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的选举通常会经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选举村书记,这个职位的选举仅限于村里的党员参与。接下来是第二阶段,即选举村主任,这一环节则需要全村的村民共同参与。
在柳家村,当时党员的数量相对较少。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党员大多都是在文革初期就已经存在的,如今他们都已步入六七十岁的高龄,而年轻党员则寥寥无几。
柳琦鎏的父母都是村里的老党员,他们对于贿选行为深恶痛绝。尽管面临着五千元的金钱诱惑,他们二老仍然坚守原则,坚决不接受贿赂,并坚持将自己的选票投给那些真正愿意为村民办实事、比较廉洁的书记候选人。
不仅如此,他们还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那个试图贿选的书记候选人所邀请的酒席。这一举动无疑让那个书记候选人感到十分难堪,同时也彻底得罪了他。
选举前一天,夜幕悄然降临,整个村庄都被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柳琦鎏静静地站在堂屋门口,凝视着父母在屋内低声商议的身影。
父亲坐在那张陈旧的木桌前,他那因常年握锄头而变得粗大的手指关节,此刻正紧紧捏着那些被揉皱的五千元钞票。那五千元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刺眼,而父亲的指尖却微微发抖,似乎那五千元有着千斤之重。
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那是从老旧的木桌上的茶壶中飘散出来的。木桌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面的纹理已经被岁月磨平,透出一种陈旧的气息。
墙上挂着一张“优秀党员”的奖状,原本鲜艳的红色已经褪去,变成了淡黄色,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时光。奖状旁边是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年轻夫妇笑容灿烂,与如今满头银发的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对夫妇是文革初期入党的,他们见证了太多在“糖衣炮弹”攻击下的道德和信念的坍塌。
父亲看着那张奖状,深深地叹了口气,低声说道:“是啊,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人心也变了。但是,我们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
就在这时,门帘突然被人撩起,一个身影闪了进来。来人是村书记候选人赵德福,他手里提着两瓶白酒,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
赵德福的皮鞋擦得油亮,在泥地上留下了一串清晰的印子。他的笑容堆得比村口庙会上卖的糖人还要厚,嘴里说道:“柳叔、柳婶,明儿选票的事儿,就拜托您二位啦!咱都是老交情了,酒席也备好了,您二位可一定要赏光啊!”
赵德福的突然现身,让原本就有些凝重的堂屋气氛,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起来。只见他身着一套崭新的西装,剪裁得体,线条流畅,领带更是打得如同教科书般一丝不苟。然而,这一身行头与周围简陋的农家小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他是从另一个世界误入此地的。
赵德福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但他那双眼睛里闪烁的精明光芒,却让人感到一丝不安。他的目光在屋内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柳琦鎏的父亲身上。
柳琦鎏的父亲显然对赵德福的到来早有预料,他缓缓地将桌上的钞票放回原处,动作看似随意,却像是在驱赶一只烦人的苍蝇。他抬起头,直视着赵德福,声音不大,却充满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您这礼太重了,我们可受不起。选票上写谁,那得看这人有没有本事给村里修那条烂了十年的路,而不是看他摆了几桌酒席。”
说完,柳琦鎏的父亲便不再看赵德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母亲突然站起身来。她默默地走到赵德福身边,将那沓钞票塞进了他的公文包里。母亲的动作轻柔而坚定,手背上的老年斑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青灰的颜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母亲做完这一切后,平静地对赵德福说:“赵家大侄子,我们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咱们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而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赵德福的脸色瞬间变得僵硬,就像被人突然泼了一盆冰水一样。但这种表情只持续了一瞬间,他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柳老叔,您这是要当‘圣人’啊?我看您还是别后悔为好。”说完,他猛地一甩袖子,转身大步离去。
随着他的离去,只听见“嘎吱”一声,门槛边的一株野薄荷被他的皮鞋无情地碾碎了。那原本散发着清凉气息的薄荷,此刻却化作了一堆碎屑,与尘土混杂在一起。这股混合的味道冲进了柳琦鎏的鼻腔,让他不由得咳嗽起来。
赵德福走后,堂屋里陷入了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柳琦鎏的父亲缓缓地坐了下来,他的双手撑着额头,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一般。母亲则默默地收拾着桌子,将被茶水弄湿的地方仔细地擦拭干净。
过了一会儿,柳琦鎏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担忧,开口问道:“爸,妈,你们真的决定这样做了吗?”他的声音有些低沉,透露出一丝不安。
父亲听到儿子的话,缓缓地抬起头,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直直地看向柳琦鎏:“孩子,有些原则是绝对不能妥协的。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所以我们很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母亲轻轻地拍了拍柳琦鎏的肩膀,仿佛在传递着一种无声的安慰和鼓励。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就像春日里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柳琦鎏的耳畔。
“儿子,你放心吧。”母亲微笑着说,“我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条烂了十年的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它也见证了我们的坚持和努力。总有一天,这条路会修好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好。”
柳琦鎏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深知父母的选择并非易事,这不仅仅是对个人道德的坚守,更是对整个村子未来的期望。
夜幕降临,晚餐时分,一家人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尽管饭菜简单,只是一些家常便饭,但空气中弥漫着的却是一种异常温馨的氛围。柳琦鎏的母亲端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红烧肉,那诱人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这美味的菜肴,一边继续讨论着明天的选举。柳琦鎏的父亲放下筷子,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觉得明天的选举结果很难说,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为村子的发展和大家的利益着想。”
柳琦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知道父亲说得有道理。选举不仅仅是一场权力的较量,更是关乎村子未来的重要决策。他不禁开始思考,自己能为这场选举做些什么呢?
父亲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肉,送进嘴里,然后缓缓咀嚼着,仿佛在品味其中的滋味。过了一会儿,他放下筷子,沉思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不管这次选举的结果怎样,只要我们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就不会有任何愧疚之情。这次选举,不仅仅是要选出一位村干部,更重要的是要选出一种正确的发展方向。”
母亲听后,连忙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我们一定要选出一个真正能为村子谋福祉的人。那些只会用金钱和酒席来拉票的人,就算最终当选了,也肯定无法让大家满意。”
柳琦鎏坐在一旁,若有所思地听着父母的对话。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爸,妈,我能理解你们的想法。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大家都随波逐流,你们这样过于坚持原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啊。”
父亲听了儿子的话,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儿子啊,你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这社会风气越来越坏,而不去做任何努力,那我们的心里又怎么能过得去呢?唉!”
夜幕渐渐降临,村庄再次被宁静所包围。窗外,雪花轻轻地飘落,仿佛给这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像是大自然在为这个村庄带来一份宁静与祥和。
尽管选举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整个村庄,但柳家人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相信,无论结果如何,生活都会继续,而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着村庄的未来。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柳家已经早早起床准备。父亲穿上整洁的衣服,戴上帽子,显得格外精神。母亲则仔细检查了投票所需的证件,确保一切都准备就绪。柳琦鎏陪着父母一起走向村委会的投票点,一路上,他们看到不少熟悉的村民,大家都互相打着招呼,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当他们到达投票点时,发现七八十个党员已经来了四五十个,接近半数。现场的气氛庄严肃穆,人们安静地站在队伍中,等待着投票的开始。柳琦鎏的父亲站在队伍中,神情严肃而坚定,他的目光落在前方的投票箱上,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选择。
母亲在一旁轻声说:“记住,我们投下的不仅仅是一张选票,更是对未来的信任。”这句话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柳琦鎏的心头。他明白,这次投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选举,更是对村庄未来发展的一种承诺。
柳琦鎏看着父母认真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