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宾没想到,如此简单的一个间谍案,背后所牵扯的事,已经完全超出自己的掌控。
如何能更好的利用好这条线索,且又能不将火烧在自己身上,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别说自己了,这件事恐怕再来一个老板,都不一定能兜得住…
但既然都已经掀开一角,那此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次日一早。
陈国宾便出门前往老板的办公室。
马秘书被捕入狱,虽然被隐瞒没有外泄,但这家伙负责处理军统工作的人没在工作时间出现,还是在内部引起不小的骚乱。
陈国宾见到老板的时候,他正看着眼前成堆的文件头疼,不出他的预料,在自己将马秘书的事汇报后,被狠狠骂了一通,然后就是无论如何,都得将剩下的特务全部抓起来。
老板很是头疼,谁不知道得抓住。
可现在两眼一抹黑,该怎么抓,如何抓都是一个问题。
正想办法制定接下来的行动,以便揪出潜藏的日本特务时,就听到手下汇报陈国宾求见。
此事毕竟是陈国宾发现,难不成这小子想来邀功?
毕竟此事也算是立功,陈国宾此刻正被边缘化,虽然嘴上说着不在乎功劳,但身在军统有功劳在眼前,谁脑子有毛病不想要?
陈国宾想趁机上位也很正常,可这他妈都什么时候,你还想着这些?
老板心里虽然生气,但还是召见了陈国宾,没好气说:“有事?”
看老板的脸都快黑成煤球,陈国宾就知道他的心情很不好,试探性的问:“长官,针对他们的调查,是否有结果了?”
“有什么结果?能有什么结果?你想有什么结果?”老板使劲一拍桌子,对着陈国宾开启了灵魂三问:“不该死的人全都死了,还能怎么往下查?”
一听这话,陈国宾面不改色说:“长官,属下正是为了这件事而来。”
“昨天回去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能通过那个卖抄手的小摊的人际关系开始调查呢?”
“你以为老子是蠢货,想不到这一点?”老板没好气说:“这家伙的人际关系很普通,这狗日的也很少和外界交流,根本没人关注过它。”
“我看未必。”陈国宾笑道:“这家伙是卖抄手的,平时都在用骨头熬汤,院子里也丢了不少骨头,或许…我们可以将调查视线,放在渝城内的肉摊上?
听到陈国宾这番话,老板略微一想,眼前一亮。
有道理啊。
昨天只顾着生气,差点忘记这茬!
那狗日的是自己做小生意的,和他交流不止一个客人,只要针对渝城内的肉摊展开调查,说不定真能有意外收获。
放在以前自己不可能想不到,妈的,最近真是忙的连轴转,竟然能忽视这种小细节。
想到这一点,老板心里更生气了。
昨天到今天,竟然只有陈国宾一个人想到这件事?
老板来不及生气,当即打电话喊来蔡伊凡,命令他立刻针对渝城内的肉摊展开调查。
蔡伊凡一听,顿时想到了什么,兴奋说“”“有道理,这家伙是做小生意的。”
“哪怕去肉摊买东西都是很正常的事,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老板高见,这下失去的线索又回来了,根据这条线索肯定能查出更多的线索,军统没您指导工作果然是不行啊。”
末了,蔡伊凡还不忘记拍老板的马屁。
听着耳边的彩虹屁,老板脸色有些不太自然:“少废话,快去吧。”
“是!”蔡伊凡顾不得为什么陈国宾会在老板的办公室中,当即挺身领命离开。
直到蔡伊凡离开,老板这才看向陈国宾说:“表现不错,怪不得你小子能够在淞沪混的风生水起,深得小鬼子的信任。”
“可惜突然被人出卖,现在想去也去不了。”陈国宾故意说。
听着陈国宾这话,老板虽然面不改色,但心里却开始后悔。
本就是看陈国宾没后台没根基,所以才选择当投名状出卖,现在看来,还是得将他放在淞沪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陈国宾又问:“针对马贤的调查,有结果没?”
“没有。”老板摇头说。
“老板,昨天我有发现,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陈国宾开始想怎么将这家伙是日本人的事,暗示给老板。
“说。”老板示意陈国宾坐下。
陈国宾坐在老板对面说:“马贤这混蛋玩意虽然做了汉奸,但骨头却出奇的硬,说实话,我见过不少日本人,都没这种骨头…”
“如果这家伙是汉奸的话,那未免有些太忠心了,自己身份都暴露了,可还是宁愿自己死,都不愿意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情报…”
“哦?”老板眉头深思。
现在想想,的确有些奇怪啊,完全不符合常理。
像这种半路投敌的汉奸,有时候都不用两鞭子,就会将自己知道的情报全盘托出,可马贤半点有用的话都没说啊。
“你说,有没有可能,这个马贤本身就是日本人,所以才会对日本如此忠诚?”陈国宾小心翼翼说道。
“当然,这只是属下一点小小的猜测,也许马贤就是对鬼子忠心也说不定。”
“你说的很有道理。”老板点头说:“日本人冒充华人在政府单位工作,最终被发现间谍身份不是没发生过。”
“还好发现的及时。”陈国宾假装后怕,有意无意说:“这家伙才没闹出太大的乱子,如果像马贤这种家伙再多一点,那咱们麻烦就大了。”
“可惜,我们暂时不知道,这家伙冒着身份泄露的风险,都要传递的情报究竟是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份情报非常重要!”
老板心里本正琢磨着陈国宾有关马贤是日本人的理论,然后又听到他后半句话,猛地回过神,看向他问:“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马贤传递的情报肯定很重要。”陈国宾故作迷茫说。
见老板的反应,他就知道自己这些话奏效了。
果然还是跟这种老狐狸说话有用,简单一句话就能敏锐捕捉到重点。
“上一句,你最开始那句话。”老板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