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妍妍对她还是十分满意,闻言点点头。
“那让岁和去接替你的活,你过来帮我。”
红玉自是不会拒绝,“主子要奴婢做什么?”
“这不年关了吗?我第一年在京城过年,别家送来的年礼,该如何回礼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红玉想了想道,“这事不麻烦,各家主母也不会因为这事亲力亲为,多半是交给下面的嬷嬷或管家操持。
多数都是庄子上的产出的鸡鸭牛羊之类的。”
苏妍妍不懂这些,但庄子上的事她却知晓。
“咱们庄子才买不久,怕也没什么产出吧。”
红玉却笑了,“主子,咱们庄上能送的东西可不少。”
苏妍妍不解,“什么东西?”
“主子的庄子上不是有豆腐坊和酒坊吗?”
“那比烧刀子还烈的北风烈,可是一酒难求,还有那豆皮,豆腐果子,豆干、千张,别的地方也不好买。
最主要的是,主子忘了现在可是隆冬,京城的菜可比肉还贵,一些富贵人家吃的可都是入冬前窖下的菜蔬。
有温泉庄子的人家偶尔能吃一些绿叶菜,别的人家可没有。
但咱们庄子可不缺这些啊。”
也不知道这位主子脑子是怎么想的,在庄子上弄了暖棚,那些根本不适合在冬季生长的菜蔬,还当真被她种出来了。
只是他们庄子上的菜不对外供应,只供自家酒楼。
苏妍妍倒是把这事给忘了,也有可能是她还没从肉比菜贵的思维中转换过来。
毕竟,人家送的东西都是鸡鸭鱼肉的话,她送一筐青菜过去,好像占人便宜了一样。
却没想过,这个时候的京城正是一菜难求的时候。
“那这事就麻烦红玉姑姑了。”
说着将刚刚管家送来的,关于各家送来的什么年礼的礼单推到她面前。
红玉看到礼单,基本上已经心里有数。
“主子放心,这不是什么难事,明天我便列一份回礼的单子,送来给主子过目。”
苏妍妍十分欣赏她的这份知情识趣。
明明刚刚苏妍妍的意思是让她全权做主,可她却说要列礼单送来给主子过目,可见她对自己的身份认知十分清晰。
并没有想着借机揽权。
苏妍妍笑了笑道,“好,但庄子上的事你比较熟,确定好礼单,余下的事还得劳烦姑姑。”
“不敢,都是红玉分内之事。”
红玉说着还起身冲苏妍妍行了一礼。
这京城的规矩就是多,苏妍妍笑着示意她坐下,又问了下新宅修葺的事。
“都已经修葺得差不多了,就是各处院子,还得添些家具。”
至于摆件,两个国公府和朱夫人都送来不少。
再说英国公夫人送的一整条街的铺子,当中就有做这营生的,差的可以直接让自家铺子送来,倒也方便。
只是有一事,她还是拿不定主意。
“主子,正要与在靠山村一样,一家人住一个院子吗?”
虽说,二爷、三爷他们年纪都还不大,但这放在京城难免会惹人闲话。
何况,那新宅又不是住不下。
苏妍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想了想道,“那就大爷、二爷、三爷、四爷一个院子,其他人还是住一起吧。”
小六、小七还那么小分院也不合适。
至于赵月亮也是个大姑娘了,看她自己的意思吧,要是想要一个属于自己院子,就安排她单独住。
她要是不想分院就和他们住一起。
红玉想想这么安排倒也可行,便也没再说什么。
苏妍妍又吩咐了一些事,就放她下去忙了。
腊月二十八,苏妍妍收到一封家书,说是赵深过了年初三与同科的举子一起,由府衙派人护送,再加上他本身就有功夫在身,苏妍妍倒是不担心。
她比较担心的婆婆带着几个孩子,会跟不上他们的队伍。
虽说有这家中护卫随行,还请了威远镖局的人沿途护送但她还是有些担心。
若是这一路的行程,他们跟不上举子的脚步的话,那些人肯定不会等他们。
何况,这一路向北只会越来越冷,也不知道几个小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苏妍妍很想回信让他们等到殿试过后,赵深回乡祭祖后,再将他们一道接过来。
且不说临近除夕,驿站的人也要过年,这信能不能发出去另说。
就算有人送,只怕他们收到信时,这人已经在路上了。
苏妍妍无法只能又找到老英国公。
“太祖父,再借我几个人呗?”
老英国公眼睛一瞪,胡子一翘。
“你要干什么?你身边的暗卫可是比你那几个不成器的哥哥加在一起还要多。”
苏妍妍将家里几个小的闹着要上京找她,婆婆已经准备举家入京的事和老英国公说了。
“太祖父~”
虽然,这声撒娇的‘太祖父’他是很受用没错。
可是,一想到他是为了别人,老爷子的脸又瞬间沉了下来。
“又是为了赵家人。”
他可没忘记住在赵家时,这丫头和他们的感情是真的好,处处为他们着想。
反观入了京,别看她一声声‘太祖父’叫着,可他感觉就是没有她在村里叫赵家那老头‘阿爷’时亲近。
老英国公承认,他就是酸了。
苏妍妍也看出来了,谄媚的上前替老爷子捶着肩道。
“哎呀,人家这不是想留在京城陪太祖父还有娘亲过年嘛,要不然,我早就自己去接了。”
说完又一脸幽怨的看着老爷子。
“太祖父是不是不想我在京城过年啊。”
老爷子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明知道他们有多想,还非得拿这话刺他。
不管是为了啥,好歹这丫头算是松了口,老爷子趁机提出要求道。
“给你十个人,但你除夕必须回家吃团圆饭,初三前住在府里。”
这是这丫头在家过的第一个团圆年,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他可不得好好把握了。
苏妍妍想着,自己那几天好像也没啥事,住小院也是住,去国公府好像也没什么。
最多,就是初二随肖氏回一趟娘家,反正,肖家人都已经见过了,见第二次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