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洒落精舍中。
大汤皇帝盘坐在蒲团上,月光落在他的发丝上,也落到了他的那张神情淡然的脸上。
高锦从门外走了进来,先是点了根蜡烛,然后又找了件厚袍子给这位皇帝陛下披上,嘴上还一直念叨,“陛下,不是我说,都入秋了,天气眼瞅着凉得不行了,还穿这么点,要着凉的……”
换做别人,说到这里,就要说什么陛下要保重龙体,那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安心,但这位高内监只是话锋一转,说道:“陛下你要是得了伤寒,奴婢可又得熬药了,你知道奴婢最讨厌那个药味的来着。”
大汤皇帝脸上有些笑意,“你这奴婢,越来越放肆了,就该让你去先熬一年药,闻个够。”
高锦啧啧道:“陛下,你这是说的啥话,奴婢熬的药,别的人敢喝啊?不得陛下你自己喝了不是。”
“熬了倒嘛,反正又不是什么珍贵东西。”
大汤皇帝说着话,这才站起身来,来到窗边,高锦这才将手里的纸条递过去,然后沉默不语,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
大汤皇帝低头看了一眼,然后就把纸条递给高锦,高锦也不说话,把纸条放到烛火上,这就燃烧起来,然后高锦松手,青烟袅袅,有些浮灰,飘荡之后,到底还是落到了下方的铜盆里。
大汤皇帝看着窗外,有些沉默。
高锦安安静静地蹲在铜盆前,拨弄着那些纸灰。
“朕的那个儿子,看起来是要跟朕打擂台了啊。”
大汤皇帝微微一笑,“父子父子,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个意思。”
高锦依旧沉默,什么话都不接。
“高锦,朕的几个儿子,是不是白生了?”
但好像大汤皇帝并不打算放过这个跟自己相伴多年的内监,开口询问之后,高锦就没法子装聋作哑了。
高锦想了想,“不算吧?”
大汤皇帝讥笑道:“不算?”
“那你说说,这几个儿子,哪个是把朕当成爹来看的?”
大汤皇帝的问题,一个比一个难回答,这要是别的宦官,只怕这会儿就该双腿发软了,这可是一个回答不好,就很有可能死在这座精舍里的。
可这种问题要怎么回答?顺着皇帝陛下说,说不定有拨弄父子之情的嫌疑,等以后某位殿下登基,知道了今日的事情,他这个老太监,还能活着不成?不顺着,那更好,这会儿皇帝陛下就有可能动怒,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但高锦只是揉了揉脑袋,“陛下这么说,还真是。”
既然没办法站在中间,总要倒向某一边,那高锦从来都是会选择倒向眼前的大汤皇帝的,两人相伴多年,是有些超过主仆的别的情谊在里面的。
“说一说。”
但大汤皇帝好像没有打算就此善罢甘休,而是非要得到一个有理有据的答案。
高锦好像也是早有准备,很快就开口简短说了理由。
太子殿下想着朝政,想着百姓,想着东洲,没想过陛下。
至于其余两人,只想着皇位,心里更没陛下。
大汤皇帝听着这话,有些满意,但依旧问道:“李昭就没想着那把椅子?”
这一次高锦没有回答,只是反而问道:“依着陛下来看,太子殿下到底是该有这样的想法,还是不该有?”
大汤皇帝听着这话,也没回答,只是看着高锦,“好你个高锦,反倒是问起朕来了。”
高锦咧嘴一笑,“陛下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聪明人,知道的东西肯定多,奴婢不明白的事情,不问陛下,还能问谁呢?”
大汤皇帝冷笑一声,对高锦拍的这个马屁,好像并不满意。
不过他也没有再继续难为这个跟着自己多年的奴婢,结束这个话题之后,换了个话题问道:“高锦,你说朕是脱了这身道袍,穿着帝袍好看,还是就如此也好看?”
这个问题落到高锦这边,就也很快会有答案,“陛下穿什么都好看,凭着心意来呗。”
又是一句完全偏向大汤皇帝的言语。
大汤皇帝打量着这个胖男人,“高锦啊高锦,朕很多时候都想问你,你说了这么多话,都是真心的吗?”
高锦嘿嘿一笑,“那得陛下自己去想,但奴婢这辈子也只有陛下这一个主子而已。”
大汤皇帝笑而不语,只是挥了挥手。
高锦会意,这就起身,走出精舍,去提起之前放着那盏灯笼,然后慢慢悠悠走出了朝天观。
大汤皇帝看着高锦的背影,只是伸手取下了身上的那件厚袍子,重新坐回了蒲团上。
不多时,有一道身影掠了进来。
老朋友。
宝祠宗的暗司司主束革。
大汤皇帝看着看着来人,没有急着说话。
暗司司主倒是笑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喜欢你这种装神弄鬼的家伙,不说话,也总觉得很有意思。”
“朕何曾装神弄鬼过?”
大汤皇帝缓缓笑道:“其实一直装神弄鬼的人,是你们吧?”
暗司司主笑道:“可以这么说,不过人在世上不自由,要是可以,我倒是愿意寻个深山老林,安安心心的修行,什么世上的麻烦事,都不管了。”
“当然了,前提是你这位暗司司主要有足够多辅助修行的丹药,要有足够多的修行之物,最好再来一堆能够没事就能陪着你说话逗乐甚至暖床的丫鬟,这就差不多了。”
大汤皇帝看了他一眼,眼里有些莫名笑意。
暗司司主一拍额头,这才哈哈大笑,“是了是了,我早就说你这个人看得够透,这些弯弯绕,也就只有你能说得清楚。”
大汤皇帝摇摇头,“其实还有话没说,你还要有无数的修士,任由你呼来喝去,为你做事才行,不然修行一场,为什么?”
暗司司主感慨点头,“我前段时间碰到个年轻的读书人,跟我聊了好些,最后送了我本书,我没事的时候翻看了几页,这才后悔,为何没有早些读书啊。”
大汤皇帝点破此事,“读书的意义便在于,有些你自己说不明白的道理,早有人说清楚了。”
暗司司主说道:“跟你说话,就跟读书是一个道理了。”
“那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大汤皇帝似乎有些轻松,在面对这个双手必定不知道沾了多少鲜血的暗司司主,他似乎并没有太多谨慎。
“好了,说正事了该。”
暗司司主笑道:“有什么消息想告诉我?”
大汤皇帝看了他一眼,开门见山道:“前些日子,你们让百鳄山去找重云山麻烦了?”
暗司司主点头又摇头,“这是副宗主定下的事情,当然不止针对重云山一座,而是这南方的几座大宗都有份,那些个常年都在老二位子上的宗门,肯定早就不想当老二了嘛,我们帮一下,自有他们跟那些大宗较劲。”
“不过百鳄山太蠢了,那个什么高承录,也是徒有其表,一个大长老,一点基本的城府都没有,在重云山这就要动手,不是找死是什么?”
大汤皇帝说道:“其中细节你应该知道了。”
“一个归真上境,死在了一个归真初境手上,这真是纸糊的境界,不过这样一来,百鳄山就只好跟我们一条船上了,大好事。”
暗司司主沉声道:“宗里一直怀疑东洲大比上,咱们的那些年轻弟子就是死在那个叫周迟的年轻人手上的,之前缺乏证据,也让人难以相信,如今我倒是觉得十有八九了,所以宗里给百鳄山的授意是,有机会就杀了周迟,对于重云山来说,西颢已死,再杀了周迟,庆州府就注定大乱,到时候我们入主,轻轻松松。”
大汤皇帝看着这位暗司司主,平静道:“有一年,帝京城里的宝祠宗弟子们死了一些,他们其实也是你们暗司的修士。”
暗司司主记得这个。
“那个时候,重云山的修士们参加了东洲大比,尚未归山,就在帝京中。”
“好像也是一个秋天,西颢受命来接这些年轻弟子返山,他却迟迟不到,是因为在路上,他去了一些地方,见了一个人。”
大汤皇帝淡然开口,声音很轻,但在这夜色里,却显得沉重。
暗司司主问道:“西颢见了何人?”
“玄机上人。”
大汤皇帝说道:“很多人都想见他,主要是想要问他一些问题,许多人问的都是自己的道途,他却问的是别人。”
暗司司主隐约猜到了西颢要问的是谁,但却不知道原因,所以等着大汤皇帝继续说话。
“前几年,在北边绿蕉山,徐野死在了那边。”
大汤皇帝似乎并不打算直接说透,话锋一转,就已经说起了别的事情。
暗司司主沉默无言。
“当时周迟离山远游,就在北边。”
暗司司主说道:“原来是他杀了徐野和那些宗内修士。”
徐野的境界一直不高,那会儿的周迟只是万里境,看着没机会,但如今他甚至能以归真初境杀归真上境,当时即便是万里初境,杀一个徐野,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他当时好像已经不是万里初境。
“最后他折返,从南边去了赤洲。”
“不过是特意去一趟北方,还是闲逛,朕也不知道。”
大汤皇帝自顾自开口,言语里留白太多,引人遐想。
暗司司主忽然问道:“西颢为何要问周迟?!”
大汤皇帝答道:“因为西颢是个很谨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