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而言,传奇,才刚刚开始。
tNt电视台的演播厅内,灯火通明。
作为全美最顶级的篮球评论节目,《Inside the NbA》此刻却打破了常规,邀请了联盟最负盛名的几位解说巨擘,临时召开了一场关于李飞的特别座谈会。
主持人是声音沉稳如钟的凯文·哈兰,他的身边坐着两位传奇——嗓音嘶哑、充满激情的“纽约之声”马夫·阿尔伯特,以及言辞华丽、思想天马行空的“大红头”比尔·沃顿。
“先生们,欢迎来到今天的特别节目。”
哈兰开场便直奔主题,“就在今天,联盟官方宣布了李飞同时斩获mVp与dpoY,完成了这两项大奖史无前例的三连庄。这让我们不得不讨论一个过去只属于退役名宿的话题。比尔,我先问你,年仅22岁的李飞,在仅仅打了三个赛季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将他放入‘GoAt’(历史最佳)的讨论范畴了吗?”
比尔·沃顿标志性的红发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用一种吟游诗人般的夸张语调说道:“凯文,你的问题本身就是对宇宙和谐的一种质疑!什么叫‘可以开始’?我们早就应该将他奉为神只!听着,篮球这项运动的本质是什么?是在进攻端摧毁对手,在防守端扼杀对手。有谁比李飞做得更极致?连续三年,联盟公认的最有价值球员,同时也是最强防守者!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这是篮球之神降临人间的化身!迈克尔统治了天空,但李飞,他统治了整个球场,从篮筐到三分线,每一个角落都刻着他的名字!”
马夫·阿尔伯特清了清他那标志性的嗓子,相比沃顿的狂热,他显得更加审慎和克制:“比尔的激情总是那么富有感染力。但我们必须保持冷静。GoAt的讨论,通常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冠军戒指的数量来作为基石。拉塞尔有11枚,迈克尔有一个三连冠的伟业在望。李飞目前只有一个冠军。但是……”
阿尔伯特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但是,我们从未见过像他这样,在生涯初期就展现出如此绝对统治力的球员。他不是在成长,他是一进入联盟就站在了巅峰。三连mVp和三连dpoY,这个成就的含金量,我认为甚至可以让他提前预定历史前五的位置。至于GoAt,如果……我是说如果,他能跨过休斯顿,再击败那支72胜的公牛,完成三连冠,那么,这个话题就将不再是讨论,而是既定事实。”
网络上的球迷们早已为此吵翻了天。
在一个名为“NbA殿堂”的论坛上,一个标题为【理性讨论,李飞三连庄后,历史地位能排第几?】的帖子在短短一小时内就盖了上万楼。
“还用讨论?直接封神!22岁的3 mVp + 3 dpoY,你告诉我历史上谁能做到?别说做到了,谁敢这么想?”
“楼上冷静点,冠军数量是硬伤。现在说GoAt为时过早,但如果只论生涯前三年的表现,李飞就是独一档的断层第一,毫无疑问!”
“我觉得马夫·阿尔伯特说得最中肯。荣誉的硬度已经足够,现在就看冠军的厚度。只要今年能卫冕,历史前三就稳了。如果能完成三连冠,那乔丹就得往后稍稍了。”
“别忘了,李飞还是个商业巨子!他的‘李飞’品牌已经开始蚕食耐克和阿迪的市场了,巴克利的‘飞猪’系列卖得有多火你们没看见吗?他正在全方位地改变联盟的格局。这种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球员的范畴!”
然而。
就在全世界都沉浸在对李飞的赞美和对太阳队卫冕之路的一片看好之中时,冰冷的现实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菲尼克斯太阳与休斯顿火箭的西部决赛第六场,在休斯顿的航天城主场——顶峰球馆(the Summit)进行。
比赛结果:102:108,菲尼克斯太阳队落败。
系列赛大比分被扳成了3:3平。
李飞,将迎来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抢七大战。
一时间,舆论风向瞬间逆转。
ESpN的分析师在节目中忧心忡忡地表示:“抢七大战将在休斯顿进行,火箭队拥有主场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刚刚赢下了一场关键的胜利,士气和信心都处于顶点。奥拉朱旺、巴克利、德雷克斯勒,这三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对抢七的经验远比年轻的太阳队要丰富。李飞虽然强大,但他从未打过这种生死一战,压力会完全不同。”
tNt的演播厅里,刚刚还在盛赞李飞的专家们,此刻也变得谨慎起来。
“这是对年轻王者最严峻的考验,”阿尔伯特沉声说道,“当你的所有天赋和荣誉都被逼到悬崖边上,你才能真正看清一个球员的成色。火箭队的老家伙们嗅到了血腥味,他们会像鲨鱼一样扑上来。”
比尔·沃顿依旧是李飞的坚定支持者,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将是一场精神意志的较量,远超技术和战术。火箭队的三巨头燃烧着他们职业生涯最后的火焰,那股能量不容小觑。”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休斯顿。所有人都想知道,是三连mVp用一场胜利为自己的加冕礼扫清最后的障碍,还是老而弥坚的火箭三巨头,将这位新王掀下马鞍?
抢七大战,一触即发。
……
顶峰球馆,喧嚣震天。
红色的海洋将整个球馆淹没,分贝高到足以让人的耳膜隐隐作痛。“beat LA”的口号在这里被改成了“beat phoenix”,每一个休斯顿球迷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嗜血的兴奋。
然而,当比赛的哨声真正响起时,场上发生的状况却和所有人预料的截然相反。
人们预想中的激烈焦灼、经验对决、意志比拼,从比赛的第二节开始,就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惨无人道的屠杀。
而行刑者,只有一个。
比赛一开始,火箭队确实打出了他们应有的气势。巴克利顶着罗德曼的防守,用他标志性的大屁股拱开空间,翻身跳投命中。奥拉朱旺在低位用梦幻脚步晃开李飞的重心,一记轻巧的勾手将球送入篮筐。德雷克斯勒也用一次优雅的滑翔劈扣,点燃了全场。
火箭队的老将们,在用他们最后的气力,试图扞卫主场的荣耀。
李飞则显得异常沉默。他没有像以往那样在开场就展现出强烈的攻击欲望,而是不断地为队友做球,用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得分。一个简单的挡拆后中投,一个篮下的二次进攻补篮。
首节结束,30:28,火箭队带着微弱的优势进入节间休息。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剧本发展。
但从第二节开始,风云突变。
连续六场高强度的系列赛,对于平均年龄超过32岁的火箭三巨头来说,无异于一场意志与肉体的双重马拉松。他们的油箱里,剩下的燃油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