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9.17 番茄原创
今天是个让人心里沉甸甸的日子。
小美想,像黎远山这样的人,或许从未被贴上“热血青年”的标签,没有振臂高呼的激昂,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工作里,日复一日地耗尽了自己的热忱与心力,最终的结局却是这样,想来更让人觉得唏嘘。
可即便如此,无论是当下,还是往后漫长的岁月里,总还会有那样一群“热血青年”——他们怀揣着对理想的赤诚,为了心中的追求,甘愿燃烧自己,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的勇气让人敬佩,但这份决绝背后的风险,更该让人清醒。
在小美看来 当下社会,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这不是要你丢掉初心,而是要懂得在复杂的社会里保持一份理智,远离那些无意义的纷争,别总想着用一腔热血和纯粹的真性情去跟人家硬碰硬。
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太过直白的棱角往往容易被磨平,若一味莽撞,到头来要么被现实推着走,渐渐弄丢了自己,要么就得为这份“不设防”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学会在坚守与变通间找到平衡,才是对自己、对初心最好的守护。
黎远山今天的状况与昨日基本持平,整体还算平稳——体温、血压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给他吸痰时,量看着也不多,相较前两天明显减轻。
如今给黎远山翻身拍背时,终于不用再像之前那样费力。多亏了那天李主任的提醒,小美这才想到可以把病床摇起来,让他几乎保持坐姿。
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省了不少力气,操作起来更顺手,连放置的尿壶也能稳稳当当,再也不用担心倾倒。
拍背时,她会先用一只手轻轻扶着黎远山的前胸,将他的身体稍稍向前带,另一只手则专注拍打他后背两侧。她特意记好了拍背时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精准作用于肺底,帮助淤积的痰液顺利排出,比之前盲目拍背效果好太多。
半上午,暄暄姥爷买来新鲜樱桃。小美把这里的情况跟老爸说了一下,老爷子也赞成停药,“每天不停的输液,就他这样的身体也受不了。”
与老爸告诉了一会儿,小美留下少部分樱桃,其余的都让老爷子带了回去。她仔细洗干净樱桃,挑了颗最饱满的,轻轻递到黎远山嘴边,小心翼翼地挤出一点汁水来。
让她惊喜的是,他立刻有了反应,嘴唇竟然微微动了动。小美心里暗自琢磨,或许以后可以试着用这种方式给黎远山喂些水果,这样既能补充营养,也能让他尝尝各种水果的味道。
不过她也不敢大意,深知分寸——上次喂水时,黎远山就不小心呛到过,所以每次只能少喂一点,绝不能贪多,别再引发呛咳,反而添了麻烦。
到了中午,小美试着用同样的方法,给黎远山喂了少量鱼汤。等他慢慢适应、顺利咽下后,才通过鼻饲管,将剩下的流食缓缓打了进去。
医院的输液一停,保证黎远山的营养摄入就成了头等大事。小美心里盘算着,得多给他准备些有营养的流食,于是今天开始每顿特意加了量。
早上熬了浓醇的乌鸡汤,她小心地撇去浮油,只留清亮的汤头一勺勺喂进他嘴里;但也不敢多喂,怕呛着了,还是鼻饲为主。
等到了中午,又换成了鲜美的鲫鱼汤,怕有刺,她提前用纱布细细过滤了好几遍,确保汤里面有足够的鱼肉。
以前这些汤羹都是小美母亲在家炖好,再让她外甥匆匆往医院送,路上难免耽误,汤也容易凉,还得加热。
现在不用那么麻烦了,小美之前从家里带来的小炖锅,在病房的角落就能慢慢熬煮。她自己胃不好,一到天冷就容易泛寒,趁着炖汤的功夫,也能顺便喝上几口热汤,暖一暖身子,才有更多力气照顾黎远山。
上午李主任带着医护人员和实习生来查房的时候,刚推开病房门,就随口问了句:“你昨天怎么把门给插上了?”
小美心里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解释:“这不一停输液,护士过来的次数也少了嘛,我想着把门关上,我也能让好好休息休息,这些天晚上也睡不好。再说我也知道,护士那里都有钥匙,真有事找也能进来。”
李主任听了,也跟着笑了笑,语气温和地说:“昨天护士们还去找过我,说敲你病房门没反应。我跟她们说,‘估计是远山家属对停药这事心里有点想不通,你们多体谅体谅她吧’。”
小美赶紧是:“谢谢主任理解。”
李主任笑了下继续道:“我也让她们来告诉你,‘咱们不是不管她爱人了,暂停输液主要是想观察观察他停药后的身体状况,看看各项指标能不能稳定住,这样才能制定更合适的后续方案’,她们说也能理解。。。”
小美嘴上连连应着:“主任您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停了输液观察观察也好,要是状况能稳定下来,不遭那份罪也挺好。现在只要每天把吸痰和雾化这两项做好,别让他呛着、喘不过气,我就放心了。”
可心里却忍不住暗暗吐槽:说来说去,不还是因为银子上的事儿?之前用的药贵,能报销的比例有限,现在换成便宜的,营养和效果都打折扣,索性就说要观察。明明是怕花钱,偏要找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以黎远山现在的状况,吸痰和雾化确实是最关键的——他吞咽功能弱,容易有痰液淤积在喉咙里,不及时吸出来就可能呛咳;
肺功能也差,雾化能帮他稀释痰液、缓解气道痉挛,让呼吸顺畅些。至于其他的,也只能顺其自然了。毕竟之前输了那么多液,身体早就吸收不了多少,再接着用那些廉价又没什么效果的药,不过是白白让他多遭罪,实在没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