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白轻轻开口,面前的赵大本事却忽然扑通一声给他跪了下来,一脸委屈巴巴:“原本情况是这样的,可就在前不久,晚辈收到消息,这靠山他突破失败了。”
“现如今性命垂危,自身难保。
要不是看在昔日情谊上。
他是决然不可能告知我的。
而现如今放眼四处,真就只剩下前辈您一人了。反正天宫老鬼究竟是什么模样,这珍宝阁楼之内无人知晓,而且他还擅长变化万千、城府极深,向来喜怒无常,无论大人如何表演,您就是传说中的天宫老鬼无疑。”
“不对,应当是天宫道人。”
叶白听完赵大本事的这些话,依旧没什么太多兴趣。
只因他叶白“成仙县尊”的名头还不够响亮吗?
还有什么所谓的“天宫道人”,实在万万没这个必要。
可接着,在赵大本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祈求之下,甚至还直接言明“天宫道人可以接管一整个珍宝阁楼”时,叶白毫无疑问地动心了。
“你确定不会是在诓骗于我?”
叶白眯着眼睛小声问道,虽然他并不认为眼前的赵大本事能有这种本事,但终归还是要防着一手。
赵大本事哭笑不得,就差立下天道誓言了,叶白才算是勉强信任了他。
“天宫老鬼……也叫天宫道人?难不成还能有假?”
事已至此,叶白便也就只能这般想了。
于是在赵大本事的安排之下,在这青州之处,“天宫道人”的名号毫无意外地开始流传。
而苏家这一边,伴随着苏采薇、苏岚他们和珍宝阁楼达成协议,苏家自然也理所应当地被惊动到了。
“什么?那个贱人生的丫头还有这种本事,能和珍宝阁楼达成交易?怎么会?别开玩笑了。”
可他的话并没有太大用处,板上钉钉的事实摆在这里,这位苏二公子的话才是真正无足轻重的那一个。
苏家堂屋之内,一众苏家长老聚在一起,其中不少人听了苏二公子的话,纷纷皱起眉头。
毕竟书信上面可是言说“靠着苏家的名头才成功说服珍宝阁楼”,苏二公子苏天明的这一番话,可是将他们所有人全都贬低了进去。
这群老家伙怎么可能乐意?
“二公子,三小姐还是有些本事的。更何况我苏家虽然距离青州之处远矣,但好歹也有些名声,怎么二公子这是瞧不得我们苏家好吗?”
其他长老也开始阴阳怪气。
他们不是要维护苏采薇,而是要维护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
“二公子,要不然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个像样的解释?又或者去其他之处的珍宝阁楼谈成一门生意,好好解释一二?”
“二公子该不会办不到?”
不少人开始冷嘲热讽。
苏天明听了之后直直站起身来,正准备破口大骂,突然间,苏家的家主苏木一个淡淡的目光看了过来。
就这仅仅一眼,便让这位方才嚣张跋扈的苏二公子彻底闭上了嘴。
在苏家之内。
他可以得罪所有人,却绝对不敢得罪自己这个父亲。
“还觉得不够丢人现眼吗?还不快闭嘴。”
苏木缓缓说道,苏天明只好先坐了回去。
“此事该如何处理,长老们先商议一下。”
苏木接着说道,长老们这才点头行事。
毫无疑问,这件事情对于苏家而言至关重要。
待到事宜全部商讨完之后,苏采薇在家族任务评级的这一栏,也同样毫无悬念地评了一个甲等,不知让家族里多少人一个个羡煞莫名。
“就凭他苏采薇?可真是走了狗屎运了,不然凭什么能到这一步。”
“无论怎么说,苏采薇现如今可是家族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可别怪哥几个没提醒过你,如今这当头,得罪他苏采薇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珍宝阁楼当下可是只认他苏采薇一人,书信上面写得够清楚了。”
大多数苏家年轻一辈都还是聪明人,不会做出愚蠢的事情。
可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哪怕是此方天地,也终归有着许多拎不清的存在,面前的苏天明,正正好就是其中的一个。
苏天明立于族人之间,面庞上的冷笑如寒冰般凝结。
他扬声高喊,语气中满是不甘与倔强:“珍宝阁楼我苏家比起他们也不差,又不是那珍宝阁楼的总楼,只是一个区区的青州之处而已。
难道我苏家还半分都比不上了去?”
他本以为这番话能激起族人们的共鸣,让众人同他一道正视苏家与青州珍宝阁的实力,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效果远不及预期,反倒弄巧成拙。
周围的苏家族人仿佛见了洪水猛兽般,唯恐避他不及,一个个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只留下他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这一幕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苏天明心中的愤懑。
他转头看向身边几个一直追随自己的狗腿子,语气带着几分质问与委屈:“怎么?难道是本公子我说的不对吗?
珍宝阁楼区区青州之处,我苏家本身就不需要惧怕他们半分。”
话音落下,狗腿子们立刻纷纷附和,谄媚的话语此起彼伏:“少主说的当然是对的没错,少主怎么可能会有错?错的只会是旁的这些人而已。”
“还请少主放心,我们始终对少主您忠心耿耿一片,时时刻刻都站在少主的这一边。”
听着这些阿谀奉承的话,苏天明心中的郁气才稍稍消散些许,
可他也清楚,这些好听的话终究用处不大,改变不了族人对他的态度,也改变不了苏家当下对青州珍宝阁的谨慎立场。
他紧咬牙关,眼神变得愈发坚定。
青州珍宝阁这一趟。
他去定了。
原先他还有几分犹豫,可如今看着族人们的反应。
他隐隐觉得事情不对劲。
若珍宝阁并非他所想的那般可欺,后续极有可能出现差错,甚至他在苏家的地位都会大幅度下降。
苏家素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族人们的无动于衷、长老们的毫无举动,便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