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
独孤伽罗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杨勇。
“知道为什么要让你多读书,为什么要让你多做事,为什么要让你不要笃信书中的每一句话。”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看看人家是怎么读书的,再看看你是怎么读书的!”
“如果连一点点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你不过就是别人的喉舌而已。”
杨勇整个人都瘫在地上了。
他认为无懈可击的史书,他认为完美的历史事件,在别人眼中,原来如此的千疮百孔。
简简单单的一个算学常识,简简单单的一个格物致知的墨家理论。
就可以打破被世人相信了几千年的传奇故事。
这简直就是用最狠的棍子,敲在了他的脑袋上。
打碎了他以前所有的三观和知识框架。
…………
南宋
朱熹身子一个踉跄。
感觉天都要塌了,
之前博主说了张良刺杀秦始皇的事件是假的,现在又整出了管仲刺杀小白的事情也是假的!
如果管仲没有刺杀过小白,那历史上很多被人称颂的故事,岂不是都是子虚乌有?
而儒家人所写的史书,很多岂不都成了欺世盗名?
为了给一个人歌功颂德,他们就成了乱编乱写的典型了!
“一个司马光不够?还得再来一个左丘明吗?”
是不是只要写史书,他的出发点就是站在儒家史观的,都会被人怀疑呢?
朱熹怒吼道:
“不可能,这是不对的!”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
天幕中的画面再次一变,这一次的背景音乐显得格外低沉。
【知道司马迁为什么要详细描述,从上古一直到他所处时代,所发生的每一次刺杀事件吗?】
【因为司马迁看懂了历史上的每一个字,知道史官到底是如何替金主爸爸洗白的。】
【他非常痛恨史官的的这种做法,这种只想为这君王圣人歌功颂德的不良风气。】
【他认为史书就该如实地记载事实,而不是成为那些权贵手中的工具。】
【尤其是对秦始皇的歪曲!】
【汉朝当时的学术界,几乎抹杀了秦始皇时代的一切资料,司马迁能够看到的都是已经经过严重扭曲和加工过的。】
【这里面有大量的逻辑矛盾,前后不通,这让司马迁非常苦恼。】
【这几乎就是把一个辉煌的时代完全的淹没,就像当年周公旦要彻底掩藏殷商的历史一样!】
【为了能够探寻历史的真相,为了能够重现炎黄的辉煌 ,】
【司马迁就踏上了这条找别人错漏的不归之路。】
【他最想喷的其实就是张良这些人,因为这些人最喜欢在史书上胡吹乱写,这些人,也在大规模的篡改历史。】
【历史改的那点历史,跟这些一比,简直就是一朵小白花。】
【而这一次对于管仲刺杀齐桓公吕小白,其实就是在为司马迁反驳,张良刺杀秦始皇事情做铺垫。】
【但是司马迁这样的苦心,很多人是不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儒家史观的笃信者!】
【当学者提出了距离的概念之后,管仲刺杀齐桓公吕小白的事情,几乎成了一个可笑的笑话!】
【但是有的人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那就是管仲根本就没有待在鲁国国都!】
【而是一直提前埋伏在吕小白回归齐国的必经之道上。】
【这样就解释通了,管仲如何追上小白的问题,因为这不叫追,这叫守株待兔!】
【那么这样是不是就能够证:明管仲刺杀公子小白事件,是真实存在的呢?】
【司马迁会告诉你,这还是在扯淡!】
【为什么呢?】
【因为编造的东西,漏洞百出。】
【因为这个故事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咱们来看一看,当时发生的故事是怎么样一个过程?】
莒国。
在齐国和莒国的必经之道上
管仲带人设伏了齐桓公小白。
在两拨人马的交战过程中。
管仲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了齐桓公小白的勾带。
然后公子小白假装自己中箭身亡,倒地不起。
管仲则大笑着认为自己刺杀成功,于是带着人离开了!
回去之后,管仲滋滋地告诉了公子纠,吕小白已经死了,他们可以优哉游哉地回去继承齐国国君之位了。
这就是儒家记载的历史。
【那么这件事情,为什么司马迁认为是胡扯呢?】
【原因就是在于:刺杀流程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什么叫刺杀流程呢?】
【司马迁写了非常多的刺杀事件,每一个事件都给你巨细无遗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高潮,以及结尾。】
【你只要认真地观察,就会发现,每一次刺杀它都有一个非常非常必要的条件!】
【这个必要条件叫什么?】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就是要求刺杀的人,一定要确认被刺杀的人是正主,不能是替身,而且还要确认这个人绝对处于死亡的状态!】
【比如说,周昭王被人干死以后,为什么一定要在茫茫江水中,打捞到周昭王的尸体呢?】
【你不打捞尸体,万一周昭王没死,你推选了新的天子继承王位后,周昭王又回来了,你该怎么办?】
【所以,周昭王时期,那个带回周庄王尸体的人,被封为辛伯!】
【因为他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为当时的召公毕公鲁公等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就是证实了周昭王真的死了,而不是假死脱身!】
【你再看看那些着名的刺杀事件,只要成功了,他一定会给你说一件事情,就是这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一定要验明正身!】
【管仲就是少了这一个步骤,正是因为这一个步骤的缺失,让整个刺杀事件变成了笑话!】
【你把公子小白刺杀了,你连验明正身都不去验,你怎么证明你杀的是公子小白,而不是一个替身呢?】
【要知道,在古代替身这种事多得很!】
【以管仲的智商,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我当时看这段历史,我也觉得贼降智能,管仲是谁呀?这可是着名的治国能臣,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都是略懂的人,他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吗?)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古代验明正身有多重要!在古代历史中,让手下假扮成自己的例子,简直就多不胜数,管仲就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就只看到一个人穿着小白的衣服,就认为这一定是小白了吗?这是管仲的智商出了轨吗?)
(笑死了,我当时还给老师提过这个问题,他对我说管仲的视力是5.2的!一眼真,别说5.2了,他就是10.2的,人家也能假扮啊!古代让手下假扮自己,然后自己逃生的例子,还不够多吗?)
(还是诗圣司马迁的含金量高吧,把他写的历史跟别人写的历史一对比,别人写的简直被碾压成渣了!)
(怪不得司马迁被很多人那么黑呢,原来他是要用一件又一件历史事件,真实还原和对比,来重塑整个秦国时期的历史,找出不合理的地方!黑秦始皇的人能放过他?)
(司马迁估计捅了那些黑秦始皇的粉丝的窝了!我竟然看到了那么多人在骂司马迁,就是因为司马迁否定了他们心中的英雄史观,否定了他们的儒家史观!)
(哈哈哈,尤其是卫青霍去病的将军粉,骂司马迁骂的才脏呢,估计是破大防了!)
(这一波我绝对站司马迁!)
…………
大汉
司马迁一脸欣慰。
他所做的努力终于还是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写历史就要干干净净地写历史,就算你要符合当时的价值观,但你也不要把以前的历史进行改编呀!”
“难道不改编历史,你就不会好好的写历史了吗?”
“你就不能够写出一篇既能够说明真实情况,又能够符合当时价值观的历史了吗?”
“你们这水平不行啊!”
一旁的汉武帝更是高兴得连喝三杯酒。
你瞅瞅!
除了春秋战国时代,谁的王朝中能够诞生一位圣人呢?
纵观古今,他汉武帝应该算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了!
…………
大明,
海瑞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历史真是越听越迷糊,越听越感觉到世界的玄幻。
管仲刺杀吕小白竟然也能是假的?
这跟他听到张良刺杀秦始皇是假的一样震撼。
确切的说管仲这个更震撼啊。
因为张良那件事情,毕竟有不同的版本,作为海瑞这种人他还是知道的,起码史记通篇阅读,这是读书人的基本素养。
海瑞不禁仰天长呼:
“难道我们儒家,真有这么多无法言说的黑幕吗?”
“左丘明为了给吕小白洗白,各种乱吹捧管仲,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礼部尚书把桌子拍得啪啪直响,怒瞪海瑞:
“你不要危言耸听!”
“现在只是有人提出了对于这段历史的质疑,”
“认为左丘明叙述的这件事情上有逻辑上的瑕疵。”
“但不能够因此就证明这件事情是假的呀!”
海瑞苦笑一声:“这还能不是假的吗?所有的刺杀都要验明正身,就光管仲不去验?”
“你不要告诉我管仲的智商也跟吕小白坐一桌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傻子都知道管仲跟吕小白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但如何去解释,管仲在刺杀过程中犯下这么大的失误呢?
一个聪明的人突然脑子进水了?这不可能的!
这明显就是故意的呀!
但是要说管仲是故意的,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管仲到底是谁的人?
他是公子纠的人吗?
难道他在演公子纠?
一想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头皮都发麻了。
他们坚决要否定这种观点。
于是只能给管仲刺杀吕小白的事件,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徐阶悠悠地说:
“其实司马迁说的,每一次刺杀事件都要验明正身,所谓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只是西周时期的事情!”
“西周时期的几次刺杀,什么周昭王啊,周宣王啊,可能都会遵循这种验明正身以及确认死亡的流程。”
“但是,时代变了呀!”
“作为春秋时代,就不一定会遵守这样的规则!”
“大家说是不是呢?”
徐阶就把这种观点发在了弹幕中,征求大家的意见。
…………
(博主,你说的这个是不是有点太武断了呢?)
(所谓的验明正身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难道真的是必要的流程吗?)
(还有,关于周昭王周宣王的死,虽然有这个流程,但到了春秋时代,是否需要遵守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咱不能够用西周时代去套春秋时代!)
陈勇笑了笑,你们啊就是太年轻!
【司马迁敢怀疑的事情,你真以为人家没有做过细致而缜密的分析吗?】
【但凡司马迁怀疑过的问题,那都是铁定有问题的!】
【而且司马迁还有充实的证据!】
【我知道很多人说到这里,肯定会说时代变了,西周是西周,春秋是春秋。】
【甚至会说什么吴国是吴国,越国是越国,齐国是齐国,国情都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类比。】
【那么司马迁怎么回敬你呢?】
【人家会告诉你,一切以事实来说话!】
【不要忘了,在当时的齐国,还发生了另一件重大的刺杀事件!】
【就是齐襄公被刺!】
【这个事情跟管仲刺吕小白的事情,相隔还不到一年,确切的说,间隔不到半年。】
【很多人都忽略了齐襄公被刺杀的一个整个过程。】
【还记得,咱们说过有那么多的下人,为齐襄公舍身忘义的赴死。】
【甚至有一个叫孟阳的下人,穿着齐襄公的衣服,假扮成齐襄公,躺在了他的床上,被人乱刃分尸。】
【那你以为,齐襄公为什么没有逃过一劫呢?】
【那就是因为:刺杀的流程最后一步太重要了,验明正身,确认死亡!】
【连称和管至父杀死了假扮齐襄公的人之后,那是把假扮之人衣服扒光,一寸寸的验明真身!】
【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齐襄公,然后经过验证之后,发现不是齐襄公,连称管至父,就开始掘地三尺地找齐襄公。】
【最后终于发现了躲藏在行宫里面的齐襄公,然后把齐襄公也给砍死了!】
【这就是发生在齐国当时,甚至是没超过半年的真实案例,就是连称和管至父这种级别,这种智商的人,他都知道,一定要验明正身,一定要确认死亡!这是必要流程。】
【而在历史上,主修了人性之恶的管仲,一个学派的老大,一个能力几乎是整个炎黄天花板的人物,他竟然干出了一件连乱臣贼子的水平都不如的事情。】
【直接上演了一波什么叫做,智商下限。】
【司马迁就在问,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吗?】
【如果真实发生了,那管仲的智商在哪里?】
【如果管仲的智商没问题,那么管仲的立场,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呢?】
【他是不是故意放走了吕小白?】
【管仲到底在辅佐谁?】
【他从一开始,是否早就选择了齐桓公的阵营?】
.........
pS:
看到有的读者,没有捋顺小白逃亡,管仲刺杀的时间顺序。
我就大概说一下。
1.齐襄公在位后期,准备清洗内部,公子纠感觉危险,提前逃亡鲁国避难,这时候公子小白还在齐国傻傻的看戏。
2.齐襄公被杀,连称和管至父篡位,他们自己不能当国君,拥立了一个傀儡,叫做公孙无知!
这个时候,公子小白才感觉到危险,开始逃亡,同时,公子纠已经在鲁国了。
3.公孙无知在位时,公子小白逃亡路线,先去了谭国,被拒,再去莒国,被拒,再去卫国,宣姜母子投资了他,他又回到了莒国,得到了政治庇护,定居在莒国。
走完这个逃亡路线,公子小白大约用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
这时候,公孙无知还是齐国国君,公子纠依旧还在鲁国。
注意,管仲没有在这个时间段刺杀小白,很多人搞错了。
4,公孙无知死亡,齐国国君之位空悬,消息传出,公子小白提前大约一个小时得到信息,然后先出发从莒国赶回齐国,公子纠大约一个小时后,也出发从鲁国赶往齐国。
5.管仲觉得公子小白肯定先到齐国,于是,在这个时间段刺杀小白。
6.管仲刺杀之后,传信给公子纠,公子纠就开启了游山玩水的模式。
7.之后,就是史书上说的,公子小白先到齐国,就成为了国君,公子纠竞争失败。
这就是史书上,整个过程的时间顺序梳理。
现在,大家应该没有疑问了吧。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