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猪怕壮。
身为国内百亿票房导演第一人。
让人蹭蹭无可厚非。
新片出来,总要搞点吸引眼球的话题。
这就叫营销。
坏就坏在对方是个油腻的中年大叔。
他一个黄花大闺男。
太恶心了。
山里的夜。
很静。
电视屏幕上光影流转,正播放着《金陵,金陵!》的电影发布会。
导演鹿川体态微胖,戴着金丝眼镜,脸上的油刮出来能炒一盆菜,此时,正手持话筒,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廉价仇恨,而是深刻的反思。我希望观众能通过我的镜头,尤其是通过片中那位年轻的樱花国士兵‘角川’的视角,去理解战争对每一个人的异化,去感受人性的复杂与无奈……”
“呸!恶心!”
岑可可“啪”地一声关掉了电视,气得胸口起伏不定。她转头看向躺在摇椅上,悠哉看星星的白也,急得直跺脚。
“白也!你听听,这都说的什么屁话?理解鬼子的无奈?他怎么不去金陵城下跟那三十万冤魂说?。”
白也的眼神从璀璨的星河收回。
未来想要看到满天星河就只能上天啦!
说来稀奇。
后世明明天也是蓝的,夜里却看不到星星……
他把双手枕在脑后,望着“银河”一言不发,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从《金陵,金陵!》点映开始,网络上的风向就变得极其诡异。
一开始是铺天盖地的爱国网友自发的抵制和怒骂,但很快,无数的影评人、媒体、大V开始下场“引导舆论”。
他们盛赞鹿川的“勇气”与“格局”,褒奖他“敢于直面历史”、“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将一部歪屁股的电影,硬生生包装成了“引人深思”的“艺术杰作”。
凡是骂的就是“网络暴民”、“不懂艺术”,凡是捧的就是“理智客观”、“具备人文关怀”有自主思想的个体。
呵!
用屁股都能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水军出来洗地啦!
“啧啧……为了捞钱,脸都不要了。”白也的声音很轻,他朝岑可可轻笑一声:“海清阿姨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资金、团队、宣发渠道,全部就位。”
“只要我一句话,明天早上就能掀起一场舆论风暴,把他和他的电影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
“太好了!”
岑可可眼睛一亮,摩拳擦掌,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我第一个下场开撕,我几千万粉丝,骂不死他……”
她掐着腰,噼里啪啦叨叨一大堆,犹如祥林嫂附体,看不来,战斗力爆表。
蹭归蹭。
鹿川通过踩人的方式博眼球。
佛祖还有三分火呢。
白也可不打算惯着他。
其一:杀鸡儆猴。
以后阿猫阿狗都来踩两脚,岂不是给自己添堵。
其二:屁股不正。
朝每一个屁股不正的人屁股上踹一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然饿。
就在这时白也的手机响起。
来电显示是丁海清。
“白也。”
电话那头的丁海清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凝重:“事情都安排了,不过,以我在娱乐圈混迹多年的经验,我建议你先等一等,别冲动。”
“等一等?”
这盆冷水浇得正上头的岑可可一愣。
白也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海清阿姨,我可不是怕事的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不……”丁海清否定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你把鹿川想得太简单了。这个人,是玩弄舆论的顶尖高手,你现在下场正中他下怀。”
白也愣了一下,嘴角微微扬起:“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他在钓鱼对吧?”
丁海清闻言顿了顿,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气,你说一句,他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串起来来了。
电话那头,她条理清晰分析起来:
“没错。”
“第一,你现在亲自下场,他会立刻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的形象。他会说,‘资本的巨兽开始扼杀艺术家的自由创作’,利用仇富心理引导舆论……”
“到时候,矛盾就会从‘历史观点的对错’,转移成‘资本与艺术的对抗’,他能瞬间团结一大批不知所谓的文艺青年和公知,反而会冲淡他电影本身的问题……”
“第二,咱们青青树娱乐拍的大都是商业大片。你一出手,他就会抨击你‘一个拍爆米花的,也配来评价艺术?’,怼得你哑口无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丁海清的声音压得更低:“据我所知,这部《金陵,金陵!》从立项之初,目标就不是国内市场,而是海外的电影节。”
“他现在在国内搞出这么大争议,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为国外拿奖。你现在把他骂得越狠,他在国外评委眼里就越像一个‘勇于对抗的艺术斗士’,拿奖的概率就越大。”
“你知道的,他们喜欢外国片宣传苦难,那可是免费的洗脑抹黑广告……”
“所以。”丁海清总结道:“我们绝不能是第一个出手的,我们要等,等别人先冲锋,我们要看清楚鹿川所有的底牌和招数,不能让他逮着机会……”
“我收到消息,有老一辈的艺术家要站出来主持公道……”
白也沉默了。
丁海清的话,如同一记警钟。
不得不说。
海清阿姨真的很了解娱乐圈。
请她当青青树的负责人这步棋下得没毛病,她与“舔狗王”聂老弟不一样,做得不对的地方,她敢提出反对意见。
这也是白也当初看中丁海清的原因之一,她是个有主见的负责人,能扛能打,是团队里的上单型选手。
“有道理,那就让他再蹦跶些时日。”
听人劝吃饱饭。
白也摆起小马扎,悠哉悠哉吃瓜。
……
翌日的翌日的翌日。
晴转阴,菊部地区有雨。
第一个站出来主持公道的是国内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战争片导演,张卫民。
张导年近七十,拍了一辈子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地道战新编》、《铁道雄风》,虽然票房不高,但在业内备受尊敬。
他是个耿直的老炮儿,一辈子最恨的就是歪曲历史、数典忘祖的汉奸行径。
《金陵,金陵!》上映后的第三天,张卫民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篇措辞激烈的长文。
犹如一只三百斤的比卡兽跳进泳池,瞬间引起网络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