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妈,我没别的意思,就想见见她,几年没见,忽然间想到她,那种刻骨的思念如雨后的竹笋,疯长,抑制不住!”
大丫说着,眼中浸出泪花。
“我知道环境造人才,她从小心思通透,本就不笨!
当年若是留下跟着我,吃不饱穿不暖,肯定也遭老罪了。
我知道当年能让大舅带走她俩,也是不易了,来到这里给您增添了许多麻烦。
不过,打我话上来,我现在已经长大,她们正在长大,我会让二丫和四丫记住大舅和大舅妈您的好!
没有你俩精心安排,也没有她俩如今优越的生活。
我要教会她俩学会感恩。
她俩体会不到我和三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要说贴心,还是三丫最贴心,她表面上憨憨傻傻,事事都抱着吃亏的态度。
其实她心中有数。
一家人过日子,若是人人都精于算计,那还有什么温暖可言。
都不愿意付出,那最后只能饿死!
当年若是我自私,心中不为弟妹妈妈着想,央求大舅把我带出来,只怕妈妈和妹妹弟弟都成为枯骨了!
不过,也许大舅不会带我出来。
因为我是老大,就像大舅一样,他身为长子,为了外婆和妈妈能够更好的生活,他毅然决然地去报名参军,这样有津贴和粮票,而且大队与生产队都会相应地照顾外婆和我妈妈。
我和大舅一样,有颗隐忍包容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没有我们的付出,哪里会有回报赠于他人?”
大丫说出这话,语带双关的意思。
她也是潜意识里在提醒大舅妈曲文娟,别一副嫁给大舅很吃亏的样子。
当年若不是大舅纵身一跃跳入黄蒲江救她一命,她要么淹死,要么被人糟蹋,要么下乡。
丢下幼弟和新寡母,都不知道该如何生活。
大舅一辈子可谓是当牛做马,所做所得都是奉献精神。
前期为老娘妹妹,后期为妻子为老丈母娘和小舅子。现在继续为妻为儿女,每日不停地工作。
不过,为妻为儿女,是应该的。
是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
曲文娟似乎也听出大丫的话外因,不过,她也没生气。
而是说:“我真是服了你了!我这就给你大舅打个电话,让他打个长途问问郑希武,啥时候把四丫送过来?”
大丫说:“他不送过来也行。
我可以去南京找他们,给我一个他们住址就行了。
见到四丫,我回家也好和妈妈交差。
七年了,多少风雨夜,特别是打雷的天气,妈妈尤为想念她俩,担心她们怕打雷,有没有挨雨淋?有没有穿暖?有没有挨饿?
妈妈虽然傻,但是她也有母爱。
我们都是吃她的奶水长大。
何况妈妈也不是先天性痴傻,她也是因为生活疾苦,后天造成的。
生活的苦难造成她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残疾,她已经够可怜了。
她是付予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
所以,即便二丫和四丫送人了,她们也不应该忘记生她养她几年的生母。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会把赡养母亲的责任分担给她们,因为她们的养父母需要她们赡养。
我只希望,她们每年都要去看望妈妈。
这样会让妈妈很欣慰。
让她知道她生的孩子,无论在不在身边,走多远,心中都记挂着她,因为她是我们生身的妈妈!”
此刻曲文娟也很动容,能有个这么孝顺又懂事又有能力的孩子,也算是她那个小姑子,傻人有傻福了。
曲文娟当即拨打了造船厂的电话。
电话那头接通后,让曲文娟等着。
曲文娟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才等来吴水波来接听电话。
曲文娟当即就把大丫的意思说给吴水波听了。
吴水波表示,他挂过这边的电话就向南京打去。
于是曲文娟言简意赅地说了几句,就挂上电话。
吴水波当即就把电话打到南京军区,指名道姓要找郑希武。
警卫员得知吴水波的身份后,立马就把电话接线给正在忙于工作的郑希武。
开门见山地说:“希武啊,我家大外甥女已经来上海将近四十天了。
她是为她二妹而来,遇到了麻烦,她过来后给摆平了。
如今她二妹的生活已入正轨,闲暇下来的大外甥女就想见到她四妹。
此刻正在央求着文娟呢!”
电话那头郑希武说:“等考完试,我就给送过去,在沪市住上一晚,隔天,我们再回南京。
我家小公主领奖可不能耽误了!”
吴水波听得出郑希武的喜悦之情。
还有炫耀之意!
吴水波挂完电话,又赶紧打给曲文娟。
诉说,后天,郑希武会亲自把四丫送过来,在沪市过上一晚,然后再回南京领成绩单。
得到准信后。
曲文娟也要下班了。
她得回去做饭给顾向北吃。下午还得继续考试呢!
大丫来了,她得买几样像样的好菜。
大丫说:“舅妈,不用做了。
我们去饭店吃去,我请客,真的。
不用费事吧啦烧熬炒的。
这附近哪里有饭店,你带我过去,我们先点菜,让人家先做,我们再回到学校接小北,请他吃一顿大餐,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发挥好,考出好成绩!”
“好!”曲文娟欣然同意。
她最怕的就是做饭炒菜了。
但一日三餐,又不得不做。
自己不吃,但孩子要吃。
难得外甥女请客,当然要吃。
于是,曲文娟上了大丫的车,给她指点饭店的方向。
看着大丫熟练的掌握着方向盘,她都不敢相信大丫这孩子到底有多聪明?
社会适应能力太强了吧?!
她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能达到她这样的水平。
此时曲文娟再一次感叹她那未曾谋面,且听说丑陋不堪的小姑子好命!
生的孩子,个个长得如花似玉,且都很聪明。
不得不佩服:真是歹竹出好笋啊!
大丫按照曲文娟指定的饭店停好车,然后与她一同进去点菜。
大丫说:“舅妈,你和小北喜欢吃啥,只管点就是了。”
大丫说着,从身上衣服口袋里掏出两百块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