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贵宾,想点点儿什么菜,小店天南海北的菜系都有!”
小二说着,将一张硬纸板递了过来,上面整整齐齐的写着各种菜式,看样子,就是菜单了。
朱雄英接过这个菜单,随便点了几个菜,说道:“再要一壶二十年的老酒!另外,我这些伙计,也都上些好酒好菜,他们饭量大,别含糊了!”
小二点头哈腰道:“放心吧公子,您家这些伙计,咱们给照顾的好好的,您和老爷们先喝口这上好的龙井茶,菜品一会儿就到。”
朱雄英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朱标还有老朱倒水,说道:“爷爷,爹,现在这饭馆之中,多了很多新菜品,都是由新作物做的,一会儿你们尝尝。”
朱标接过茶碗,喝了口茶水,说道:“民间智慧不可小觑,我听说现在百姓将红薯或者土豆,晒干后,碾磨成粉,容易保存。”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百姓多种了这些东西,自然是要让它放得住的,这玩意儿是不好保存!”
祖孙三人正在闲聊的时候,只见刚刚那个小二,端上来了几个盘子,并介绍道:“几位客官,等菜期间,本店有赠品,这是油炸花生,最是下酒,这是玉米花,稍等片刻,正菜马上就到。这是葵花籽和炒黄豆!”
朱元璋笑骂道:“现在的店家,倒是一套一套的。”他抓起一把花生,就往嘴里送。
近些年来,随着新作物的普及,这些作物在应天已经十分常见,花生和葵花籽由于他丰富的含油量,吃起来十分香甜,十分收到喜欢。
这四个赠送的小菜,除了炒黄豆是老朋友,其他的三位都是新兴产品。
朱标则是四下打量起来,旁边几个桌的客人,只见他们桌上也都是有赠送的四个小菜,于是说道:“爹,这些东西店家随意赠送,以招揽客人,可见其价格低廉,百姓家里这些作物富足。”
朱元璋说道:“咱是种这个的咱知道,这几样东西,给个地方就能活,产量还很可观,谁家有个犄角旮拉,都能种上几颗。”
这时,饭馆一角,有一个老汉对着一个正在看报纸的年轻人说道:“那个年轻人,今天报纸上说的什么事儿啊,能不能跟我们讲讲?”
朱元璋觉得有趣,于是也附和道:“是啊,这位年轻人,不如你给我们读读,让我们大家也能知道知道。店家,给那位小哥上一只烧鸡。”
那年轻人看起来是一个读书人,见到大家都对报纸上的内容感兴趣,于是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承蒙诸位抬爱,谢老丈赠菜,不过在下已然半饱,多食无益,那烧鸡就免了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暗赞道,到是一个不贪不占之人。
只见那年轻人举起报纸,将其中内容悉数念出:
“京松铁路苏杭段建设完成,预计今年底将会实现通车,届时京松铁路将成为,既京徐铁路之后,又一帝国命脉,造福天下。”
“北方各要塞城池修筑完成,曹国公与凉国公已于今年二月初五,完成交接,往后将是凉国公守卫帝国北疆。”
“信国公汤和告老还乡,海军大元帅之职已被撤销,东南西北四大舰队,将由海军都督府管辖,现由郭英担任海军大都督一职,周德兴、耿炳文为副...目前大明海军巡逻线已至德里苏丹国以西!”
“农研院研究出一种新型制肥方法,可增加玉米产量,制备方式如下。”
“接下来是一些儒学的学术争端,其内容为...”
“帝国藩王在南洋发现许多岛屿大陆,其中奇珍异兽数不胜数,分别为...”
报纸上的内容十分丰富,饶是他语速很快,也足足读了半个多时辰,期间也没有人打断,也没有人喧哗,吃客也都压制着声音,尽量不打扰。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只见他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每个人都拿着些花生瓜子的吃着。
他将报纸翻了又翻,随后说道:“诸位,散了吧,这报纸已经读完了!”
围观的看客并没有就此离去,而是都站起身来,对着这位读书人拱手说道:“多谢先生!”
几乎每一个留在此地听报纸的人都这么拱手行礼,这是应天城流传的老传统了。如果有读书人愿意朗读报纸,听者都要行礼,一来为了感谢人家的劳动,二来对其分享知识的尊敬。
有些手头宽裕的人,甚至还会送些物品给读书人,要不要全凭读书人的心意,比如这位读书人就什么都没要。
“诸位不必客气!”
等人都散的差不多了,朱元璋朝着那个读书人招了招手,说道:“后生,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啊?”
那读书人往前几步,回答道:“老人家,小生名为张信,浙江定海人氏。”
张信,朱雄英眼眸一动,这人好熟悉啊,这是个历史上的名人吧!
“原来是张信神童啊!”
周围人一阵哗然,显然是早就听过这个人的名号。据说此人自幼博览群书,少有所慧。
朱元璋听到周围人这么说,心下十分欢喜,说道:“原来是张小子,咱看你不错!”
张信微笑拱手,说道:“多谢老丈夸奖。”
朱雄英见朱元璋起了爱财之心,于是说道:“爷爷,你要把这人弄进来?”
朱元璋摇头说道:“今日之事,此人品行尚可,但能力不详,还是以观后效吧,况且咱早就不当家了,有啥事儿问你爹去。”
又过了半晌,祖孙三人酒足饭饱,在应天城中溜达,这时候,有人冲着朱元璋的耳边悄悄说了一句什么事儿,朱元璋面色大变,立刻说道:
“咱们别逛了,快随咱走吧。”
朱雄英率先发现了有些不对劲儿,于是开口问道:“皇爷爷,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朱元璋边走边说:“徐天德现在是真不行了,这会儿吊着一口气见咱最后一面呢!娘的,给咱牵马来,磨磨唧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