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下了旨意,让大臣们有重要的事情先向宝亲王弘历奏报,奏事处把奏折誊抄一份呈送宝亲王。
至此,弘历每天的工作量非常之大,他在朝野的心中几乎已经和皇帝有同等地位了,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宝亲王就是未来的皇帝。
弘历每日依旧在毓庆宫处理政务,大臣们更是踏破了毓庆宫的门口。而在处理这些政务的同时,弘历惊讶的发现,父皇所有的朱批加在一起竟然也有1000多万字之多,皇上登基才十几年,弘历不由得感叹起来,批阅奏折是最能范颖出一个皇帝处理政务的勤勉程度和管理江山社稷的水平的。
弘历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奏折,李玉来报,“四爷,鄂尔泰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嗻。”
不一会,鄂尔泰走进来,“给王爷请安,王爷还在看奏折啊。”
“鄂尔泰大人免礼,请坐吧。”
弘历笑着说道。
“王爷也看了好一阵子奏折了,有何感受?臣想问问王爷。”鄂尔泰一副恭敬的样子。
“呵呵,不瞒大人,本王觉得皇上批阅奏折极其认真,而且批阅回复文字也非常之详细,比圣祖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皇上的回复也很风趣呢。”
“哦?老臣愿闻其详。”
“你看,好比这本。”
弘历顺手拿起石文悼的折子,打开念了起来,“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
鄂尔泰听完了,也手捻着胡子,笑了起来,说道:
“哈哈哈,皇上的批复确实有趣,而且精彩至极。”
“大人说的不错,如此一来,臣下不会觉得恐惧,而天子也把要说的都说了,而且还让臣子回味无穷,如此批复,实则是大智慧。”
“王爷说的及是,老臣非常认同。乍一看此回复不像朱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使人读起来一气呵成,久久回味。”
“说起来,本王还记得以前十三叔向皇上呈递了一个奏折,说是要和庄亲王允禄及侍卫大臣马尔赛去学习游猎来强身健体,请皇上批准,皇上是这样回复的:朕确为尔等忧虑,所忧虑者,当尔等肥壮而返时,恐怕认不出来也。”
弘历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鄂尔泰也点点头,“哈哈哈,是啊,皇上的意思是我为你们担心,当你们练得又肥又壮,回来时恐怕认不出来了。不过老臣记得皇上后面还有批复,怡亲王再次请示,皇上又说,朕躬甚安。尔等安好么?对发胖后不堪寓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尽量发胖,愉快而回。唯独马尔赛回来时,恐其马力不支,朕委实为之悬念。着怡亲王选备二匹脚力强而能支撑之马,以赏赐于马尔赛。倘若尚未发胖,则毋庸赏赐。”
弘历开心地说道:“没错没错,大人记得很对,皇上的意思就是朕很好,你们好吗?对于发胖后不堪入目之事,你们千万不要有所顾虑,尽管让自己胖起来,高兴地回来。朕只担心马尔赛太胖了,马驮不动他,这着实让人心悬。你要选好两匹脚力好又能支撑得住的马,赏赐给马尔赛。假如他没有发胖,那就算了。”
毓庆宫里传来了弘历和鄂尔泰的笑声,这样的笑声,在繁重的政务面前显得尤为珍贵。
“不过,皇上爱风趣,而圣祖却有些喜好较真呢,不知道鄂尔泰大人是否听过这样一件事情。”
鄂尔泰拱手道:“老臣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