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同一天晚上的黄金时间,某电视台法制栏目对该篇文章进行了深度解读。
节目现场有主持人,有两名专家,两名嘉宾,以及百十号观众。
两名专家之中的其中一人是来自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一名知名律师。姓王。
此人出镜率很高,经常出现在一些综艺节目现场,是一位人气很高的网红律师。
而另一名专家则是来自某高校的一名泰斗级的法学教授,姓李。
此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戴金丝边眼镜,目光深邃,神情潇洒,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
而嘉宾则是来自发改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以及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一名法务代表。
现场观众有一部分是来自某高校法律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则是一些社会人士。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首先就法制日报登载的那篇《执法需有度,过度执法不可取》的文章就事论事。
在主持人的提问下,两名专家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法律常识以及法律概念进行了现场解释和解答。
但是,紧接着,主持人便急不可耐地把话题引导到华夏财务被查一案上来。
主持人说道:“我们注意到,文章中引用的三幅插图好像都是发生在近期的华夏财务顾问公司被查一事。不知道两位专家注意到了没有?”
两位专家都富有深意地笑了笑,都点了点头,表示注意到了。
主持人表情玩味,看着两位专家,笑着说道:“请问李教授和王律师,这是否说明,针对华夏财务被查一事就是一起典型的过度执法案例?”
王律师当仁不让,首先抢着回答道:“主持人说得没错,这确实是一起典型的过度执法案例!”
主持人又看向李教授问道:“李教授认为呢?”
李教授扶了扶金丝边眼镜,很不屑地回答道:“就连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一起典型的过度执法案例!”
李教授的回答立刻引起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哄堂大笑,而刚才抢着回答的王律师却是脸憋得通红,讪讪的笑了笑。
主持人面向观众,继续引导道:“其实我们也很好奇,据说这一次针对华夏财务的查处力度很大,而且据说还是由纪检委和国安部两部门联合办案。让我们大家不理解的是,这么大的动作,影响这么大,怎么会出现过度执法的问题呢?”
李教授淡淡一笑,看了一眼王律师,见王律师这一次没敢抢着回答,于是才说道:“要我说,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虽然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这种所谓的深入人心,更多的却是深入在老百姓的心里,反应的也是老百姓的呼声,我们的高层在这一方面反倒是滞后了,反映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难免还会延续过去的惯性思维。
“要我说,这种情况既是难免的,同时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依法治国本身就是一场变革,是变革就要经历斗争,经历阵痛。这本身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避免需要付出的代价。”
李教授云山雾罩的发言,比王律师高明多了。他虽然同样也说这次中纪委和国安部联合执法属于过度执法,但是,他同样也给两部门“过度执法”找了个合理的理由。看上去并不那么令人气愤。
这就是法学教授跟律师的区别。要不说,法学教授可以去当律师,但是律师却当不了法学教授。
就是网红律师都不行。
然而,王律师显然也瞧不上李教授云山雾罩的那些话。王律师果断打断李教授说道:“我的观点跟李教授略有不同。在我看来,依法办案是对执法者的最低要求,不要把责任推给一些不着四六的惯性思维上。这所有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是故意为之!”
王律师的发言甚是犀利,不仅把这次两部门联合执法定性为过度执法,而且还坚定地认为这是一起执法者主观故意的过度执法。
现场氛围一下子就变得凝重起来,因为,毕竟涉及到国家重量级的两个部门,就连主持人都不敢再随着王律师的话往下说了。
但是,一切的结论都需要建立在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之上,主持人最后不得不问王律师道:“那么,请问王律师,你认为在这起案件中,过度执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律师今天是豁出去了,他振振有词说道:“首先,华夏财务顾问公司是一家金融企业,从事的业务也是专业性很高的金融领域业务。大家都知道,金融领域有自己的监管单位,企业业务是否违规,也首先需要专业监管单位做出评判。
“换句话说,在专业监管单位未作出其行为是否属于违规之前,我们其他执法部门是没有这个资格、也没有这个能力对企业行为是否违规做出评判的,否则,还要金融监管单位干嘛?”
还别说,王律师这回终于说到点子上了,是啊,金融监管单位去哪儿了?为什么不出来说句话?
人们不禁会猜测,要么是金融监管单位失职了,要么就是参与执法的两部门越界了。
“第二,我们大家都知道,华夏财务顾问公在全国也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就算是华夏财务顾问公在某些业务方面真有违规操作,但是,也不应该因此而查封整个企业,让企业的一切业务停止运转。
“我在这里不妨假设一下,假如这次对华夏财务公司的调查延续个一年两年的,而最后发现这家企业根本就不存在违规,那么请问,对华夏财务顾问公司所造成的损失将有谁来承担?话返回来说,能承担得起吗?”
王律师的话别有用心,但是他这番话确实起到了误导观众的作用,同时也为华夏财务公司将来找后账进行了提前铺垫。
假如张扬他们手里没有拿到华夏财务实实在在的犯罪证据,那么,张扬和杨成林将来所要承受的压力恐怕就远不止是工作失误那么简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