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她内心掀起滔天巨浪。
“棺材板做的……古琴?”
韩梅梅喃喃重复着,指尖微微颤抖,脸色苍白。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楚峰点了点头,神情凝重:“你仔细回想一下,你生病起疹子,是不是发生在接近这张古琴之后?”
韩梅梅愣了片刻,眉头渐渐拧紧。
“好像……还真是。”韩梅梅开始回忆。
“我自从购买了古琴,没过多久身体就开始出现问题,这样看时间是对上了。”
说到这里,她后背一阵发凉。
那种细思极恐的感觉让她整个人的心跳都加快了几拍。
“这些奸商,真是丧尽天良啊!”
韩梅梅越想越气,眉宇间透着气愤。
“居然拿死人棺木当古琴卖!要不是楚先生您提醒,我怕是一直被蒙在鼓里。”
楚峰叹了一口气。
“以后古琴还是少买!世上哪有那么多从古传下来的古琴?”
“可以说十琴九假!普通人根本买不到真品。”
“又因为古琴的价格很高,一些人便钻了空子,用棺材琴代替。”
说到这里,楚峰好奇追问道:“韩小姐,你这古琴在哪里买的?”
“是从个人手里买的,对方是海外华侨……估计现在也找不到人了。”
韩梅梅此时想想,觉得对方身份都是假的。
“不过,介绍我买琴的,是沪城古玩圈挺有名的鉴定师啊,没想到他竟然看走眼了。”
楚峰听到这话,眸光一沉,这古琴分辨似乎难度不大啊。
“哦?哪位鉴定师?叫什么名字?”
“张柏年,一位在沪城很有名的鉴定师。”韩梅梅回忆道。
“他说这琴是从海外回流的宋琴,还拿出一堆检测报告给我看。谁能想到……”
“张柏年?”楚峰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目光若有所思。
这个人要么徒有其表,要么没少从中吃回扣。
不过楚峰也没多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楚先生,你说会不会是张柏年给我设的套,跟卖家合伙坑我?”
韩梅梅不傻,她对张柏年产生了怀疑。
楚峰放下杯子,含糊其辞道:“这个不好说!你回头可以去查查。”
“好吧!”韩梅梅点头,先将这事抛在脑后。
“楚先生,那这古琴该怎么处理合适?”韩梅梅请教道。
“这个嘛,一般情况下烧了就行。不过……”
“不过,紫檀木的木材很是难得,烧了可惜了……”楚峰犹豫着。
“烧了就烧了,总不能拿它去坑其他人。”韩梅梅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她做不了那种缺德的事。
楚峰笑道:“不着急,我的意思可以将这个古琴打成珠子,做成手串。”
“然后?卖出去吗?”韩梅梅以为楚峰是这个意思。
“当然不是,那样做太缺德了。”
“我的意思是将木材打成珠子,送给那位张柏年,你可以试探一下他。看看他的反应。”
“若他带着,说明眼力不行,若他不带,说明他内心有鬼,棺材板做成古琴的事指定和他有关系。”
楚峰给韩梅梅出了主意。
韩梅梅没想到楚峰这么机智,笑道:“这个主意好!我就要看他是真的看走眼了,还是故意蒙我。”
韩梅梅决定采纳楚峰的意见。
楚峰喝完茶,韩梅梅又从卧室里拿出一件古玩。
“楚先生,这也是张柏年给我鉴定过的一件漆盒,您帮我再看看。”
这是一个红色的漆盒,大约二十厘米见方,盒面雕刻着花卉纹饰。
“这是我花了八万块买的,这个不会也是假的吧?”韩梅梅将漆盒递给楚峰。
楚峰接过漆盒,入手感觉分量颇重。
一般民国漆器不会这么沉,不同寻常,除非是精雕细琢,费工费时的精品。
他仔细端详盒面的雕刻,表面的纹饰确实是典型的民国风格。
不过,刀工规整但略显呆板,缺少明清剔红那种流畅灵动的韵味。
但楚峰注意到一个细节:这漆盒的漆层异常厚重。
这类漆盒一般出现明清时期,当时的工匠不惜工时,一件漆盒可能要花半年功夫去做。
漆层有数100层,甚至高达300多层。
但到了民国,这类剔红缺少那么层,一般漆层偏薄。
所以,楚峰察觉到这件漆盒有点另类。
他假装欣赏雕工,悄然开启了透视能力。
下一秒,眼前的世界层层剥开。
楚峰瞳孔骤然收缩!
在那层民国漆雕的下面,竟然还隐藏着另一层漆雕!
而且那层漆雕的刀法之精妙,纹饰之繁复,远非表面的民国工艺可比。
透视之下,楚峰清晰地看到。
内层是极为精细的云龙纹,龙身矫健,祥云翻腾,每一刀都游刃有余,充满了明代剔红特有的浑厚大气。
更关键的是,在漆盒底内层,他隐约看到了“大明永乐年制”六个字的款识!
楚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
这是一件被后人刻意保护起来的明代永乐剔红!
楚峰暗自琢磨这么做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原漆面有所损伤,或是为了躲避战乱、防止被查抄,后人在外层又包了一层民国时期的漆雕,将真品完美地隐藏了起来。
这种做法在民国动乱时期确实有先例。
一些藏家为了保护珍贵文物,会用普通漆器的外表来伪装。
“楚先生,怎么样?赝品也没关系。”韩梅梅察觉楚峰表情异常,不由开口询问。
楚峰深吸一口气,摇头缓缓开口:“韩小姐,这个漆盒……不简单。”
“不简单?”韩梅梅一愣。
“可张柏年说就是普通的民国剔红啊。”
楚峰将漆盒翻转过来,指着底部一处不起眼的位置:“你看这里,漆层有细微的分层迹象。”
韩梅梅凑近细看,确实能看到一条极细的裂痕,像是两层漆之间的接缝。
“这说明什么?不是因为时间久了的缘故吗?”她疑惑道。
“我看不像!我怀疑这个漆盒是双层漆工艺。两层漆的成色有点不同,不像是一个年代的东西。”
楚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而且你注意到没有,这盒子的重量明显超过一般民国漆器。”
“真的吗?双层漆层,这是为何?”韩梅梅眼中透着疑惑,她对漆盒没有太多研究。
楚峰将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民国时期,一些藏家为了保护手中的珍品不被战火损毁,或是避免被查抄,会采用这种方法。
就是在漆盒外面再包一层普通漆器,用来保护真正的本色。”
“表面看是民国货,实际可能是一件重器,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