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戈登堂,又称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大楼,这座始建于大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天津卫整体体量最大的建筑物,一排排的七彩玻璃窗在秋日太阳照射下,散发着夺目的光泽。
高大的塔楼顶上,米字旗随风飘摆,代表着日不落帝国的倔强。
只是,米字旗在飘,戈登堂里的人却飘不起来。
二层圆桌会议室中,正临时召开工部局董事会。
九大董事打圈围,其中英国人有五个,华人与花旗国人各有两个。
工部局董事会直接对租界最高权力机构纳税人会议负责,统一管理租界日常事务,其中自然包括安全保卫。
而在安保方面,这一届董事会显然做得非常出色,营地当中的印警几乎是被一勺烩——唯一的好消息是,似乎是可以省些烧埋银子。
非但如此,还连带着驻扎英军被搞死五十一人,受伤二十二人,其中危重三人、重伤八人、轻伤十一人。
这特么的就离了大谱了。
日不落帝国的军队,啥时候在中国的地盘上吃过这亏?
当年的八里桥战役,正面硬刚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也不过是阵亡两人、受伤二十二人而已。
所以,这如何不让工部局董事长李隆基焦头烂额。
李隆基这个名字看起来是中国人,而且不同凡响,实际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英国佬,名叫Roddy.Lee,这小子精通汉学,于是就把自己的英文名字音译,起了“李隆基”这个名字。
作为英租界选举人第八次常年大会上正式当选为董事长的李隆基,本待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结果却迎来了当头棒喝。
这一棒子,直接把他给干蒙圈了。
紧急召开的临时董事会开得很沉闷,而且各怀心思。
华人董事在痛惜少了一个现金奶牛,以后想要再遇到韩老太爷这么阔绰的,可就难了。至于眼前形势,却并不十分打紧,实在大不了就不当这董事了呗,因为他们都是有自己职业的人,一个是律师,另一个是在英租界开杏林堂,挂牌行医。
两人之所以能当选董事,原因是确实有社会声望与地位,而且还懂英语。
至于花旗国的董事,则从来都是打酱油的,只要别影响花旗国在天津卫的美丰银行、花旗银行以及各家洋行的正常经营,其他都无所屌谓,反正死的都是印警与英军,唯一比较糟心的是,英租界供电一时半会无法恢复,变电器彻底报废,严重影响居住生活。
不过嘛,实在不行就去法租界住一段时间。
只有英国的董事是真在火急火燎,因为这严重影响日不落帝国在天津乃至在华的权威与形象。
所以,他们讨论的都是怎么将凶徒绳之以法,明正典刑。
至于行凶者是谁,那玩意根本就不用猜,这简直就是哈尔滨俄国人的复制粘贴。一样的烧烤配方,不一样的烧烤味道——一个是伏特加味,另一个是咖喱味。
只是之前英国佬还以为是老毛子为了谋夺关东而找借口,在故意卖惨。单枪匹马一个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破坏力?
韩老实是谁?
罗宾汉吗?
即便是罗宾汉也没这能耐吧!
估计只有裤衩子穿在外的超人才行——至少,也得是拿盾牌的美队。
而现在挨了毒打之后,才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也是好起来了,终于感受到来自韩爸爸的爱。
爱是一道光,烧到心发慌。
纳税人会议那边都炸锅了,纷纷表示索姆河的战壕都比现在的天津英租界安全。所以,董事长李隆基要是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将会被解决,让他回苏格兰老家种高粱去。
而李洪基不想种高粱,因为苏格兰老家的高粱地里没有躺光光的九儿。
那么,他必须就得与韩老实对线。
可是上哪找韩老实去呀,早跑没影了,甚至可能都回关东吃杀猪菜去了。而且即便现在明确知道韩老实在哪,也没辙。
出动大队人马影响不好,不适合,再说人家又不傻,闻讯之后早挠杠子了。
而出动小股人马,又不够人家一只手打的。
难办!
棘手!
李隆基看着桌上的四页纸,上面是收集到与韩老实相关的信息内容。
特别是昨晚现场初步勘察结果,只能说韩老实这人真是无法无天,心狠手辣。
而且个人能力强得不像话。
于是,李隆基越来越头疼,把自己的头发都要抓光了。
然后看向两个华人董事的眼神,也十分不善。
之前日不落帝国与韩老实可以说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而他当然知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这事就是两个华人董事惹出来的。要不是他们给什么韩老太爷赶网,至于把那韩老实得罪彻底吗?
现在撕破脸了,很难有回旋余地。
然而两个华人董事却不以为然,死猪不怕开水烫,因为没有原则上的错误:让警务处出人,给合法入主租界的高净值人士提供人身安全,有错吗?
肯定没错呀。
于是,其中那个律师董事说道:
“董事长,韩老实这个人十分难缠,且不说个人行迹不定,神出鬼没,枪法无敌。单说他在关东还有一支颇具实力的武装部队,之前曾经正面击溃过上万人的满蒙叛军。所以,想要让他伏法,单靠租界现有力量,完全不具备现实性!”
李隆基更生气了:净他么说车轱辘话,这些情况还用你说?现在是要方案,不是演奏退堂鼓!
另一个医生董事,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留着山羊胡子,此时却是接茬道:
“为今之计,需对症下药。依老朽看来,应尽快寻求北洋政府的介入。那韩老实又不是化外之人,据说已经拥有北洋陆军二十三师的番号。所以,只要大英驻华公使对北洋政府发出照会,那么北洋政府必然不能袖手旁观,到时候将其捉拿归案,岂不美哉?”
李隆基闻言,被气得两眼发花。所谓“姜老辣味大,人老经验多”,?他本来还以为这老先生能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呢!
要不是了解过之前日本人与俄国人的遭遇,本董事长可能还真就信了鬼话,你个糟老头子狡猾狡猾的,须知那北洋政府根本就不玩活,阳奉阴违,否则也不至于让韩老实蹦跶到今天。
实际这李隆基也是想当然了,北洋政府对于韩老实也是没辙。
正一筹莫展之际,有一个英国董事说话了。这是个中年女人,一瞅长相就是尖酸刻薄,属于英伦三岛版的灭绝师太,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
但是说的话,却是有料的:
“董事长先生,北洋政府近来频频有大动作,政局不稳,随时可能会有动荡。据简报所说,辫帅张勋与韩老实颇有仇怨。而张勋拥军五万,雄踞徐州,复辟满清皇室的心思毫不掩饰。既然如此,我们英方为何不在张勋后面再推他一把呢?反正只要可以保证英国在华利益,并早日加入欧洲战场,那么不论是北洋当政,还是满清上台,都无关大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