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东征
大汉炎兴元年十月初一,天子送丞相东征。
“相父,有林先生在你身边,朕这次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唯愿相父早日克复中原!”
“陛下放心,老臣此去,定能建功!陛下要勤勉理政,防备东吴。”
“嗯,相父也放心,后方就全交给朕了,绝不会给相父任何掣肘!”
“好,好,好!”
战鼓响起,号角呜咽,时隔三年,大汉丞相再次上了战车,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身边坐着一位顶盔掼甲的女将军,他们的手,正紧紧握在一起。
经过崤函古道,二十万大军过了潼关,来到函谷关。挽着丞相的胳膊一起登上这雄关城头,举目四望,除了山,便是岭,林夕不由得感叹。
“丞相当年拿下这函谷关,费了不少力气吧?”
丞相拥着林夕,眼神中露出哀伤,幽幽道:“那时,有夕儿的霹雳炮,攻下这雄关倒也没费太多时间,但是吾,不愿意那样快的结束战斗。”
“嗯?那是为何?”
“因为你说,也许函谷关前就能看见你,我便每日都在等,直到攻下函谷关后,我还在这里等了三日,终究还是没等到你。”
“丞相……我回来的晚了,我不知道迁都要耗费三年时间……”
“怎能怪你?那时,我每天都要上这城头,使劲回忆在成都的种种,在汉中的种种,猜着,此刻你是不是已经被我伤了,此刻你是不是正在东吴的馆驿中哭泣,此刻你是不是在写那封诀别信,我就知道,我等不到你了。”
感觉到丞相又哭了,林夕想要转身去看,却被他紧紧抱在怀中,不让她回头。
“我就想,我若是个女子,被这样伤过,定是不愿意再回来了。我与你在五丈原的重逢,全因你什么都不知道,在你答应与我重新开始时,我告诉自己,孔明啊孔明,这次你一定要做得好一些,可是,我还是没做好,短短数月,即便想不顾一切的对你好,依然还是没多少时间陪你,甚至让你被史阿掳走折磨。可能,在我身边的人,都不会幸福吧。月英为了给我生下孩儿,走了。伯松被我严苛以待,若不是你,已然命丧多年。大姐直到去世,也没有原谅我。就算是瞻儿,我陪他的时间,呵呵,阿斗反而更像是他的父亲。”
“你在信里说,还会回来,只是会变得有些不一样,我在五丈原方知指的是什么。可是在这函谷关上,我想着你在成都会经历的一切,就寻不到你还会回来的一点可能。我……不值得你再回来的。”
林夕轻轻拍着紧紧抱住她的手,“那时的大汉,太沉重了,我有点承受不起,每次忍不住哭的时候,我只能不停的想那个长安城头的丞相,可还是承受不起,倒下的那一刻,竟然觉得是个解脱。”
“夕儿,对不起!”丞相终是哭出了声。
“可是我没办法啊,我也试着被人全心全意的爱着,宠着,可心里总有一个大窟窿,如何也填不上,随时随地都会疼起来。直到我再次回来,见到你,才觉得这个窟窿被填补上了。”
林夕还是尽力的转过身来,捧住丞相的脸,“我回来了,嫁给你了,我觉得很幸福,从未有过的幸福。经历了那么多,我反而更确定,我林夕心悦你,深爱你,所以丞相不用再怀疑什么,也不用害怕什么,以后我都会在你身边,陪着你,一起终老。”
丞相点头,平复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恢复正常,顶着两只红红的眼睛,与林夕手牵手的下了城关。
感觉到丞相动作的阻滞,“丞相,膝盖又疼了?”
丞相无奈摇头,“这几年,一进秋天膝盖就会疼痛,上行还好些,遇到下台阶时就会厉害些。”
“那个盐袋呢?还在么?”
“早就漏了,夕儿的针织女红是不是不太好?”
“哈!你居然还嫌弃我的针织?我连皮肉都能缝得漂亮,何况盐袋?回营帐我就给你缝一个,先给你扎几针!”
丞相扭头看见巡营的魏延,立刻喊:“文长,随我去营帐商议军情!”
溜了溜了。
魏延一头雾水的进了营帐,林夕也跟着进来。笑话,现在有什么地方是林夕不能去的?丞相拉着魏延说:“文长,汝与邓艾先行去往陕县,让邓艾根据地形计划火器营的部署,中军及火器营随后就到,整体进攻归汝负责指挥。今东征第一功,当属文长矣!”
魏延高兴,大声应诺。又见丞相眼睛红红,再看林夕擦着金针,颇有磨刀霍霍的架势,不由得好奇:“丞相,林征东,这是要做什么?”
林夕呵呵笑,“丞相膝盖不好,我要给丞相医治,但是丞相不想治。”
“为何?”
“怕疼。”
魏延立刻低头,忍笑,拱手,快步跑了。
这一天,将士们都好奇丞相和他的新婚夫人到底在中军帐里干什么,为什么能听见丞相的惨呼和林将军的狞笑?
啧啧啧,果然,林将军那样的狠人,一定是个母老虎。
风评被害,林夕毫无所觉。
她只是心疼加着急,丞相的膝盖已经有了积液,天气越来越冷,这东征又艰苦,她得快些让丞相缓解疼痛才行。
但是军情紧急,中军只在函谷关休整了一天,便往陕县而去。因为军报回来,言自大军出长安始,曹魏得知后便派出大将军曹爽并度辽将军毋丘俭率兵十万来拒,已至陕县。
幸好魏延还算谨慎,没有带过多兵马,先暗伏城外与邓艾一起勘察地形,正看到曹爽大军进城。
“曹爽不足为惧,毋丘俭倒是个厉害人物,但咱们有炮,谁来也不好使!”
战车上,林夕一边帮丞相暖着膝盖一边说,丞相也深以为然,那红夷大炮的威力,让他都暗自咋舌,比回回炮配霹雳弹更强数倍,再加上马钧研制的新型开花弹,以及燧发枪,此次东征,让丞相对火器营的表现充满期待。
此时的曹爽站在陕县城头,心中惴惴。
说实话,他着实害怕诸葛亮,尤其在亲身经历过两回那样可怕的天罚之后。曹魏朝廷即便不愿意,也必须接受,诸葛亮确实做出了逆天的武器,他们这三年不停的派出密探去探查以及策反,想要得到那天罚的秘密,但不仅没有成功,还丢了马钧,虽然他们还不知道马钧意味着什么。
现在,曹爽已经是曹魏的大将军,即便不想面对诸葛亮,也毫无办法。司马懿父子命丧,郭淮殉国,夏侯楙不通兵事,夏侯霸投了蜀,现在身边,也就只剩下毋丘俭,以及诸葛诞。但是诸葛诞这个姓氏,让曹爽不想见到他。
什么时候,他曹魏也沦落到无大将可用了?
当蜀兵到了城下,曹爽看那中军的诸葛大纛,紧张的寻找回回炮的身影。愕然发现,蜀军居然没有扎营,也没有打造攻城器械,他心中还一喜,想着要不要出城去奇袭一波,接着,就看见蜀军推着一排圆长型的东西来到城外二百步的距离,排列开来。
曹爽心里凉了。他怎会以为,诸葛亮这三年什么都没做,甚至还在期待这三年天罚已经用尽,不会再有?
这些东西又是什么?
“快,霹雳车、八牛弩准备!将那些东西砸了!”曹爽急急慌慌的下令。
是的,他们这三年,只仿造出了八牛弩。
毋丘俭也不敢托大,立刻指挥将士们。现在那些东西距离二百步,霹雳车和八牛弩完全能打得到。
可是就在他们准备的时候,傅佥已经命令燧发枪队摆开阵列向城上开枪,以作红夷大炮的掩护。
燧发枪与红夷大炮的配合阵列,傅佥已经领着火器营反复操练过,又经过林夕的改进,更是配合的行云流水。
就见一百名枪手为一组,一组射击完毕,下一组补上,五轮之后,红夷大炮集体轰响。
为了爆炸效果达到最强,傅佥才命令将炮推到二百步的距离,二十门炮齐轰之下,这还能算得上是险关的陕县城墙,塌了。
毋丘俭明白为何大将军会如此紧张害怕,他默默的将对大将军的鄙夷收回,因为他的小命,还是大将军靠着经验救下来的。
此刻,他们连滚带爬的下了城墙,曹爽大呼:“快,退守洛阳,让皇上赶紧迁都!”
之前,蜀军还会费心思过护城河砍吊桥,他觉得还能有克敌的机会,现在,这些黑洞洞的圆窟窿对着自己,再加上那不知是什么的铁管子,曹爽觉得,整个天下,没人能挡得住蜀兵了。
诸葛亮哈哈大笑,这就是他为何都不号令扎营,因为邓艾和魏延将地形勘察的准确,傅佥保证一轮克敌,扎营就不着急了,反正一会儿就要进城了。
只是,这城墙毁了,自己还得建起来。
“丞相,让长安派工匠运水泥过来,反正都塌了,还不如直接用水泥建城墙。”林夕看着那夯土墙,嘿嘿笑着提建议。
“善!”
赵云、魏延、姜维和邓艾凑到一处,“这样打下去,那功劳岂不都是傅佥那小子的?咱们都没机会出手啊!”
傅佥的脸已经被黑火药熏得漆黑,刚过来就见这几位将军对自己瞪着,不由得咧嘴,露出洁白的牙齿,一抱拳,得意道:“承让!承让!”
曹爽与毋丘俭已经逃跑,几位重号将军都没出手,丞相只派出了年轻的将领领兵前去追击,然后升帐议事。
“诸位将军,如今这第一战看起来,之前商议的声东击西之策已经没有什么必要,曹魏毫无抵抗之力,是以孤决定,兵分两路,顺南北崤函古道一路推至洛阳,众将意下如何?”
“丞相,末将以为,既然如此,不如就放弃北崤道,大军全由南崤道走,一是路况更优,二是能避开硖石关。毋丘俭绝不会轻易放弃伏击的机会的,咱们没必要冒险。只要在陕县构筑新的城墙,再留下两门红夷大炮架在城头,这陕县便固若金汤,咱们打到洛阳后,北崤道亦在囊中。”林夕对毋丘俭十分不放心,觉得还是谨慎些好,反正陕县已掐住,曹魏的人占了北崤道也无用。
丞相摇着羽扇,缓缓点头。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林夕提到的人,都绝非等闲。
“其他将军呢?可有不同意见?”
赵云一抱拳,“丞相,意见没有,就是能不能打个商量,让傅佥那小子省点弹药,也留点功劳给我们啊!”
众人大笑。
“子龙啊,莫要着急,洛阳还等着你们呢!”
轻松,这仗打得真是轻松,是他诸葛亮出草庐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