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玄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并不意外。他对大哥的办事能力向来是放心的。
大哥孙逸,虽然以前是地地道道的农家汉子,但绝不是个笨人。
他性格沉稳,做事踏实,又肯动脑筋,这些年在大队里干活就是一把好手,后来从采购员员干起,一步步做到现在的部长职位,靠的就是这份踏实和灵性。
在单位里历练了这么多年,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早已磨炼出了一套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既不失农民的朴实本分,又有了应有的分寸和手腕。办这样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情,自然是手到擒来。
孙逸接着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我还顺便给张校长说了这两小子在家里跟着弟妹学习。明天简单测试一下,测试能通过,张校长说佑安直接跟着读四年级没问题!佑宁年纪小点,但基础也不错,从一年级开始读,肯定跟得上!”
听到这话,连叶菁璇都抬起了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平时在家教两个侄子读书识字,并没指望他们能学得多出色,只求不开蒙太晚,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效果。
孙玄点头道:“这样也好,这下大嫂也能放心些了。在学校里有老师管着,有正事干,总比在家瞎跑强。”
正说着,孙母端着一盆炒好的菜从厨房出来,听到他们的话,也笑得合不拢嘴:“哎呦,好好好!上学好!成了文化人,将来才有大出息!” 在她看来,读书识字是天大的好事。
孙逸笑着对母亲说:“娘,明天早上给他们穿精神点,我送他们去学校。”
“哎!放心!保准把我大孙子打扮得利利索索的!”孙母满口答应,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
这时,在屋檐下玩蚂蚁的孙佑安和孙佑宁似乎也听到了大人们的谈话,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好像要去一个叫“学校”的地方了。
两人抬起头,脸上带着好奇和一丝茫然,还不知道这即将到来的“上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孙逸看着两个儿子,故意板起脸,但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听见没有?明天开始就给老子好好上学去!再敢野跑,看我不收拾你们!”
两个孩子缩了缩脖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午饭桌上,因为这个好消息,气氛格外热烈。孙父听说两个孙子要去上学,还高兴的多喝了几杯。
大嫂吴红梅也是安了心,另个小子现在的年纪每天瞎跑,正是让人担心的时候,这下上学了她也能放心不少。
至于孙玄要不是大哥说,他都没想到让这两个侄子现在就去上学,他的想法也很简单,现在很多人家的孩子都吃不饱,而他们家的孩子呢一看就是没有饿过肚子的。
他还想着让两个侄子在家里跟着自己媳妇多学点东西,到时候直接托关系在小学上个一两年上完初高中直接考大学,现在这样也好,不过就得给两个侄子多安顿一下了,家里的吃食可不能说出去。
这个年代很淳朴,但还是有很多不淳朴的人。
下午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稀疏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些许凉意,却也吹得人很是舒爽。
孙玄抱着女儿孙雅宁,小家伙吃饱了奶,正精神头十足地咿咿呀呀,挥舞着小拳头,试图抓住父亲衣服上的扣子。
孙逸则抱着侄子孙明熙,明熙相对文静些,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抱着自己的大伯,偶尔吐个奶泡。
兄弟俩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光,并排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话题从记忆里小时候一起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的淘气趣事,慢慢聊到了各自眼下的工作和生活。
岁月仿佛在这一刻放缓了脚步,只剩下兄弟间温和的交谈声和孩子们细微的咿呀声。
“玄子,”孙逸侧过头,看着弟弟那副逗弄女儿的闲适模样,问道,“你这次回来,明天就去上班吗?假期也该到了吧?”
孙玄闻言,想都没想就立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副“别提上班”的表情。
他骨子里就是个闲散性子,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条“咸鱼”,最大的梦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天天陪着媳妇和一双儿女。
要不是这个时代不允许,他真想当个无忧无虑的“街溜子”,每天琢磨点好吃的,逗逗孩子,溜溜弯。
“大哥,上班先不着急。”孙玄懒洋洋地说道,调整了一下抱女儿的姿势。
“我请假请得长,明天我打算先回村里转转,后天再去趟外婆家,看看外公外婆他们。上班的事儿,往后排排,不着急。”
他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语气里带上了几分真实的烦恼:“哎,说实话,大哥,现在这工作,还不如前几年呢。
那几年虽然也忙,但好歹只负责计划外的那点物资,目标明确,就想办法搞吃的,弄到东西就是功劳。
现在倒好,啥都得管!小到螺丝钉、劳保手套,大到机器零件、生产原料,什么都得我们去划拉。
不光管采购,还得管入库、登记、甚至有时候还得参与分配!好家伙,干的活比你们后勤部都杂都累!真是……”
孙逸听着弟弟的抱怨,无奈地摇了摇头笑了笑。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弟弟了。
孙玄聪明,脑子活络,人脉也广,真要论能力和背后的关系网,他现在的成就绝对不止采购科的采购干事,恐怕早就比他这个当哥哥的走得远、站得高了。
但这个弟弟偏偏对当官掌权毫无兴趣,甚至有些抵触,就喜欢过那种自由散漫、有点小实惠的日子。
在这个讲究奉献、看重提拔的年代,孙玄这种“不求上进”的性格,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浪费材料”。
孙逸心里清楚,现在这世道,很多时候并不是看你干了多少活,付出了多少辛苦,更重要的是背后有没有人赏识你、提拔你,有没有人能看见你的“奉献”并给予相应的回报。
孙玄背后不是没有人,叶家的关系、吴家的关系,还有以前的周书记,现在的市委书记更别提周家的关系了,甚至他隐约知道的那位“干爷爷”,都是了不得的靠山。
但孙玄自己压根不去用,甚至可能都没往那方面想过。
他这个当大哥的,有时候看着都觉得有点“恨铁不成钢”,但又不得不承认,弟弟选择的这种活法,或许更轻松,也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