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京城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那个自命为北洋系领袖、十三省督军团总盟主的辫帅张勋,在徐州已经是厉兵秣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其实不论是黎元洪,还是段祺瑞,在内心里都是非常看不起张勋的。别看张勋人五人六的样子,实际十三省督军当中的大部分都是拿他当猴耍,之所以表面奉其为盟主,盖因大家都不想当出头的椽子,于是就把自认为是老资格的张勋推出来顶雷。
当然,张勋本身也属实是有硬实力,手握四万定武军,起码在兵力上,各省督军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要不也当不上长江巡阅使。
巡阅使乃是北洋时期最高级的地方军政长官,长江巡阅使理论上可以节制、调遣长江流过各省辖区内的所有军队,但这只是理论上。
两广巡阅使确实是可以节制、调遣广东、广西的军队。
东三省巡阅使也确实是可以节制、调遣奉天、吉林、黑龙江的军队。
但长江巡阅使却不行,比如要让张勋调遣安徽的军队,段祺瑞第一个跳出来不答应;调遣金陵的军队,冯河甫第一个跳出来不答应。
所以,堂堂的长江巡阅使,官署却设在远离长江的徐州,其实就是为了安抚张勋,逗他玩儿的。
张勋自己也知道黎元洪、段祺瑞都瞧不起他。
但张勋的心理异常强大:你们谤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欺我、骗我,那都无所屌谓,有朝一日虎归山,定要血染半边天。
而现在,张勋已经抓到了虎归山的小尾巴。
京城鹬蚌相争。
而英国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是主动对张勋示好,给提供贷款、军火等方面的支持。更主要的是,英国人投资的津浦铁路,也完全对张勋大开方便之门。
只要有需要,铁路全线即可全力以赴供其运兵。
在这个时代,掌握了铁路线,就是掌握了军事命脉。因为铁路运输是这个时代最快捷高效的手段,没有之一。
而且运力惊人,一列挂载二十个车厢的火车,就可以运四千步兵。
如果英国人全力以赴,轻轻松松就能同时筹集至少三十组列车,如此不但运兵,还可以将定武军的马匹、火炮、粮草全都运出去。
这就意味着,四万定武军可以齐装满员从徐州出发,走津浦铁路直抵京城。
属实是碉堡了!
当然,英国人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事成之后,必须穷尽一切手段弄死韩老实。
这对于张勋而言,可谓天上掉馅饼了。因为即便没有英国人的介入,他在事成之后也肯定会穷尽一切手段弄死韩老实。
所以,现在张勋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师出有名的契机,就能够挥师北上,完成复辟清室的千秋伟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于徐州的张勋蠢蠢欲动,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张勋也没有刻意隐瞒,就差通电全国、昭示天下了。
在部分眼光高明的人士看来,当年袁大总统拥有更好的掌控力,尚且在恢复帝制方面一败涂地,今日之张勋竟敢重蹈覆辙?
未免过于头铁了吧!
这可是将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孤注一掷,成则还好,败可就彻底完犊一子了。
实际对于这一点,张勋自己也有清楚的认知,他当然知道自己比不上袁大头。
他对于袁大头洪宪称帝失败的原因,做出过Swot分析,认为袁大头当时的优势(S)是对北洋系的掌控力强;劣势(w)是扛着大旗反大旗,他袁大头自己推翻的帝制,结果却把拉出去的屎坐回去,结果不论是汉人还是满人,必然都不支持他。
机会(o)是完全不适当,未能做到师出有名;威胁(t)是当时北冯南陆都不肯支持帝制。
而他张勋现在却是扶持清室,天然会获得满人的支持。而且之前他曾经试探过北冯南陆的口风,这两人当时都表示不反对。
还有英国人的实质性支持以及日本人的口头上支持,这简直就是牛逼普拉斯了。
张勋趁势又搞掂了北洋系当中的两个关键督军,可以为他切实效力。
近来在京城召开的军事会议,张勋是不肯去的,因为一旦去了,就相当于是给段祺瑞摇旗呐喊,不免低人一头。在张勋看来,目前他是可以与段祺瑞平起平坐的,所以就以督军团大盟主的身份,坐镇徐州,就像是大将不必亲临前敌一般。
而京城所发生的一切要紧事务,在徐州的张勋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此时的他,就如同在黑暗中磨砺爪牙的恶狼。
而黎元洪与段祺瑞在看不起张勋的同时,也还都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张勋是个不善于政治阴谋、两面三刀的粗粝汉子。
然而他们却不曾想到,这张勋只是伪装成大老粗,狡狯的本质藏得很深,也确实容易让人上当。
其实黎元洪与段祺瑞也都曾拉拢过张勋,虽然他们瞧不起这个辫帅,但在府院之争相持不下,双方都需要外援的时候,实力雄厚的张勋自然就是一个重要变量。
但是张勋对黎元洪说的是一套,对段祺瑞说的则是另外一套。
对于府院之争,他是两不相帮,只要他们争下去,那么北洋派的统治就会遭到破坏,甚至难以为继,到时候自然就有了复辟的可乘之机,只是目前时机还没有成熟,但也快了。
张勋要等的就是黎元洪与段祺瑞掀桌子。
只要任何一方有了掀桌子之举,那么复辟清室就是水到渠成。
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所以,在京城方面传出黎元洪免职段祺瑞内阁总理职务的通电之后,张勋欣喜若狂,因为他马上就意识到:
东风来了!
于是他当即招来统领官汤二虎,交给他一队人马,当即启程乘坐火车前往天津,作为前哨先锋,控制京津之间的铁路线,并随时奔袭京城!
这其实真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事,稍有不慎就是炮灰。
否则要真是立功露脸的差事,也轮不到外来的汤二虎。
但汤二虎尽管明知道这不是好差事,却还是欣然接受了,毕竟终于有了兵权,凭借一股蛮勇之气,未尝没有翻身之日!
而且张勋也确实下了本钱,交给汤二虎的乃是一个加强步炮队。
该加强步炮队下辖五营人马,包括一个炮兵营,四个步兵营。因为南方缺马,所以定武军的骑兵极少。
按照定武军的编制,一个营是五百人马,五个营就有两千五百人,差不多已经接近于一个混成旅的建制。
而汤二虎之前在张奉天麾下的时候,也不过是旅长。
所以,晃荡着大脑袋的汤二虎,终于又支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