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里的牛油锅底咕嘟冒泡,红油溅在桌布上,洇出一朵朵暗红色的花。
李向明用公筷夹起块毛肚,在香油碟里滚了滚,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青云同志啊,新婚快乐。”
他把那张银行卡推到郑青云面前,卡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一点心意,别嫌少。”
郑青云的筷子停在半空,毛肚上的水珠滴进锅里,溅起细小的油花。
“李书记,这可不行。”
他把银行卡推回去,指尖碰到对方的指腹,冰凉的触感像块冰:“我和文静办婚礼就是走个形式,不收礼。”
李向明的脸瞬间沉下来,捏着银行卡的手指关节发白。
“青云同志这是不给面子?”
他往椅背上一靠,火锅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阴鸷:“咱们都是常委,低头不见抬头见,这点规矩还不懂?”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郑青云拿起茶杯,水汽氤氲了镜片:“但党纪国法是底线。”
说着话,他呷了口茶,茶水的苦涩漫过舌尖:“李副书记的心意我领了,卡您收回去。”
两个人都很清楚,看似是结婚随份子,可实际上是李向明想要用这个银行卡,让郑青云在嘉华超市这件事上面闭嘴。
李向明突然笑了起来,笑声在嘈杂的店里显得格外刺耳。
“郑县长刚从省里下来,怕是还不懂青山县的规矩。”
他把银行卡往郑青云面前重重一放,卡片弹了弹:“强龙不压地头蛇,别以为有吴部长撑腰,就能在这儿横着走。”
他凑近身子,热气喷在郑青云脸上:“有些事,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非要较真是自讨苦吃。”
郑青云放下茶杯的动作很轻,杯底与桌面碰撞却发出脆响。
“李副书记说笑了。”
他站起身,椅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音:“我还有事,先走了。”
西装外套的下摆扫过桌子,带倒了李向明的酒杯,啤酒顺着桌沿淌进他的皮鞋。
“你!”
李向明猛地拍桌,火锅汤溅到袖口也顾不上擦。
郑青云没回头,推开玻璃门的瞬间,冷风灌进领口,带着深秋的寒意。
他听见身后传来杯子碎裂的声音,像某种不祥的预兆。
………………
第二天下午,郑青云正对着一堆文件蹙眉,刘海军推门进来,手里捏着张退件回执,脸色发白。
“常务。”
他的声音发颤,小心翼翼的说道:“咱们报的灌溉渠维修资金,被市财政局打回来了。”
“为什么?”
郑青云眉头皱了皱,抓起回执看了起来:“理由栏怎么空着?”
他的指尖在不予批准四个字上划过,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
“我打电话问了。”
刘海军的手指绞着衣角,无奈的说道:“市财政局的小张说说材料没问题,但领导觉得项目优先级不高。”
他忽然压低声音,对郑青云说道:“我听他那意思,像是有人打过招呼。”
郑青云的手指停在半空,昨天李向明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
强龙不压地头蛇。
倒是没想到,原来这报复来得这么快。
他拉开抽屉,周强的举报材料露出来,胡美娟的签名旁边,隐约能看到李向明的笔迹。
“知道了。”
郑青云把回执揉成一团,扔进纸篓时力道太大,纸篓翻倒在地。
刘海军慌忙去捡,却被他按住手:“你先出去,我想想。”
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的嗡鸣,郑青云盯着审批文件上的五百万,这是周副县长算过无数次的数字,关系着三个村的秋收。
他抓起电话拨通赵广杰的号码:“县长,我能去您办公室一趟吗?”
“来吧。”
赵广杰点点头道。
赵广杰的办公室弥漫着烟草味,藤椅上堆着件军大衣,袖口磨出了毛边。
“财政局的事我听说了。”
他往郑青云面前推了杯茶,茶梗在水里打着旋:“是李向明在背后使绊子,市财政局的副局长是他大舅子的老部下。”
郑青云的手指在茶杯沿敲着:“就因为我过问了他老婆的事情?”
“是啊。”
赵广杰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摸出包烟:“他怕你查胡美娟的事。那女人不光吞了周家的超市,这几年靠着李向明的关系,在县里强占了不少生意。”
他点烟的手在抖:“青云啊,听我一句劝,这事就算了。”
“算了?”
郑青云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深痕:“那三个村的灌溉渠怎么办?老百姓明年喝西北风?”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还有周强家的超市,就这么被白白吞了?”
郑青云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赵广杰要如此忌惮李向明,难道这家伙就那么可怕么?
赵广杰把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火星溅到桌面上。
“李向明在县里经营了十几年,人大、政协都有他的人。”
他的声音低得像耳语:“上次王大龙的案子,他就暗中给郝云来递过话,你斗不过他的。”
郑青云没说话,走到窗边望着县政府的大门。
阳光穿过梧桐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块被打碎的棋盘。
“我知道了。”
郑青云转身的时候,赵广杰看见他眼底的红血丝:“谢谢赵县长提醒。”
他带上门的瞬间,听见藤椅发出沉重的吱呀声,像在为某种妥协叹息。
回到办公室,郑青云把审批文件锁进抽屉,钥匙在掌心转了三圈,他从文件夹里抽出周强的举报材料,在胡美娟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窗外的风卷起落叶,在窗台上打旋,他忽然抓起电话:“刘海军,帮我查一下县市场监管局近三年的超市注册档案,尤其是胡美娟名下的。”
听筒里传来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郑青云望着墙上的时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里,他仿佛看见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
周强焦灼的眼,陈建军母亲含泪的眼,还有那些被权力压得不敢说话的老百姓的眼。
在郑青云看来,这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都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