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
姜子牙舒坦了,眯着眼睛笑道:
“还是你们老姬家的人会玩啊!”
“屁股永远都坐在贵族这一边,这次自己折腾百姓都不过瘾,还要联合鲁国一起折腾。”
召公毕公彻底没有话说了,管仲的这种做法,怎么说呢?一看就是忠于姬姓宗族的。
这就是给姬姓宗族谋福利呀!
…………
大隋,
杨勇咬牙切齿地盯着自己的老师李纲。
“这就是老师给我讲治国之道吗?让我要多学学管仲的治国之策,可惜我当年年少不懂事,竟然还信了!”
独孤迦罗在一旁,冷嘲热讽地说:“这是师徒决裂的节奏吗?就喜欢看你们狗咬狗。”
自从杨勇虐待正妻宠溺小妾的时候,独孤迦罗就已经不想认这个儿子了。
杨勇就算是想浪子回头,她也不会用眼睛多看一眼,这个儿子反正已经废了,她小号多的是,根本不在乎大号是否废掉。
杨勇真没想到老娘这么执拗,不就是之前为了宠妾灭妻的事情得罪了老娘,至于这么不依不饶吗?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能挽回自己在老爹心中的印象!
直到此刻杨勇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就是大隋不是隋文帝杨坚一个人说了算,独孤迦罗至少在决策中占有一半的话语权!
杨勇还是用陈旧的观念认为,男尊女卑!
李纲被自己的学生质问,他也感到脸上无光。
但管仲的政策造成了一系列的后果,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现在让他去帮管仲圆话,他也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李刚只期望管仲能自己出来说两句
…………
春秋,
管仲是不说都不行了,
因为鲍叔牙在一旁一个劲地问:
“管仲啊,你可不能被后世子孙误解了,你得出来给自己证明了!”
管仲可不是齐桓公那种小白,他现在已经意识到了鲍叔牙跟自己有了嫌隙。
甚至鲍叔牙已经怀疑他来到齐国的立场问题。
当然此刻的齐桓公小白还是睁着蠢萌的眼睛看着他,眼中还是以往的那种信任。
管仲知道,必须要让小白相信自己,沉吟一会开口说道:
“博主所说的这些都是猜测,一些问题根本就没有证据,比如说鲁国粮食涨价的问题!”
“如果百姓真的过得这么惨,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
“要知道,史书上都在夸赞齐桓公,是他让齐国民富国强!”
在这里面管仲就用了一个小技巧,他要把自己摘出去,让齐桓公来顶雷。
反正他管仲又不是齐国的君王,齐国百姓过得不好,那应该找君王的麻烦才对!
齐桓公吕小白没有听出管仲话术里面的陷阱,还一个劲地点头,对呀对呀!
鲍叔牙嘴角狂抽,他以前虽然知道齐桓公不怎么聪明,但不聪明到这个程度也是他想不到的。
于是鲍叔牙就把管仲的话原封不动地发到了弹幕中,他相信,后世子孙一定会给自己的老朋友一个深刻的教训。
…………
天幕下,淳于越,秦桧,叔孙通,方孝孺,徐阶,他们心里都在暗暗腹诽。
有人知道齐国真正的处境,有人却是完全被儒家的史官洗了脑。
但他们此刻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让齐桓公再次伟大起来!
陈勇看着这些人到了现在还在吹捧齐桓公,他身上已经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我知道儒家所写的史书,再被儒家的人一注解,这已经形成了两次的歪曲。】
【儒家的人看不到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但咱们应该好好关注一下,这就是平民史官存在的意义。】
【想要知道百姓过得好不好,从齐桓公时期的政策就可以看到!】
【齐桓公有一个政策,那就是他经营起了炎黄第一家官营的青楼!】
【谁家好人去经营这个呢?】
(对呀,我当时看历史的时候,最无法理解的就是青楼这个问题。)
(齐桓公要真的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他为什么要拼着名声受损的代价,去做这个玩意儿呢?)
(开青楼很光荣吗?这几乎把他们都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好不好?)
…………
南宋,
就连朱熹嘴都在打乌拉,他乌拉了半天,也没乌拉个所以然出来。
因为青楼的问题就是齐桓公身上最大的黑点,也是管仲的制度中最让人诟病的一点。
朱熹的儿媳妇更是咬牙切齿,要说古代的女子最怕什么?
其实最怕的就是青楼,尤其是官营的!
因为这玩意儿最后演变成了教坊司。
王朝会以律法的形式把一些良家女子变成青楼女子。
但她无法接受的就是,首创这个制度的人却被吹捧成了圣贤和神明!
终于有人说到这个问题了,她只想告诉所有人,齐桓公他们绝对不是好人!
…………
大明,
嘉靖笑眯眯地盯着自己的徐阁老,还有六部尚书们。
他拂尘一甩,阴阳怪气地说:
“不知道咱们这些六部上官们,对于这个事情怎么看呢?”
六部尚书的史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接这个话茬。
最后还是徐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这几个人才不情不愿地准备给齐桓公找借口。
毕竟皇帝的话可以不听,阁老的话就不得不从了!
在大明,你敢不听皇帝的话,说明你有骨气!
但是不听阁老的话,那你是找死吗?
礼部尚书摇头晃脑地说:
“齐桓公经营的青楼,这又能代表什么呢?”
“从齐桓公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官营青楼的存在,难道说每一个皇帝都有问题吗?”
徐阶满意地点头,不愧是礼部尚书,专门搞这些的,哪怕再不好的事情,这些人都要找出一个合法合理的借口来。
这就是礼部存在的价值,指鹿为马就是他们最常干的事情。
就跟吏部研究官吏如何可以名正言顺的贪赃枉法一样,户部研究如何能合理合法地剥削百姓一样,礼部就是定义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的部门。
这样的六部才是好的六部!
徐阶捋着胡须笑着对嘉靖皇帝说:“陛下现在明白了没?不要听风就是雨,做事要沉稳!”
嘉靖呵呵一笑,并不会因为徐阶教他做事而感到任何的不适,作为一个高段位的人,他知道如何能够捅破别人的肺管子。
“那朕就要看一看,咱们大明六部尚书和阁老的水平如何了!”
反正嘉靖也不着急,自会有人打这些人的脸,让他们的这些借口全都变成无稽之谈!
…………
(博主,赶快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明白,齐国既然有史书上说的那么有钱,他为什么还要搞一个青楼产业,难道真就是缺钱缺到这种地步?)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谁家好人去干这种事,宁愿顶着骂名,也要去做,那就是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反正这次齐桓公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就看这个事儿对百姓的影响有多大。)
看来,很多人都是比较明事理的
知道一个离谱的事情之后,肯定会有更离谱的现实因素存在。
陈勇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找到了早就制作好的视频就发了出去。
天幕中出现了一排排青楼。
青楼中的女子都是娇艳欲滴,但却神情麻木。
【其实就连儒家自己也无法解释一个问题,齐国这么强大和富裕,已经成为了东部诸侯中最有钱的。】
【可为什么那么有钱的齐国要经营如此下三流的一个产业呢?】
【咱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齐国·都城
管仲的桌案上堆满了还未处理的公文竹简。
一旁的鲍叔牙唉声叹气,甚至跟管仲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冲突。
一旁跟自家姐妹正在玩耍的齐桓公,好奇地回头问两人:
“两位师长,为何事争吵得面红耳赤?”
鲍叔牙怒拍桌子骂道:“管仲这厮竟然要开设官营的青楼,把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产业合法化,这事如果被写进史书中,咱们君臣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齐桓公吕小白表示说得很对,我支持你,然后跟着鲍叔牙一起怒瞪管仲。
管仲叹了口气说:“我也没有办法!”
“你知道现在咱们齐国的百姓有多少女子从事这种行当吗?简直太多了!”
“而且因为从事这种行当,所产生的一系列治安问题,大大削弱了咱们齐国的国力。”
“咱们把这些产业从非法变成合法,不但能够解决治安隐患问题,还能从他身上抽取一定比例的税赋,可以说是利大于弊!”
齐桓公一听,觉得管仲说得有道理,于是大手一挥,就这么干!
鲍叔牙差点都要骂娘了,你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主见?
直接听风就是雨啊!
但鲍叔牙也没有办法,毕竟人家管仲才是齐国的丞相,而且这个方案一经推出,就得到了齐国所有权贵的一致赞成。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齐国并不是先开设官营青楼这个产业。】
【而是先出现了大量的青楼从业人员,齐国官府才不得已对这个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
春秋
齐桓公这一下明白了事情的始末,觉得自己并没错。
他在天幕中高喊:
“规范化管理一个产业难道是错的吗?”
“就是连我也知道,这一次齐桓公做得并没有错!”
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很多社会问题,还能给齐国收取大量的赋税,这简直叫做一举两得!
因此齐桓公开青楼这件事情,是没有问题的!
管仲在心里都要给齐桓公点赞了,就喜欢他把青楼这件事揽在自己身上。
…………
南宋,
朱熹也表示,“虽然开青楼这件事齐桓公做的有问题。”
“但他也是迫不得已啊!”
“咱们不能因为齐桓公为了解决当时齐国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非常规措施,就要否定齐桓公的一切。”
朱熹的儿媳妇冷冷地看着他,心里已经把他千刀万剐了。
她相信博主能说这件事情,肯定是这件事面有问题。
于是她拿出了自己的嫁妆充值,也要问清楚这个问题。
…………
【是不是有人觉得,齐桓公开青楼,不算是多么大的过失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在是否把青楼官营的问题。】
【而是另一个问题,当时的齐国,从事青楼产业的女子到底有多少?】
【才能倒逼齐桓公他们,不得不出台政策,一致集体通过使用官营的手段去规范化管理?】
【这个产业规模,已经到了必须要专门设置机构去管理的程度。】
【可以说的更明显一点,这些女子为什么会去从事青楼产业?】
【从古代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她们才不得已用这种方式去养家糊口。】
【其实这件事情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问题,齐国的百姓到底有多大的福报?】
【这个福报就是他们已经无法通过正常的生产获得足够保障他们生存的收入。】
【齐国的底层老百姓只能是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从事这种见不得光的福报,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
【你就可以想象齐桓公他们对自己的百姓到底有多好!】
...........
ps:
下一章,就会告诉你们,史书上,写着的齐国有多少女子被迫进入到了齐桓公的青楼。
这个数字,很吓人!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