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确定后,几路人马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有限的知情圈内,但对外界而言,红山县政府大院依旧是一片平静。
刘前进带领的审讯组对抓获的李建同党展开了强大的心理攻势。
在确凿的证据和政策的感召下,很快便有人顶不住压力,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开始吐露实情。
一个关键人物——李建在公社的心腹会计,交代了一条重要线索:李建与县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王大海关系极为密切。
李建多次私下里将柳南公社的“特产”(实为贪污的粮食和物资)送往王副县长家,而且王副县长对柳南公社的事情“格外关心”,李建遇事经常直接向王副县长“汇报”。
几乎与此同时,赵云宝局长亲自负责的内部排查也有了惊人发现。
参与前一天晚上抓捕行动预案讨论的一位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行动前曾以汇报其他工作的名义,进入过王大海副县长的办公室,停留了较长时间。
而这位副主任,恰好是王大海一手提拔起来的。
两条线索指向同一个人——副县长王大海!
孙玄这边也没闲着。他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侧面打听王大海的情况。
反馈回来的信息拼凑起来,勾勒出一个形象:
王大海平时看似低调,但在涉及人事安排和某些基层公社的资源分配时,手腕很强硬,且与几个公社书记过往甚密,柳南公社的李建只是其中之一。
还有风声说,王大海的生活水平与其明面收入不太相符。
所有的证据和线索,都如同拼图般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情况紧急,必须立即行动,防止王大海察觉后狗急跳墙或毁灭证据。
赵云宝立刻向吴书记做了紧急汇报。
吴书记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语气异常严肃和果断:
“证据链清晰,嫌疑重大!立即对王大海实施控制!程序上,我这边马上召开紧急常委会进行通报!你们行动要快、要准!”
有了吴书记的明确指令,赵云宝和孙玄等人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了。
下午下班时分,县政府大院门口人来人往。
副县长王大海像往常一样,夹着公文包,面色平静地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准备回家。
他或许已经隐约感到不安,但绝没想到行动会如此迅速和果决。
就在他刚骑上自行车,拐过第一个街角,进入一条相对僻静的道路时,一辆吉普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他面前,挡住了去路。
同时,身后也出现了两名身着便装但眼神锐利的男子。
赵云宝局长和孙玄从吉普车上下来。
赵云宝亮出证件,面无表情,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大海同志,根据相关线索,现需要你配合我们调查一些情况,请跟我们走一趟。”
王大海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握着自行车把手的手微微颤抖,但他强作镇定:“赵局长?这是什么意思?你们要调查什么?我要见吴书记!”
“该让你见的时候自然会让你见。现在,请配合我们的工作!”赵云宝的语气不容商量。
两名便衣干警上前,一左一右“扶住”了王大海的胳膊,实际上已经控制住了他。
王大海的自行车被另一名干警推走。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几乎没有引起周围行人的过多注意。
王大海被带上了吉普车,迅速离开了现场。
控制王大海的同时,另一队由刘前进带领的公安干警,持搜查令,直奔王大海的住宅。
在王大海家那栋相对气派的独门小院里,面对突然出现的公安人员,王大海的家人惊慌失措。
刘前进带队进行了仔细的搜查。起初,并未发现李建的踪迹。
然而,当搜查到后院一间堆放杂物的偏房时,细心的干警发现角落里的一个旧衣柜似乎有移动过的痕迹。
推开衣柜,后面竟然露出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小暗门!
“里面的人出来!否则我们采取强制措施了!”刘前进厉声喝道。
暗门内一阵死寂,随后传来窸窣的声响和粗重的喘息。
过了好一会儿,暗门被从里面颤抖着推开,一个面色惨白、浑身哆嗦、如同惊弓之鸟的男人爬了出来,不是李建又是谁?
原来,李建在得到通风报信后,如同丧家之犬,他知道外面肯定布下了天罗地网,最危险的地方反而可能最安全。
他想到了自己的“保护伞”王大海家这个隐秘的藏身之处。
王大海在惊慌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将他藏匿在家中,指望能蒙混过关,再图后计。
却没想到,孙玄他们的调查如此迅猛,行动如此果断,不到一天时间,就精准地揪出了王大海,并直捣黄龙。
李建的落网,为整个案件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主犯和保护伞同时被捕,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迅速在红山县城传开,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孙玄站在王大海家的院子里,看着面如死灰的李建被戴上手铐押走,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充满了沉重。
一个公社书记,一个副县长,本该是人民的公仆,却堕落成了侵害群众利益的蛀虫。这起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发人深省。
不过,他也感到一丝欣慰。在吴书记的坚定支持下,他们顶住了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这无疑彰显了正义的力量,也给红山县的干部队伍敲响了警钟。
后续的审讯、证据固定、司法程序将更加复杂,但那已经不是孙玄需要直接参与的了。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接下来的,是回归他采购科的日常工作,以及等待这件事最终的处理结果。
三天后,针对王大海、李建及其同党的审讯工作基本结束。
在确凿的证据链面前,所有的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经上级批准,最终判决迅速下达:主犯王大海(副县长)、李建(柳南公社书记)因贪污巨额公共财产、滥用职权、迫害群众、生活作风极端腐化堕落等多项严重罪行,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其他几名情节严重的主要从犯,也分别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然而,在1969年这个特殊的年代,死刑犯往往不会立即悄无声息地消失。
作为一种震慑手段,也符合当时“发动群众、批判斗争”的政治氛围,公审大会和游街示众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