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皇宫之内。
皇后耶律南仙不可置信的看着李乾顺,“陛下!你刚刚说什么?”
“仁爱顽劣,不足以继承大统,”李乾顺面无表情,盯着耶律南仙,“你身为其母,教导无方,去皇后位!”
“陛下!何至于此?我父皇还在!辽国还在!你如何能下这等旨意?”耶律南仙哀怨道,“况且,太子才五岁,你要一个五岁孩子,如何不顽劣!”
李乾顺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愿再看耶律南仙那哀怨的神情,说道:“哼,辽国如今自身难保,天祚帝与萧普贤女争权内乱,自顾不暇,哪里还能顾及你我之事。至于太子,他是否顽劣,并非由他!”
耶律南仙眼中含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陛下,陛下,您与妾夫妻多年,难道就不念这夫妻情分吗?臣妾父皇尚有西京道在手,眼下征南京道在即,陛下,难道不能等上一等?”
李乾顺眉头紧皱,内心似有一丝动摇,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说道:“皇后,你莫要再劝。朕心意已决,废后之事,已成定局。这也是为了我西夏的江山社稷着想。等?等天祚帝把辽国全丢了?到时候,朕……也难保你的性命!”
耶律南仙绝望地瘫坐在地上,泪水止不住地流。
她心中充满了怨恨与不甘,自己本是辽国公主,远嫁西夏,一心为了西夏与辽国的友好关系,却没想到如今落得如此下场。
但是,她也知道这怪不得李乾顺,西夏地处辽宋之间,“侍大”乃是国策,就是靠着东吃一口,北吃一口,才能立国,如今辽国势微,自然要做紧急切割!
次日一早,朝会之上,内侍宣读废后旨意。
这时,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站出来,说道:“陛下,废后乃大事,还需从长计议啊。如今西夏局势微妙,若贸然废后,恐引起朝堂动荡,还望陛下三思。”
李乾顺看了那大臣一眼,不悦地说道:“朕意已决,无需多言。你等只需执行朕的旨意便是。”
其他大臣见此情形,明白其中缘故的党项大臣,自是不会多说,不懂其中弯弯绕的汉臣,龙颜不悦的前提下,也都不敢再多说什么,纷纷低下头去。
李乾顺又看向站立一边的耶律南仙,冷冷地说道:“从即日起,你便搬离皇后宫殿,移居冷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冷宫半步。”
耶律南仙抬起头,怒视着李乾顺,大声说道:“李乾顺,你今日如此绝情,他日定会后悔!我辽国虽如今内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有朝一日辽国恢复元气,定不会放过你!”
李乾顺脸色一沉,喝道:“大胆!竟敢威胁朕!来人,将她拖下去!”
几个侍卫走上前来,架起耶律南仙,强行将她拖出了大殿。
耶律南仙的哭喊声在宫殿中回荡,渐渐消失……
而在朝堂之外,此事很快便传了开来。
一些大臣私下里纷纷议论,对李乾顺的决定表示不解和担忧。
“陛下此举,实在太过草率。皇后乃辽国公主,废后之事,恐怕会影响我西夏与辽国的关系啊。”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另一位大臣点头道:“是啊,如今辽国虽内乱,但谁也说不准他们何时能恢复元气。若因此事得罪辽国,西夏恐怕会陷入危机。”
然而,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一些大臣认同李乾顺此举。
“辽国大势不在,宋室内部乱做一团,如今正是我大夏奋起之时,尤其是我党项入手了大宋京西数州之地!宋室西军又不在边州,此时不挣脱枷锁,更待何时?”
赞同李乾顺的大臣慷慨激昂地继续说道:“陛下废后,实乃英明之举。至于辽国,他们内乱频仍,自顾不暇,短期内根本无力对我大夏动手。我们正好趁此良机,南征宋室!”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那位老臣着急地说道:“话虽如此,可凡事都需留有余地。辽国毕竟底蕴深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我们贸然行事,激怒辽国,等他们内乱一平息,必定会对我大夏展开报复。到那时,我大夏恐将面临宋辽两面夹击的困境,实在是危险至极啊!”
赞同废后的大臣却不以为然,反驳道:“老大人,您这是过于谨慎了。如今局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我们若不抓住现在的时机,摆脱辽国的影响,日后恐怕再无机会。况且,皇后耶律氏只是入了冷宫,并未身死,自是还有转圜余地!”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气氛变得愈发紧张。
李乾顺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面色阴沉不定。此时,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处理宋室境内京西路党项首领请求调人的折子。
沉思片刻后,李乾顺抬手示意大臣们安静,缓缓说道:“诸位卿家,废后之事朕已决定,不可更改。至于京西路党项首领请求调人一事……”
李乾顺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此事关系重大,毕竟咱们大夏往南,要么穿过秦凤路,要么穿过永兴军路,方才能和京西南路相接壤。中间间隔太远……”
李乾顺言语之中分明是左右摇摆,此事的利弊太不好拿捏。
调人虽然能增强京西路党项人的实力,但也鞭长莫及,若是直接南下,南北发兵,说不定还能拿下京兆府!
就在李乾顺犹豫不决之时,贴身太监前来禀报:“陛下,南边的使者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李乾顺眉头一皱,沉思片刻后说道:“宣他进来。”
不多时,使者进入寝宫,跪地行礼后说道:“陛下,我家首领让小人转告陛下,如今宋室因王庆卖地之事,对我党项恨之入骨,民众也多有反意,若此时陛下不能调人相助,我等只有弃城一途!”
“弃城?万万不可!”李乾顺直接站起来,上前拦了一句,“真还想着南北出兵,攻取京兆府,如何能弃城不顾!”
就在李乾顺想着如何调兵之时,内侍急忙忙跑了过来,急声道:“陛下,吐蕃出兵宋室,拿下了秦凤路西宁州,兰州,熙州,岷州,秦州五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