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三十年春三月,天还没有大亮,朱标就从梦境中醒来。
“又活了一天,又赚了一天了……”
朱标现在已经快到七十四岁了,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疾病,但是总是精神不济,浑身无力,一天也睡不了几个时辰,这是许多老年人的通病。
他缓缓坐到椅子上,然后喊道。
“来人啊!”
太监便打开宫门走了进来。
“皇上,您为何又醒得这么早啊?你还是再好好休息一阵子吧……”
“不必了,备轿吧,朕要去上早朝。”
太监们不敢违抗朱标的旨意,便去准备轿子了。其实朱标寝宫到奉天殿的距离不远,只是对现在的朱标来说,这一点距离,也十分勉强。
“人不服老不行啊……”
现在的早朝,哪怕他去了,更多的也是象征性意义,大部分的政务还是由朱雄英来处理。但是哪怕这样,他仍旧是要去看看,听听。
轿子来到奉天殿前,抬轿子的侍卫们看了看前方,开口说道。
“皇上,要不,我们扶着您进去吧?”
“不必,朕还能动,就用不着别人扶着!”
倔强的老头子拄着龙头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进大殿。年轻时,他短短几步便可以跨越过去,但是到了现在,他只能一步一个台阶,而且还走得慢慢悠悠的。饶是如此,他依旧靠着自己,坐到了龙椅上。
等朱标落座之后,太监们才开口高喊道。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
等在外面的大臣们陆续进来,排成两排,叩拜着朱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吧!”
今天的早朝,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官员们向朱标汇报着过去一个月,各地的赋税钱粮,官员任免。只有辽东一带,前几天遭了一场雪灾,但是灾害并不严重,而当地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也都早有防范,损失很小。朱雄英在得到受灾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调集钱粮物资,派遣官员去赈灾,一切都做得十分妥当。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起奏?如果无事,那就退朝吧。”
众多官员们也都没什么事情要上奏,于是太监上前,高喊一声。
“皇上有令,百官退朝!”
……
早朝结束后,朱标也没有离开,而是坐在龙椅上,看着儿子朱雄英办公。朱雄英现在已经能够挑起大梁了,就算是朱标不在,他也能将很多事情都处理好。只是在拿不准的时候,还有一些重大的事情,他才会询问朱标的意见。
大多数时间,都是朱雄英在一旁办公,朱雄英在龙椅上休憩,或者看着朱雄英,哪怕什么话都不说,也一直这样看着他。这就是他们父子俩相处的方式。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左右,朱标就会让人抬着轿子,送他去御花园走走。
作为皇家园林,御花园奇珍异草无数,哪怕是冬天,也会有盛放的花朵。而那些假山和鱼池更是一道勾人的风景。哪怕是朱标,也总是会驻足停留。
而这时候,朱标的皇长孙朱文培都会搀扶着他,和他一起在御花园中游历。朱标也会看心情,决定今天为他讲些什么。有时候是朝政,有时候是帝王心术,御民之术。但是有时候朱标也会讲些其他的……
“皇爷爷,您今天要讲些什么?”
对朱文培来说,就好像是开盲盒一般,在朱标开口之前,他永远不知道今天要听些什么。
“那你今天想听些什么?”
朱标已经坐在亭子里,一旁的侍女早早地就将茶沏好了,还有各色茶点。
“嗯……平心而论,我倒是想听那个凑齐七颗龙珠就可以许愿的故事,上次您讲到武道大会就没接着讲了……”
朱标嘿嘿一笑。
“总要有点神秘感嘛,不过孙儿啊,你要是凑齐了七颗龙珠,会许下什么愿望?”
“许愿皇爷爷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朱文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呵呵呵,长生也不一定是好事啊,朕现在都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所以见证了太多的事情,太多的离别。也阻碍了后人的脚步。要是让我选,我宁可体面地老去,也不要长生不老。”
“那……那我就许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吧!”
朱标哈哈大笑。
“听起来有些太空泛,太理想了。不过这份心意,朕倒是很能理解。算了,就为了你的这份心,朕就给你讲个故事吧,一个精彩的故事。”
“难道是那七颗龙珠的故事吗?”
“非也!”
朱标将手中茶杯放下,掏出扇子,俨然一副说书先生的专业模样。
“我今日要讲的故事,是一个遥远的国家的故事!重洋之外,有一个国家,名为火之国!此地有一个村子,名为木叶村。此地的居民,都乃神通广大的忍者。但是突有一日,日月黯淡无光,一只妖兽传奇妖兽九尾妖狐突然出现,所过之处生灵涂炭,寸草不生。就当木叶的居民都处于绝望之时,天际忽有金光闪烁,木叶村子里传奇英雄,第四代火影登场……”
一老一少就这么说说笑笑,聊到了下午。虽然朱文培对故事更感兴趣,但是朱标还是给他讲了不少帝王心术,毕竟正事不能忘。朱雄英已经习得朱标治国的八成本领,剩下所欠缺的,也只是经验和大胆超前的观念了。但是朱文培还比较稚嫩,朱标希望他能多学习一些本领,然后能当好未来大明的皇太子,未来大明的皇帝。
一般到了下午,朱标都会再吃一顿饭。只不过多是糕点和水果之类的东西。年纪越大,胃口也变得越差。只不过现在因为大明交通便利,海上航线更是四通八达,越来越多的稀罕水果都被进贡到朱标面前。比如东南方的国家盛产的热带水果,椰子山竹等,也能保持新鲜然后送来。
而大明的农业司也一直都有在努力,无论是什么样的作物,他们都会评估其价值,选取优秀的作物,然后在大明选取合适的地方栽种推广。或者是一些本地特产,他们也会不断改良口感和产量。
到了晚上,朱标的寝宫只留着一盏小灯,有时候他会和徐妙锦等妃子说说话,有时候却只有自己一个人,坐在窗边,一壶清茶,发愣许久,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想什么。
等到夜深了,他便休息入寝。等到第二天睁开眼,他便会感慨。
“又赚了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