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娜的伏击时机与地点,都无可挑剔,近乎于完美。
这其中既有阴谋,也有阳谋。
其实纵观斯拉夫人的用兵,除了硬碰硬基本就是乏善可陈,不计伤亡代价,即便无法击败你,也要吓你一大跳。好战,但并不善战,全靠一百块钱一个、脖子右拧的动员兵无脑填线……
但是这个来自于白俄的安得娜显然是一个异类。
大女人不仅熊大有脑,而且可能是因为有两个大柚子提供营养支持的缘故,她的脑袋瓜子还真挺好使。
一招调虎离山的计策,就把吉长镇守使裴尧田吃得死死的,不出意外的话,估计就是毛干鸟净的结局。
然后裴尧田可能会被这个大女人生擒活拿,尽情的蹂躏、压榨、玩弄他,属实是凄惨极了……
安德娜的白俄雇佣军骑兵在急速的奔跑当中,已经完成了两次阵型转换,虽然在排子枪的齐射之下,确实有人惊叫着坠落马下,或者是马匹被击中,马上的骑士摔得七荤八素。
但是,这无关大局。
镇守军已经濒临崩溃,裴尧田是个好同志,但不是个好长官,此时已经要按下逃跑按键,把部下卖个干净了。
如果有人居高临下俯瞰全局,就能够发现,临时集结的二百多个步军就如同惊涛骇浪之下的一页舢板,即将被马蹄所淹没。
就在此时,忽听西北方向传来一阵“滴滴滴答滴滴答答滴”的小号声。
紧接着就是斜刺里冲出两支马队,以二龙出水的阵型,直接扑奔正在快速推进的白俄雇佣军兵。
马上的骑士清一色的三色迷彩制服,人数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差不多能有五六百号。
一看阵型就能知道,这两支马队整体素质虽不至于低下,但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与正规骑兵颇有一些距离。
但是胜在精神面貌可嘉,斗志昂扬。面对人数与自身相比只多不少的白俄雇佣兵,发起的冲锋不可谓不果决。
当然了,这也肯定是与两支马队带头的长官一马当先有关系。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
这两支马队的骑兵,用马刀的确实很少,因为这玩意不是谁都能用明白的,需要系统化的训练。如果不会用,不但砍不到人,甚至会把自己闪出个好歹。
但是,这些骑兵虽然不会用马刀,但是骑射的本领却是相当出挑,在马队行进的过程中,有单手持枪架在马头上搂火的,有双手据枪上肩射击的,甚至还有镫里藏身从马肚子底下出枪的。
反正是啥姿势都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是准头却是相当感人。
一番操作猛如虎,再看战绩二百五……
简直是可以与三哥阅兵有的一拼,与其说是战斗,倒不如说是杂耍。
就这么个打法,等冲到近前,短兵相接,很大可能就是来怒送人头的。
但是即便如此,左翼的马队依旧是义无反顾的对白俄雇佣军整齐的骑兵队形发起冲击,带头的是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长了一双三角眼,看着不大,却发出渗人的精光,一瞅就是能打能杀的悍将。
这人正是张宗昌的铁杆兄弟——褚玉璞。
话说褚玉璞也真是个劲儿,对张宗昌那是没的说。张宗昌卖豆腐,他得给拉磨;张宗昌玩野钓,他得给打窝;张宗昌入洞房,他得给推车……
今天,他又接了一个好活:为了给危在旦夕的吉长镇守军解套,他需要率领主力,对兵强马壮、战斗力爆表的白俄雇佣军发起亡命冲击。
这活一个干不好,那就只能重开了,下辈子指不定托生成什么玩意呢。
不过,褚玉璞也不管那个了,只见他单手夹持着一杆有坂三八式步枪,枪口上已然安装上了修长的刺刀,整个长度加在一起差不多能有一米七八,所以他完全是把步枪当成了长矛用。
显然是为短兵相接做准备的。
那边的安德娜一开始也被吓了一大跳,见到大队骑兵以钳形阵势突然杀出来,还以为自己中了圈套,甚至心里已经在破口大骂:中国人都是狡猾狡猾的,不敢当面交锋。
但是在定睛观看之后,却放下心来,因为她笃定这就是一伙乌合之众,也就能比马贼强一些。
她很想大声告诉他们一句:骑兵,不是这么玩的!
连马刀都不会用,还敢说自己是骑兵?
于是,安德娜当时就决定,要给对方好好上一课。
让他们知道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而且安德娜有足够的信心,在击败扑奔过来的马队之后,还不耽误吃掉裴尧田!
不过,分兵是不可能分兵的,那属于是低端的错误。
现在要做的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先正面击溃两支马队,然后再在战场上做迂回包抄,把裴尧田的步军像赶鸭子一样,圈到一起再解决掉,
安德娜勒转马头,在她的带动下,整个骑兵阵型来了一个六十度转向,即便是在高速机动之下,仍然可以做到整齐划一,竟然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结果就听到一阵“嘶嘶嘶——嗡嗡嗡”的奇怪声音。
这声音只有细听才能听到,因为战场上马蹄声震耳欲聋,可以掩盖住绝大部分的声音。
但是,声音不起眼,却蕴含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毁灭之力。
伴随着声音响起,白俄雇佣军就如同被热水浇过的雪堆,又如同野狗撕咬过的烧鸡。
马匹的绝望嘶鸣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尤其是冲在前面的骑兵,只在一瞬间,战马就已经全都倒毙。
马上的骑士也跟着摔倒在地。
之所以还有受伤的机会,那是因为掌控“元首电锯”的张宗昌有好生之德,根本没想要赶尽杀绝,所以端在手里的元首电锯,枪口有意识的压低了三分。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大的缘由,那就是张宗昌老早就在望远镜当中看到了有大美人。
于是怜香惜玉的毛病就犯了。
如果不然,这战场早就变成了修罗场。
在元首电锯的奇高射速之下,骑兵冲锋简直就是笑话一样。
到底要死多少人,只取决于弹链长度以及枪管子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