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夫人点点头,一行人拦在人家门口的确不像话。
苏妍妍侧身让人进门,一抬头便对上一双欲语还休的眸子。
苏妍妍冲她微笑着轻轻点头,世子夫人却是瞬间湿了眼眶。
她能看得出来,她的女儿并不排斥自己。
好,这就很好了。
苏衍的这个别苑并不大,进门绕过照壁就是苏妍妍刚刚晒太阳看书的地方。
国公夫人一进门就看到老国公爷正在捧着海碗‘咕噜咕噜’喝着汤。
“父亲……”
屈膝行了一礼,看着他手里的碗当即就蹙起了眉头。
老爷子年纪大了,再加上之前战场上受的伤,太医再三叮嘱也要好好调养着。
别看他现在精神奕奕的,但里子早就被掏空了,一个不注意要是病倒了,那就危矣。
这也是国公夫人丝毫不敢怠慢的原因。
有时为了防止他偷吃,国公夫人干脆让府里的厨子给府里的主子们做的都是一样的饭食。
老国公爷一看儿媳蹙眉,说真的他有些慌。
倒不是他怕这个儿媳,而是她太能唠叨,比自己那个早已经故去的婆娘还能说。
被她抓到一次偷吃,她能盯自己半个月。
老国公爷忙将空碗放下,举手表态道。
“那个……儿媳啊,我就吃了几个馄饨尝尝味道,真没多吃。”
说着又看到一边偷笑的苏妍妍,一把将人拉到自己身前。
“不信你问她,这丫头忒抠搜,那么好吃的馄饨就只给我煮了四个。
都不够我塞牙缝的。”
国公夫人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看向苏妍妍。
苏妍妍笑着点了点头。
“的确没敢让他多吃。”
国公夫人听到这话这才放下心来,但还是不忘叮嘱一句。
“父亲,不可给妍妍添麻烦。”
他这父亲好歹也是几朝元老,要是真在妍丫头这里吃出毛病,他们不会追究,但不代表上面那位不会借机生事。
老国公爷虽然觉得当众被儿媳数落有失颜面,但却也知道儿媳说的是对的,还是点了点头。
“知道了。”
不过,转回头又对苏妍妍道。
“那个馄饨实在好吃,我中午也要吃那个?”
苏妍妍抚额,但很快有了主意。
“可我中午还准备了别的吃食,比那馄饨还好吃,你确定要吃馄饨?”
说着还佯作叹息了一声道,“唉……真是可惜了,那么多新鲜的食材。”
老爷子一听哪里肯干。
“不行,不行,馄饨晚上吃,中午我要吃你准备的好吃的。”
好歹一起生活过不少一段日子的人,苏妍妍知道老头子有多馋。
心里也不由得有些佩服这位国公夫人了,她这是多会掌家,把长辈也能管得死死的。
不过,有这个插曲,倒是将气氛缓和了不少。
苏妍妍将人让进正屋,老爷子和国公夫人坐主位,世子夫人一双眼都粘在她身上了,便也干脆挨着她身边坐下。
“孩子,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见见你,这些年你受苦了。”
国公夫人眼里满是心疼,却让苏妍妍有些无所适从。
好半天才道,“都过去了。”
她不会说自己不苦,那两世为人的经历不是假的。
她也不是个喜欢将委屈往自己肚子里吞的人。
她这不卑不亢的态度,倒是让国公夫人高看了几分,果然如澈儿那孩子所说的一样,是个落落大方的。
虽然只要是她亲孙女,她便没有不疼的道理,但哪个做长辈的不想孩子们个个优秀。
“孩子,我们想接你回国公府,对外公布你的身份,给你接风洗尘,你的意思呢?”
在知道苏妍妍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后,国公夫人便觉得这些事还是要与她本人商议,征求她本人的同意。
这事苏衍早与她商量过,也分析过其中利弊,而对于要不要认亲,苏妍妍心中也早已有了决断。
苏妍妍沉默了良久,将自己早已想好的答案说了出来。
“不瞒夫人,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若是夫人不弃,其实我觉得当个亲戚走动就不错。”
国公夫人眼里闪过一丝落寞,她知道这丫头的意思是不打算认亲了。
她虽有遗憾,但尚能接受,转头去看大儿媳,瞧着她紧咬着下唇,一副随时就要晕过去的样子,又是一阵心疼。
可,她也不能因此就逼迫这丫头。
正想着劝上两句,却见苏妍妍已经将一方帕子递了过去。
“母亲,擦擦。”
苏妍妍一声‘母亲’,让世子夫人瞬间愣在当场,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孩子,你、你叫我什么?”
她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刚刚是在叫我‘母亲’吗?”
苏妍妍冲她点点头,肯定她没有听错。
苏妍妍笑着开口,“我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这一点无法否认,当年我流落在外也不是你的错,是裴氏趁人之危将我偷走。
这些年你的苦楚我能理解,所以我唤你一声‘母亲’。”
说着又在国公夫人和二夫人期盼的目光下,唤了一声。
“祖母,二婶。”
“哎!好。”
两人齐齐应声,面上的惊喜一点不比世子夫人少。
国公夫人更是直接褪下自己腕上戴了多年的玉镯,当场就要给她戴上。
苏妍妍不肯要,转头看向世子夫人,却见她轻轻点头。
“既是你祖母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苏妍妍这才任由老夫人给她戴上。
“谢谢,祖母。”
随着苏妍妍的改口,屋里的氛围又是变了变。
国公夫人原本以为她不想回府是因为还不想认他们,现在都已经改了口了,她也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
“妍妍,既然你愿意认我们,为何不肯回府去?”
苏妍妍也不打算瞒他们,直接开口道。
“不瞒祖母,我在乡下已经许了人家,但并没有办婚事。
我知道国公府地位不凡,定不会看上农家子,但我觉得我那夫婿人挺好,并不打算另嫁高门。”
国公夫人听到是这个原因,莞尔一笑道,“你多虑了,你成亲的事我们早已知晓,哪怕你回府我们也不会逼你与你夫婿和离,一切以你意愿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