】。
他们赢了,却无人欢呼。
没有纪念碑,没有胜利庆典。
在如今的人类眼中,这场横跨几千年的复仇,不过是寻找可宜居星球途中的插曲。
除了活了3025年陈帆,没人知道失去地球的痛苦。
龙城号的居民们照常上班、用餐、在观景台看星星。
天文爱好者们倒是注意到了那片突兀的星空空洞,但讨论热度甚至比不上新上映的全息剧。
人类制造的这种暗物质超级武器的速度很快,远远超过了光速。
可是龙城号的引擎却很慢,依旧停留在三级文明的阶段,所以前往蒂加登星b还有很远的路。
龙城号的引擎开拖着长长的离子尾迹驶向深空。
接下来的岁月里。
提升航行速度成了全人类最关键的项目。
随着又一代人的老去,暗物质这种超级武器就像被时代淘汰的产物一般堆在角落,后人只记得龙城号有武器,至于威力如何,只在历史资料里记载。
5673年,第一台实用化曲率引擎试车成功。
测试录像里,实验飞船突然消失,0.3秒后出现在更为遥远的轨道。
虽然能源消耗相当于过去三十年的总和,但是依旧不妨碍全人类的欢呼。
5697年,曲率引擎正式替换龙城号旧引擎。
人类科技,全面进入四级文明。
6312年5月3日,这是人类历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天。
因为,人类进入了蒂加登星b所在的恒星轨道,遇到了第一颗围绕恒星的天体。
“陈先生,再过41小时,我们就到达目的地了。”
四千年了,从地球毁灭算起,这段旅程比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漫长。
他终于等到了今天。
此时的陈帆更多的是害怕,万一这颗星球无法适合人类居住,自己的心理防线是否扛得住。
他终于意识到12代陈帆的心理是多么强大,竟然能在漂泊了6万年后,探索两颗星球确认不适合人类才崩溃,做出材料不够重返地球的决定。
对陈帆而言,龙城号始终只是一艘载具,一个将人类送往新家园的金属容器。
但对那些在舰上出生、成长、繁衍的世代居民来说,这艘巨舰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有些人甚至从未曾渴望过陆地。
对他们来说,登陆不是\"回归\",而是一场充满风险的迁徙。
最讽刺的是,当陈帆为发现新家园热泪盈眶时,龙城号的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大堆讨论话题:
【如果必须选择,你更愿意永远生活在龙城号,还是定居行星表面?】
【行星的重力是龙城号的1.5倍,我们人类是否适应?】
【细菌、微生物是否让人不适?】
不过陈帆从不担心,因为古老的地球上有一句名言:真香定律会迟到,但它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