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统计下来,小石村七十户人家中,同意一起开办绣坊的有四十五家。
蒋洪瑞按照承诺,给剩余的二十五户人家一家给了一两多的银子。
拿到银子的人家个个欢天喜地,看的一些已经决定了入股绣坊的人十分心动,生出了退出绣坊的想法。
毕竟,那些人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银子这东西,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稳当。
最终,又有五户人家退出了绣坊。
蒋洪瑞让蒋才国将留下的四十户人家的主事人请到了一起,又请来了蒙小华。
办法是蒙小华提出来的,具体怎么操作,他们还要听一听蒙小华的意见。
蒙小华也不推辞,将她关于绣坊的设想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听完蒙小华对整个绣坊的规划,众人一番讨论,定下了绣坊的主事人。
总体而言,绣坊属于在座的四十人集体出资成立的,日后绣坊的盈利,也将由四十户人家均分。
绣坊暂时由蒋洪瑞的大儿子蒋才国管理。
王凤群作为村子里公认绣工最好的人,则负责把握绣坊的产品质量,同时,她也会将自己的绣工传授给村子里愿意学习刺绣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
若绣坊有什么大的变动或决策,就由所有人一起商议,最后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当然,作为蒋才国和王凤群管理绣坊的回报,绣坊会单独给蒋才国和王凤群一份报酬,计入绣坊的运营成本中。
这样的安排,众人当然不是毫无异议。
但是,仔细思量下来,众人发现,整个村子没有比蒋才国和王凤群更好的人选了。
毕竟,蒋洪瑞一家与蒙小华的关系最好,而绣坊日后还需多多仰仗蒙小华的支持,有老村长一家的关系在,请蒙小华帮忙就要容易得多。
关于绣坊的开办,众人还有许多疑问,蒙小华也耐心的一一解答。
直至最后,众人再无问题,蒋洪瑞站了起来,对众人道:\"诸位,咱们这一次听从华儿的建议决定成立这个绣坊,看起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是我老头子把话说在前面,做生意,有赚有赔才是正理,若是将来绣坊赔了钱,我等千万不可怨天尤人,将罪责归咎到华儿身上。毕竟,她只是好心提了一个建议,是在座的诸位自己作出的决定。\"
\"其次,在老头子看来,绣坊想要赚钱,大家伙一定要齐心协力,万不可为了一己之私坏了绣坊的名声。否则,一旦发现有人损公肥私,老头子定然对他不客气。\"
众人闻言,纷纷保证道:\"老村长放心,我等既然决定加入绣坊,肯定希望绣坊越来越好,万万不敢做那损人利己的事情。而且,做生意哪有稳赚的买卖,华儿也是为了我们大家伙好,即便以后有什么变故,也断然不会责怪华儿。\"
\"对对对,华儿只是提了一个法子,事情都是我们几十户人定下来的,怎么可能去责怪华儿,老村长您想多了。\"
\"反正我是相信蒙小华的,要是以后有谁乱嚼舌根子,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不得不说,能够支持蒙小华的想法加入绣坊的人,对蒙小华都是十分信任的村民,言语间对蒙小华多有称赞,纷纷保证自己将来愿意承担绣坊经营不善的后果。
蒙小华对大家的信任十分感动。
她站起身对众人道:\"感谢诸位叔伯婶娘的信任,我蒙小华保证,只要你们能绣出好的东西来,我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把东西卖出去,让大家赚到钱。\"
王凤群笑着道:\"华儿,我们大家正是因为相信你,才愿意跟着你一起干。你放心,我和当家的一定干好绣坊,做出好东西来,绝不让你为难。\"
蒙小华满意的点头道:\"我当然相信国伯和凤群婶子,为了支持大家,我决定给绣坊捐献一本关于刺绣的画册,画册中记载了各种精美的花草图案以及刺绣的针法,我想只要大家肯学,绝对能让绣坊的生意蒸蒸日上,越来越兴隆。\"
说着,蒙小华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装裱精美的画册递到了王凤群的手中。
王凤群接过画册翻开,一群人顿时就被画册封面上精美的花草图案给震住了,不由得惊呼出声:\"啊,这画得也太漂亮了,这真的是画出来的吗?就像是真的一样。\"
\"啊,这真的能绣出来吗?要是能绣出这样的花草来,还愁咱们的帕子卖出好价钱吗?\"
\"你眼界太窄了,要是把这花花草草绣到衣服上,定能让那些富家太太和千金小姐喜欢,还担心卖不出高价吗?\"
\"有了这册子,我一下子就不担心我们的绣坊会亏本了,华儿,你真是太神了,居然能拿出这样的好东西来。\"
在众人不住赞叹之际,蒋洪瑞和蒋才国认出了封面上的一排字:《清新花草刺绣580款》。
毫无疑问,这本书是蒙小华从商城中兑换出来的又一样作弊利器。
这本画册中搜集了12位刺绣名家的花草图案,其中也记载了许多精妙的刺绣针法。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任何一门技艺的流传都依靠师徒相授,口口相传。
一个学徒想要从师父手中学到本事,不知要经历多少的考验和磨练,才能让师傅将真本事传给他。
更何况,刺绣一门本就易学难精,想要学到师傅压箱底的本领,需要得到师父怎样的认可,更是难上加难。
甚至于,一些精美图样的独特刺绣手法,绣娘们更是将之作为传家的绝技不外传,导致多少记忆和手法遗失在历史之中。
将这么多精美的图案以及刺绣手法整理成册,本身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如今,蒙小华又无私的将其捐赠给了绣坊,相当于给了绣坊无限的可能。
所以,蒙小华这本画册对一个绣坊而言有多么的珍贵,可想而知。
甚至,将来若是绣坊中有人能将其中的图案和刺绣手法掌握并融会贯通,绝对会成为当世名副其实的一代刺绣大家。
就算不能做到这个地步,只要学会其中的几分本事,以后无论去了何处,也能靠着刺绣的本事拥有立足的资本。
翻看了一阵,王凤群郑重的将画册收了起来,对蒙小华道:\"华儿,我代表大家对你表示感谢,感谢你的大公无私,能将这么珍贵的东西交给我们。谢谢!\"
说罢,王凤群对蒙小华深深的鞠了一躬。
其余人也学着王凤群的样子,纷纷对蒙小华鞠躬行礼。
\"不用,不用,大家客气了。\"
蒙小华好一阵推辞,却无法阻止众人对她行礼致谢。
蒋洪瑞此时也在一旁道;\"华儿,你就别谦虚了,她们向你道谢是应该的,有了这册子,绣坊就不愁不能赚钱了。老头子倒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蒙小华赶忙道:\"老村长,您请说,只要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蒋洪瑞笑道:\"如今看来,咱们这个绣坊将来必定会好起来,所以,绣坊不能没有一个名头,我想请你给绣坊取一个名字,也算是图一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