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年被狠揍了一顿之后,Y猴子并不肯服输,总想着找个机会报复回来。
毕竟是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被人揍得鼻青脸肿的,要是不找回场子,哪能甘心。
再说了,当年那场仗真的输了吗?
Y猴子是不认的,分明就是一时大意了,没有闪,真刀真枪地再干一场,输赢尚未可知。
于是,就在这种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中,Y猴子愣是把自己给弄飘了。
中国的战略性撤军,也被他们当成了软弱可欺。
于是从80年开始,Y猴子就抢占了两国天然分界线上的一些制高点,时不时地朝中国境内打冷枪,放冷炮。
膈应死个人。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急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一直保持着克制。
可Y猴子这种生物在进化的过程当中,莫名其妙地被添上了一种名为“蹬鼻子上脸”的基因,中国越是克制,他就越来劲。
于是乎……
今年4月,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中国,终于下定决心,给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邻居一通大嘴巴子。
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Y猴子在两国分界线上的据点全部拔出,揍得那群猴子哭爹喊娘。
本来这场战争早就该结束了,可为了消耗Y猴子的有生力量,同时也为了牵制北边那个总是习惯持强临弱的恶邻,这场仗一直打到了现在。
“二哥,这仗啥时候打完啊?”
小五看着电视,突然问了一句。
她之前去冷水江市补拍西游记的时候,正好赶上有部队文工团从那里经过奔赴南疆前线慰问。
小五当即就找到了文工团的领导,要求参加。
本来人家是不同意的,毕竟上前线慰问,虽然是在后方,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在小五的软磨硬泡之下,最后还把天亮给搬了出来,文工团的领导都被感动了,将她也纳入了慰问队伍之中。
后来李天明得知,差点儿没把他给吓死,好在小五平安无事。
并且还在前线慰问期间,亲眼见证了后来网上传得非常有名的一幕。
将军敬酒,主席点烟!
谁都知道,他并不是他,但那个时候,大家都想见见他!
当那一句“党和人民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说出来的时候,将士们心中仅剩的想法大概就是……
扛着炸药包,和Y猴子同归于尽!
“应该……快了吧!”
天亮看着电视,也是怔怔出神,显然又想到了79年,他在前线的烽火岁月。
可他哪里知道,这场仗不但不会很快结束,还一直打了10年之久。
后来网上有人说,之所以打这么久,就是为了练兵。
或许真的有这方面的因素,毕竟中国已经太久没打仗了,79年那一仗,中国还没等拿出全部的本领,Y猴子就被揍得七窍流血,不成人形了。
但这里面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打仗永远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需求,还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很多很多。
这条新闻只播了几分钟,随后便是国家领导人下基层慰问的新闻了。
“别想了,吃饭,吃饭!”
李天明催促着。
他也盼着那场仗早点儿结束,身处前线的每一名战士,哪个不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哪一个不是活生生的年轻生命。
可既然有人将战争强加在中国人的头上,中国人也只能奋起反抗。
李天明作为普通老百姓,他能做的很少,只是在和李学庆、何老四等人商量过后,定下了每个月往前线捐献10万袋方便面,希望能尽上一份绵薄之力。
早饭吃完,紧接着就要为晚上的宴席做准备了,早在进腊月之前,大家就商量好了,今年几家人聚在一起过除夕。
“都在前罩房呢,拿到隔壁大伯家去!”
年夜饭要用到的食材,李天明早就准备好了,为了保鲜,还特意从厂里买了两台电冰箱。
“哥,太丰盛了吧?”
李想打开冰箱的门,看着里面备好的各种海鲜,肉类,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好些东西,平时虽然偶尔也能吃到,但市面上却并不常见。
“今个一顿,咱们全都给造了!”
好东西要省着吃,好日子要慢慢过?
拉倒吧!
准备这么多好东西,为的不就是年夜饭这一顿嘛!
很快,电冰箱就被清空,隔壁院子里紧接着就热闹起来了。
“天正,今个你是大厨,该干啥,都听你安排!”
严巧珍最喜欢热闹,此刻笑容挂在脸上就拿不下来了。
天正也不推辞,安排人洗菜、择菜、切菜,他则进了厨房,开始调制各种调味料。
他和三红合伙的事,已经定下来了,目前酒楼还没装修完,计划在清明节之前开业。
李天明过来巡视了一圈,想干点儿啥都被人嫌弃。
“去,去,去,用不上你,屋里待着去!”
“大哥,这点儿活我干就行,天生他们在屋里打牌呢,你去那边看看!”
“哥,别捣乱行不行,不知道碍事啊!”
得嘞!
遭了嫌弃,李天明也只能进屋了。
李学军老哥几个正说着话,看到李天明进来,忙把他招呼了过去。
待了一会儿,李天明又去了西厢房,天生、天会等人正凑在一起打牌,一时间喊杀声四起。
院子里,甜甜正带着一帮小的来回跑,一会儿撞着了人,一会儿踢翻了水盆。
还没过门的,白小玲也跟在妯娌们的身后帮忙。
她老家过年可没有这么热闹,一开始还有点儿不太适应,但渐渐地也被感染了,脸上不自觉地挂上了笑。
“咋回事啊?咋还让新媳妇干活了?天敬,天敬……”
看到白小玲在帮着洗菜,方艳梅朝着屋里大声喊了几嗓子。
“四婶儿,啥事啊?”
天敬跑了出来,他此刻哪还有国家高级科研人才的模样,嘴里叼着烟,脸上粘着纸条,和家里的堂兄弟们没有两样。
“你说干啥,小玲没过门呢,哪能让她干活,你小子也不知道照顾着对象!”
白小玲忙道:“四婶儿,我没事儿,大家都干活呢,我……”
石淑玲上前,将白小玲拉到了一旁。
“干活是以后的事,没过门哪能让你沾手,进屋看电视,要么就去跟他们打牌去,总之,今天没你的活!”
说着,就让天敬把白小玲给带走了。
李天明这会儿正和天元在大门口抽着烟,看到白小玲羞赧的模样,也不禁笑了。
“化肥厂那边咋样了?最近一直没听你说过!”
天元自从坐上化肥厂总经理这个位置后,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不光厂里的大事小情,还要负责协调双方的关系,当真将他累得心力交瘁。
不过好在有李天明这个在他身后摇扇子的出主意。
最近倒是一直没接到天元的电话,李天明便随口问了一句。
“差不多都理顺了,现在就差最后一批设备!”
第二批设备12月底运抵香江,在向十的运作下,分批抵达了内地。
同样是在12月份,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订,香江将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回归祖国。
即便早有预料,但是这份公报发布以后,还是在香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听张丽梅说,好些所谓的香江精英阶层纷纷选择了移民国外,倒是普通老百姓没啥太大的反应,依旧照常过日子。
真不知道那些狗屁精英是咋想的,放着大国国民不做,非要去舔英国佬的腚沟子,做二等公民。
“李蓉蓉他们姐弟俩咋样了?”
“前段时间回美国了,说是等清明节前回来,到时候还要回村祭祖呢!”
听到天元这么说,李天明倒是有些意外。
看起来在国内生活过一段时间以后,两人都有了不小的改变。
“哥,天元,轮到你们了,快来!”
天洪大声喊着。
“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