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能在李世铭道“刀乐攻势”下坚持自我,全身而退。
李世铭给了一周的时间,结果老乔那边第四天就有了回应。
他亲自打电话给李世铭,从他的言语中,李世铭能感觉到这几天他也是做了功课的。
他不仅邀请李世铭,还邀请了叶晨先生一起到皮克斯总部大楼商量合作事宜。
这次见面就比较正式了。
晨铭娱乐的市场、制作、法务、财务部门的代表都有参加。
皮克斯一方大部分的股东和高管也悉数到场。
一个星期之内,双方开了两次会。
最终将合作协议签了下来。
晨铭娱乐出资4000万刀乐,占股60%。
皮克斯出资1000万刀乐,外加技术专利入股,占比40%。
共同成立光影特效制作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港岛,现任皮克斯副总裁和晨铭娱乐制作部副经理陈之龙共同出任双cEo。
后续的事情,李世铭就甩手不管了。
回港岛之前,李世铭单独约见了一次老乔。
中心主题就是撺掇加画饼——你如果对水果还有想法,我鼎力支持你重掌cEo之位,前提是你能自己想办法重回董事会。
水果股权成分复杂,除非采取暴力收购的方式,李世铭不可能拿到控制权。
但是没有灵魂的水果,一文不值,根本不值得他下手。
他也从未有过掌控水果的心思。
他这套组合拳打得算是处心积虑。
他无法确定他成为水果最大个人股东之后,水果的发展还能不能如历史上一样。
如果因为他的出现,老乔重返水果的路被堵死。
那水果大概率的结局会是就此沉沦,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他花的几个亿刀乐,从此打了水漂。
至于为何不趁他病要他命?
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
鹰国这么大的蓝星科技霸主,没了水果,还会出现蔬菜、海鲜。
入股水果,至少他还能有机会分一杯羹。
如果冒出其他蔬菜公司、海鲜公司,则属于完全不可控的状态。
水果的未来可能在系统、pc、智能手机各个方面都会成为龙腾科技的劲敌。
但那又怎么样?
全蓝星这么大的市场,谁也做不到独霸江湖。
就像现在的功能手机市场。
从三年前巨龙手机横空出世,到前年诺鸡鸭和罗拉先后跟进推出产品,直至现在,冒起来的手机品牌已经多达十几家。
哪一家背后不是有巨头在托举。
功能手机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只要搞定专利授权,几乎上的了台面的巨头都能做出来。
往后这些年,在功能手机的行业,用户数量和厂商数量,都会以指数级增长。
巨龙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持续降低,这是无法阻挡的事实。
但是这并不影响巨龙手机的销量依旧跟随市场规模扩大而增长。
上市第一年的特殊时期,巨龙手机市场占有率100%,年度销售量仅仅140万台。
现在第四年第一季度,巨龙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不足20%,但单季度出货量已经猛增到300万台。
只有竞争,才能够刺激技术发展。
龙腾科技不可能一直靠他开挂而生存。
他更多的,是在发展方向上对龙腾科技施加影响。
其实,有了良好的基础,有他的先知先觉,龙腾科技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港岛电话也结束了在港岛电讯行业的垄断。
去年年底,小李超人的科盈电讯成立。
科盈直接放弃了固定电话业务上与港岛电话竞争,选择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接入业务这两条新赛道。
虽然,长期垄断被法律所不容许。
但以叶家为首的龙腾系家族现在港嘤当局的影响力,拖他个两三年不让他拿批文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世铭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港岛市场就那么大,何必做出那么难看的吃相?
科盈还在努力争取如何在港岛电话的高压下活下去的时候。
港岛电话已经有了维度通讯的戴嘤市场,狮城电讯的东南亚市场以及与潘帕斯国家电讯公司合作的潘帕斯市场。
往外走,才是港岛电话的未来。
这就是格局。
龙腾科技短短十年时间,膨胀到如今的巨无霸。
眼红者无数,但谁又能指出龙腾科技什么毛病?
你说龙腾科技垄断电信?
自从控股港岛电话之后,龙腾科技利用技术提升,降本增效,港岛目前的通讯资费已经降到了全球同类城市的最低水平。
你说龙腾科技填海破坏环境?
龙港机场集团和数码城都是上十亿的真金白银投入恢复生态,而德启机场被油料污染的土地,还得等到人家建好新机场接手开发的时候才能解决。
何曾见过那个地产企业填海造陆还捐出地皮给高校建校区?
你说港灯电力操控电价?
近六年两次电价调整,是谁提出涨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不涨居民用电的?又是谁率先提议与粤南省并网,向外购入低价电的?
龙腾科技的产品在本地,永远是最先上市的,永远是价格最低的,永远是赠品福利最多的。
所以说,龙腾科技真没什么毛病给人挑,妥妥的良心企业,资本界第一反骨仔。
毕竟除了以上这些,龙腾科技几乎以一己之力,扛起港岛亚洲科创中心的招牌。
这个没有夸张成份。
港岛目前电子产业相关的企业,超过四成都是依附龙腾科技而生的下游产业链。
超过九成与数码城入驻的跨国企业之间有合作关系。
就连港岛几所着名高校,都因为数码城入驻企业的人才需求,计算机、通讯相关专业的规模迅速扩大。
面对如日中天的叶家,港嘤当局也是相当给面子。
叶岚、李柏翘、叶晨先后获得港嘤当局任命的“太平绅士”头衔。
一个家族,四个太平绅士,夫妻同时获得,绝对的史无前例。
虽然这个头衔是殖民地的特殊产物,但确实是当局和社会对一个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