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在大陆对贷款的审批越来越严,并不是对房地产短期的不看好,而是真长期的不看好,但是,对资本世界的股票却长期看好。
有人说,大陆把房地产当成货币的蓄水池,而欧美是把股票当成货币的蓄水池;而与他们不一样的是,新时代是把黄金当成积累财富的蓄水池。
所有的人都知道,黄金就算存入银行,也是要给银行存储费用的,黄金不会产生利息,存储起来,也不会产生利润,只是一种保值的手段。
新时代银行购买大量的黄金,目的当然不是看着其只有保值功能,而是还有别的用处,担保物。
新时代系的总公司,新时代银行控股集团,简称新银控,下面有两家集团,一个是新时代银行集团,简称新银;另一家集团叫新时代银行投资集团,简称新银投。
新银控赚到的钱,并不会分红,而是拿去购买了黄金,或者拿着这些钱去投资,而操作这些的,就是新银投。
新银投不仅购买黄金,还投资金矿与环保回收。
购买黄金或者金矿,大家都能理解,一个是直接购买黄金,一个是间接购买黄金然后提取黄金,而环保回收,就与他们的风格不一样了。
新银投有一家环保慈善基金,当时他们成立这个基金,负责回收这些电子产品,是非营利性组织,对外宣传是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被电子产品遗弃后污染环境。
而且,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
基金接受的捐赠,不只是新银投把赚到的钱投入进去,就是郑百诚海外的一些公司,有时候也会把利润投入进去,这样不仅可以避税,也可以扩大环保投资。
如果说,哪家金融机构最爱环保,那就不得不说新银控股了,在过去了10年时间里新银控股,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润,用于电子产品的无公害处置。
其持有的支付软件E-pAY上,也有环保捐赠的端口,方便用户捐赠,这是一种方便的捐赠方法,每年可以收到10亿美元以上的捐赠资金。
这家基金名叫防止电子产品污染环境基金,已经成立10多年了,与另一家海瑟林成立的慈善基金差不多。
相比其他基金,新银控股就做得很好,每年收到多少捐赠,会将这些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明明白白的列举出来。
就比如2011年上半年,已经使用了500,000,000美元,在全球收到了超过300万台的手机以及60多万台电脑,还有100,000多台的笔记本,其他家电不计其数。
可以说,这些废弃的电子产品,将会被大面积的进行拆卸。
郑百诚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是因为爱吗,还是说对地球有着深深的眷恋?
都不是。
像他这样的人,穿越重生之后,对金钱的贪婪,可以说无以复加,不可能放弃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特别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古今中外,很多情况下,慈善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的复杂,就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他其实有很多慈善基金,每一个慈善基金的用途都不一样。
他最早做的慈善基金,就是帮资本世界的家庭处理那些废旧物,然后发展成家电等等。
直接造就了全球最大的废纸,再循环利用的造纸厂,每年生产30,000,000吨再生纸,品种包括报纸用纸、办公用纸、包装用纸……等七八个品种的用纸。
还有其他,就比如医学类的慈善基金,这个就不用详细解释了,懂得都懂。
这家基因的运作下,大健康公司,每年都会有一到两个新药上市,是大陆拥有新药最多的制造企业。
还有其他慈善基金,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每一块陆地上,每一个慈善基金的成立,除了慈善以外,其他的事,他们都做。
有人说慈善就是一门生意,就看怎么能从别人手里拿到钱。
好在,这家防止电子产品污染环境基金,它的资金来源就非常的简单。
除了省钱,省税以外,这家基金的另一个作用,对这些产品进行无公害处理,这家防电基金就想着赚更多的钱。
就比如,只是出了一点运费,就得到了很多废旧家电和通讯器材等。
这一次比上次的还要多,这些手机和那些电子产,只是花了一点运费,就被送到拆迁厂里,进行拆解,上面的很多元器件,按品类放到一起,然后进行其他工种作。
这些拆下来的东西,能用到新机子上就会放到新机子上,不能用在新机子上,那就只能进行无害处理。
他的灵感来自于前世看到的一则新闻,粤省有一个地方,那里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拆解厂,拆下来的配件,比如说电阻啊、连接线……
据说,这两个村的黄金产量,不仅能影响深城黄金价格走势,这里甚至能打得国际金价下跌。
郑百诚想着,既然这粤省小地方的电子垃圾拆解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那自己有这么多资源,好好运作一番,收益肯定惊人。他立刻让新银投的团队加大对环保回收业务的投入,扩大拆解厂规模,引进更先进的拆解和提炼技术。
随着拆解工作的深入,他们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提炼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还有不少稀有的金属元素。这些提炼出来的金属不仅可以直接售卖获取利润,还能作为新银控的担保物,进一步增强集团的资金运作能力。
同时,那些可以二次利用的元器件,被重新整合到新产品的生产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郑百诚的精心布局下,防止电子产品污染环境基金看似在做慈善,实则成为了新银控一个隐蔽且高效的盈利渠道,为集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也让他在都市商业的浪潮中,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