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离开省委大楼的时候,阳光正好照在门廊的铜狮子上,狮口的铜铃泛着暖光。
他给张银峰打了个电话,听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书记,您有什么指示?”
张银峰对沈青云恭敬的问道。
“老张。”
沈青云直接问道:“最近组织部的档案整理得怎么样?”
“记,已经按纪委要求分类封存,电子版备份也做好了……”
张银峰的声音带着谨慎,每句话都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的说道:“需要我给您送份清单过去吗?”
“不用,你盯紧点就行。”
沈青云挂了电话,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至少这个人选,经得起考验。
…………
省政府办公大楼的走廊比省委安静,水磨石地面光可鉴人,倒映着头顶的吊灯,像串悬浮的珍珠。
沈青云在李跃进办公室门口等了十分钟,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隐约是开发区用地、环保评估之类的字眼。
办公室的门打开的时候,省发改委主任脸色铁青地出来,差点撞到沈青云身上,公文包的棱角在他胳膊上硌出个红印。
“沈副省长。”
对方看到是沈青云,连忙客气的招呼了一声。
“你先忙。”
沈青云也没有废话,寒暄了一句便让对方离开了。
“青云同志来了?”
李跃进的声音在里面响起。
沈青云迈步走了进去,就看到他的脸上带着余怒,指节还在发红,显然刚才拍过桌子。
“省长。”
他客客气气的对李跃进打着招呼。
“坐吧。”
李跃进往茶杯里续着热水,水汽模糊了镜片后的眼睛,开口说道:“听说你给顾书记推荐了组织部长人选?”
沈青云在沙发上坐下,发现茶几上的文件正是滨州开发区的规划图,红笔在上面画了无数叉,最密集的地方是他力主保留的生态湿地。
他对于李跃进知道这件事并不奇怪,虽然时间很短,但毫无疑问,顾青山那边肯定是刻意把消息传递出来的。
“是市委秘书长张银峰同志。”
沈青云没有绕弯子,从包里掏出张银峰的简历,纸张边缘被手指捻得发毛,对李跃进介绍道:“他在滨州干了十五年,基层经验丰富,彭东南案中表现也很稳妥。”
李跃进翻着简历,手指在乡镇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任职经历上划过,指甲在纸页上留下浅浅的白痕:“倒是没听过他跟谁走得近。”
他抬眼看向沈青云,目光锐利如刀,平静的说道:“你就不怕别人觉得你是在站队?毕竟你升了副部级。”
“我站的是滨州老百姓的队。”
沈青云的声音不高,却很坚定,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严肃的说道:“组织部长最重要的是公道,张银峰在干部考核时向来一碗水端平。去年有副县长想托关系晋升,他直接把材料退回,还在常委会上说德不配位,不如让位,这话当时很多人都听见了。”
李跃进的手指在简历上敲了敲,突然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无奈:“你这是给我出难题啊。”
他往椅背上靠了靠,语气缓和下来:“书记肯定同意,我要是反对,倒显得我小家子气,容不下个地方干部。”
沈青云没接话,看着李跃进杯里的茶叶渐渐舒展,碧螺春在热水里翻滚,像极了这位省长此刻的心思。
他知道李跃进在等他表态,关于开发区,关于省委的权力平衡。
“张银峰……”
李跃进突然念出名字,像是在掂量分量,指腹在产业扶贫几个字上摩挲:“去年全省扶贫现场会,他汇报的产业扶贫加党建模式,我记得不错。当时有个细节,他说给贫困户送钱不如教技术,建工厂不如建合作社,这话实在。”
说到这里,他合上简历推回给沈青云,纸张在茶几上滑出段距离:“让省委组织部走程序吧,省政府这边没意见。”
“谢谢省长。”
沈青云连忙点头。
沈青云起身离开的时候,李跃进突然又说道:“开发区的事,你多盯着点。”
他指了指规划图上的生态湿地,红笔圈出的地方被指甲戳出个小洞:“有些人想搞政绩工程,把湿地改成产业园,你得顶住。需要数据支持,直接找发改委要,不用看他脸色。”
沈青云点头:“谢谢省长关心。”
他知道这句话的分量。
李跃进这是示好,也是提醒自己,别真成了谁的人。
开发区的湿地之争,是省委矛盾的焦点,把他拉进来,等于在他和顾青山之间楔了根钉子。“应该的。”
李跃进端起茶杯,杯盖在水面轻轻撇了撇:“在滨州不容易,既要抓反腐,又要搞发展。有困难直接找我,别客气。”
他的目光落在沈青云鬓角的白发上:“听说你父亲最近回了燕京,代我问他好。”
沈青云心里一动。
李跃进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父亲了,这是什么意思?
“一定带到。”
他拿起公文包,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搭扣,对李跃进说道:“那我先回去了,还有个会。”
走出省政府大楼时,夕阳正把云层染成金红色。
沈青云给高长河打了个电话,听筒里传来翻文件的声音:“高部长,省长那边同意了。”
“总算能定下来了。”
高长河在那头松了口气,声音带着疲惫:“明天我就让部里启动考察,争取下周走完程序。”他顿了顿,突然说道:“张银峰同志是个好苗子,就是太谨慎,你多带带他。”
“好的,部长。”
沈青云微微点头道。
挂了电话之后,沈青云站在台阶上望着滨州的方向。
远处的天际线被夕阳勾勒出暖色的轮廓,像极了张银峰那张总是带着憨厚笑容的脸。
他知道,推荐一个人不难,难的是这个人真能守住底线。
但至少现在,他为滨州选了个干净的开始。
晚风带着槐花香吹过来,沈青云整了整西装外套,走向停车场。
车窗外,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无数双期待的眼睛。
他知道,这场人事风波暂时平息了,但滨州的反腐之路还很长。
不过只要选对了人,一步一步走,总会走到天亮。
车里的收音机正在播放本地新闻,女主播的声音清脆:“滨州市夜市经过整改重新开放,商户表示摊位费降低了三成,管理更规范……”
沈青云笑了笑,淡淡地说道:“走吧,回市委。”
“好的,书记。”
周大伟转动方向盘汇入车流,朝着市委大院的方向驶去。
………………
市委办公楼三楼的走廊静悄悄的,夕阳透过西窗斜斜地淌进来,在水磨石地面上投下办公室门牌的影子。
沈青云推开自己办公室的门时,带起的风拂动了桌面上的文件。
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雪松修剪整齐的树冠,那是张银峰上个月让人修剪的,说要像纪律一样规整。
毕竟是市委大管家,在这方面他还是做的很出色的。
“咚咚。”
敲门声很轻,带着惯有的谨慎。
“进来。”
沈青云转过身,看见张银峰抱着文件夹站在门口,深蓝色的衬衫领口系得一丝不苟,袖口露出的手表还是三年前市委统一配发的石英表。
“沈书记,您找我?”
张银峰的目光落在办公桌的审批表上,又飞快移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的塑封边缘,对沈青云说道:“这是您要的二季度党建报表……”
“先放桌上吧。”
沈青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在沙发上坐下,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省里有个决定,先跟你透个气。”
张银峰放下文件夹的手顿了顿,金属搭扣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
他在椅子上坐得笔直,膝盖并在一起,像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沈青云注意到他的喉结动了动,显然在猜测是什么事。
“经省委研究,拟任你为滨州市委组织部长。”
沈青云的声音很平稳,却像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水面:“手续正在走,过两天会正式下文。”
这一句话,瞬间让张银峰猛地抬起头,眼镜滑到鼻尖,露出的眼睛里满是震惊。
他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手指紧紧攥着裤缝。
“沈书记,这太突然了……”
他的声音发颤,一脸震惊:“我没这个思想准备……”
这是心里话,张银峰怎么都没想到,这好事能轮到自己的身上。
“组织上有组织上的考虑。”
沈青云端起茶杯递过去,水汽在张银峰的镜片上蒙上薄雾:“你在滨州工作十五年,从乡镇到市委,情况熟,作风硬。彭东南出事后,组织部需要一个能稳住局面的人,你最合适。”
张银峰接过茶杯的手在抖,热水晃出杯沿,烫在手指上也没察觉。
“可是沈书记。”
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我一直在市委办公厅工作,组织口的业务……”
“没人天生就会。”
沈青云打断他,目光落在对方鬓角的白发上,比去年多了不少,是常年熬夜改材料熬出来的。“彭东南的教训就在眼前,组织部不是搞勾兑的地方,是讲原则、守规矩的岗位。这一点,你比谁都清楚。”
沈青云严肃的说道:“我希望你过去,也能够牢记这件事。”
张银峰的嘴唇翕动着,突然站起身,双手按在膝盖上深深鞠了一躬:“沈书记,我一定不辜负组织信任!”
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对沈青云说道:“您放心,我到了组织部,第一件事就查彭东南提拔的那些人,绝不让带病的干部留在岗位上。”
“稳定最重要。”
沈青云的语气放缓了些,对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先做好交接,秘书长的工作要跟接手的人交代清楚。”
他顿了顿,补充道:“组织部的班子也要尽快理顺,对那些跟着彭东南混日子的,该调的调,该免的免。”
张银峰连连点头,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钢笔在纸上写得飞快,笔尖划破纸面的声响格外清晰。
“我记下了。”
他抬头的时候,眼里的震惊已经变成坚定:“还有什么指示,沈书记?”
“没别的,就记住一条。”
沈青云的目光锐利起来,严肃的说道:“组织部是管干部的部门,首先自己要干净。你要是敢出问题,我第一个不放过你。”
“是!”
张银峰的回答掷地有声,手在笔记本上重重画了个感叹号:“我向您保证,也向组织保证,绝不碰红线,绝不搞特殊。”
夕阳的光移到两人之间,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沈青云看着眼前这个朴实的干部,突然觉得轻松了些,至少组织部这道关口,交到了可靠的人手里。
“具体任命下来前,先做好本职工作。”
沈青云站起身,整理了下西装外套,这才说道:“别声张,免得影响不好。”
他走到窗边,指着楼下的雪松,笑着说道:“就像这树,默默扎根,才能抗住风雨。”
张银峰跟着站起来,腰杆挺得笔直:“我明白您的意思。”
他抱起文件夹,脚步比来时沉稳了许多:“那我先回去了,把手头的事理一理。”
“对了。”
沈青云突然开口,张银峰停下脚步:“市委秘书长的人选,我还在考虑。你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推荐,重点是务实、可靠。”
张银峰想了想,说道:“副秘书长吕子乔不错,文字功底扎实,为人也正派,就是性子有点闷。”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还是看组织安排。”
沈青云点头:“我知道了,去吧。”
看着张银峰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沈青云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审批表。
上面的拟任人选栏里,张银峰的名字写得端端正正,像他这个人一样,没有丝毫花哨。窗外的雪松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点头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