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走时将汴京的财物、宫女、宦官、工匠等大量掳往北方。】
【在北返途中,耶律德光行至栾城(河北石家庄)时,身患急病,高热不退,于农历四月二十二日病逝,终年46岁。】
【当时正值盛夏,为保存遗体返回上京,随行的太医和侍从不得不掏空其内脏,用大量食盐腌渍遗体,防止腐败。】
【整个尸体被做成了类似“肉干”的状态,史称“帝羓”,也就是皇帝的肉干的意思。】
【这也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轶闻。】
“什么?”
“朕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天幕下,耶律德光脸色难看无比,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他死后竟然被制作成肉干?
这比秦始皇尸体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行,他要改变策略,要能够入主中原才行。
决不能再像一个丧家之犬一般,落荒而逃!
【作为一位军事统帅和扩张者,耶律德光是成功的。】
【他继承并发展了其父的事业,利用中原分裂的时机,为辽国夺取了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极大地增强了辽国的国力,奠定了辽朝此后百余年的强盛基础。】
【但他缺乏统治中原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其残暴的掠夺政策导致民心尽失,最终功败垂成,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去世引发了辽朝内部新的皇位争夺,最终其侄耶律阮即位,是为辽世宗。】
“咦?”
“竟然是大孙子夺得皇位?”
耶律阿保机一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老二抢了老大的皇位,结果老二死后又被老大的儿子登基,这也算回到正轨了。
不错,还可以接受!
“混账东西!”
“这皇位是朕的!”
耶律德光看到这里,又瞬间暴怒,咬牙切齿地说道。
耶律阮,已有取死之道!
【虽然耶律德光通过册立石敬瑭获得了巨大利益,但“儿皇帝”这一模式也开启了恶劣的先例。】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奠定了中原政权与辽朝之间最初的屈辱性基调,为后来的宋辽长期敌对埋下了种子。】
【他的继位本身就得益于其母述律太后发动的政变,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
【而他本人死后,由于未安排好继承人,直接导致了他的侄子耶律阮,与述律太后支持的耶律李胡(耶律德光的弟弟)之间的内战,开启了辽朝中期皇位继承动荡的序幕。】
“各朝代的皇位继承,好像都没有顺利的……”
宋太祖赵匡胤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从秦汉到唐宋再到明朝,皇位更替时总伴随着腥风血雨。
尤其是各朝的太宗皇帝,几乎都不是顺位继承人。
啧,都是狠人啊!
【在契丹史观中,耶律德光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和征服者,他极大地扩张了国家的版图和财富,是辽朝真正的奠基人之一,功绩彪炳史册。】
【但在中原史观中,长期以来,他被视为一个勾结汉奸、掠夺中原的侵略者形象。】
【“儿皇帝”和“割让燕云十六州”则成为汉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一道深刻的伤疤。】
【在现代史观中,学者们更倾向于客观分析。】
【耶律德光的行为是10世纪华夏大分裂时期,一个新兴北方强权抓住历史机遇的必然扩张。】
【他的成功与失败,典型地体现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碰撞初期发生的冲突与融合。】
【他的“二元制”统治智慧是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实践。】
“正是因为有了契丹的例子做参照,我大清才能崛起啊!”
康熙看着天幕,感慨万千地说道。
虽然契丹在后期有打压女真族和行为,但是也为金国以及清朝建立了统治的模板。
照着抄作业,又轻松又省力!
【总的来说,耶律德光是一位极具矛盾性的历史人物。】
【他既是富有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为王朝开创局面的英主,也是政治短视、手段残酷、导致功败垂成的暴君,】
【他的一生,深刻地体现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
【辽太宗耶律德光盘点完毕,我们来盘点辽国最后一位明君!】
“我契丹国祚二百年,怎么只出现了三个明君?”
耶律阿保机心中咯噔一下,升起了不好的念头,皱眉沉声道。
这别说是和汉朝比了,就连唐朝也比不过啊!
他契丹民族的皇帝质量就这么差吗?
他不服!
他自认契丹人不比汉人差!
【他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契丹名文殊奴,是辽朝第六位皇帝,在位49年,是辽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统治时期被视为辽朝的鼎盛阶段。】
【971年,耶律隆绪生于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是辽景宗耶律贤与睿智皇后萧绰的长子。】
【其父景宗体弱多病,母亲萧绰很早便参与朝政。】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习契丹文化,更深入研读汉文典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982年,辽景宗驾崩,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
【其母萧绰被尊为承天皇太后,临朝摄政。】
【萧太后此人很了不起,我们在后续盘点历史十大贤后的时候再详细说说她。】
“哦?”
“后世之人还记得我这个老太婆?”
萧太后神色一滞,随后十分惊讶地说道。
他儿子能成为辽朝的明君,她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她能被评为“十大贤后”,则是属于意外之喜了。
也不知道,天幕会怎样评价她?
【耶律隆绪年幼,朝政大权实际由其母萧太后和深受信任的汉臣韩德让共同执掌。】
【这一时期是辽国国力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
【朝廷削弱部落贵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使辽朝从早期的部落联盟制进一步转向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
【并修订法律,改变“同罪异论”的旧俗,规定契丹人与汉人斗殴致死,同等治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法律公正性。】
【还完善并推广科举制度,大量选拔汉族知识分子进入官僚体系,如邢抱朴、马得臣等贤臣均得到重用。】
【此外,辽朝发展经济,鼓励垦荒,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安置流亡,使社会经济得到显着恢复和发展。】
“如果辽国一直是这样的国家,朕倒是可以认同!”
汉光武帝刘秀咂了咂嘴,对这个时期辽国的表现点赞。
而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推行者,恐怕就是那个萧太后了……
这个女人,了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