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种植房得建在有水的地方啊。”生长用水以及湿度控制都要用水,所以得有水源。
寒枝看着背回来的那些栎树。
这么多,箐说山里还有很多有苗的没背回来,照这说法,得建个大点的蘑菇房才行。
这附近唯一的水源就是那几口水井。
除了有水源,还要地势开阔,排水方便。
“小巫医,小巫医。”
正准备去耕地那边选址的寒枝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大喊。
她扭头一看,就见游商的一个侍从正往她这边狂奔而来。
那气势,像是生怕下一秒她就跑了。
走近了一看,她虽然和这侍从打过几次照面,不过并不是很熟,突然冲过来一脸激动,这是要干啥?
“小,小巫医啊。”那女人因为跑得太快,等停下来,一时气都快喘不上来。
“你跑这么快干什么?”寒枝很莫名。
“我,我女儿,昨天一直说肚子痛。然然然后,下午拉了好多虫子出来!”女人强忍着不再喘气,一口气把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你就是那个小孩的阿母啊。”寒枝这才知道她的身份。
怪不得这么激动,虫拉出来给人的冲击可不是一般的强。想当初女娲氏的一队人也都是个个一脸惊恐。
“我以前身体里面竟然有这种东西!”籽吓得脸都白了。
当然,不止是吓得,还有被恶心的原因在里面。
“虫拉出来就好了,后面还要再看看情况,这虫最好是只留在了肚子里,要是...”寒枝顿了一下,还是没把要是进了脑子里就完蛋了的话说出来。
真进了脑袋里,她说什么也没用,还不如不说。
“以后记得,可不要再给她吃生肉,无论是什么生肉都不行,生鱼也不行。”
吃生鱼的习惯自古有之,在没有学会使用火之前,就已经有食生鱼的传统了。
比起山间那些跑的飞快的野兽,河里的鱼或者蛙才是更好的食物选择。
而且不同于野兽肉的难嚼,鱼蛙的肉即使是生吃,也很柔软好入口。
等后来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并开始用火烤制烹煮时候,一些地方也依然保留了吃生鱼的习惯。
毕竟很多鱼生味道确实不错。
但后世几个爱吃鱼生的地方都是寄生虫病高发地带。
好在那时已经有了发达的医疗体系,可以解决部分虫病。
可这个年代根本没有很好的医疗手段治疗寄生虫,靠一些简单的驱虫药可以把部分寄生虫排出体外,但也有很多排不出来。
除了深海鱼虾类,寒枝自己从来不碰任何生食。
别人爱吃是别人的事,她只管好自己不碰。不过这次遇到小孩这样的例子,还是要郑重的叮嘱一声。
还没有自主选择权的孩子,自然是父母给什么就吃什么的。
“我记得了,以后再不给她吃生肉,一定做得熟透了再吃,我自己也不吃!”女人狠狠点头。
四周一些人听说她家里孩子拉了一堆虫的事情之后,纷纷凑过来询问。
“是什么虫?你看清楚了么?”
女人摸了摸额头跑出来的汗,气喘的终于没那么厉害,便和周围人闲聊起来。
“看见了,一堆白色的虫子,还在扭动呢,那样子,就像,就像细麻绳一样!”
众人一听,会动的细麻绳,莫名就开始觉得恶心。
寒枝在旁边叮嘱,“她怕是还要再拉几天的虫子,拉虫子之前会肚子痛,这是正常现象。”
女人挥着手满脸高兴,“哎呀,她以前就经常肚子痛,还吃不下饭,我看她今天拉出虫子以后,吃了不少东西。是不是等拉完了虫子,可以吃更多。”
寒枝点了点头,“对,肚子里没有虫子,饭量就会增多,以后也不会经常肚子疼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还在扯着女人不停问寄生虫的问题。
想到当初女娲氏人人谈虫色变的场景,寒枝突然起了点坏心思。
“不用问这么清楚啦,等你们自己也拉出虫后,就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了。”
本来只是看热闹的人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身上来。
“这虫子不是只长在小孩子身体里么?”吃瓜群众们有点傻眼。
听小巫医这话,她们体内也有?
“我可没说过这话啊,脸上有白斑的就是体内有虫的表象,你们互相看看彼此的脸就知道自己肚子里到底有没有生虫了。”
话一说完,简直乱套了。
这么一看,除了风氏的这些人之外,不是人人脸上都有吗?!
也正是因为以前人人都有,连上层的奴隶主和巫医的脸上都有,所以脸上有白斑被认为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现在寒枝却说这是因为身体里有虫。
虽然那女人的小孩确实拉出了虫,但只有她一个人见过,其余没见过的人恐慌了一阵子后,突然开始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肚子有虫子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啊?
寒枝看他们将信将疑的看着自己,只好叹口气说道:“我没有找到花椒,不然就能研磨一些药给你们驱虫。给那个孩子的药是用仙鹤草根芽做的,这药并没有到季节,挖许多里面也只有一点可以用。你们这么多人,若是都挖,把这一片都挖秃了,也是凑不齐药粉的。”
“等再过一段时间,地里有新芽萌发,你们可以自己去挖草药根芽回家,晒干以后直接研磨成粉,就着水服下,到时候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虽然对于体内有虫的事情存疑,不过治虫的药长得满地都是,伸手就可得,采回家又不费功夫,这些人一定会采药自己试试的。
“那等小巫医你说可以采了,我们再挖。”有人提议。
仙鹤草好找,但到底什么时候萌新芽还得问小巫医。
寒枝点了点头,这才抽身离开,还要给香菇棚子选址,忙着呢。
留下后面的人继续围着那女人问东问西。
女人看着寒枝离开,追上去想说点什么。
但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个个都是听说她家孩子打掉了虫过来看热闹的。
许多人家里也有小孩,对这事也就更上心。
算了,女人想,我趁着人少的时候,把攒下来的东西送过来就行。
她一直跟着祝葵游走多地,在南北两边都发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儿,反正留着也没用,都拿来给小巫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