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八月,对刘备来说绝对是极其难忘一段时光。
关羽挂帅出征,他暂时坐镇汝南,闲来无事,便会找李靖聊天。
二人从天文地理聊至后勤人心,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谈,但其实,行军用兵之道悄然蕴藏其中。
最高深的打仗,绝不会拘泥于阵法。据险而守、居高而攻,是为攻守之上策,考察将领地理方面的造诣。
顺时而为,因时节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战略,同样是最顶尖的打法,这是天文。关羽水淹七军便是很好的例子。
后勤足够给力,就意味着战场上将领的发挥空间足够大。
前世刘备采取法正奇谋占据定军山,于山上修筑营垒,形成 “居高临下、威胁曹军后路” 的态势,迫使夏侯渊不得不率军与之对峙,才有了后来黄忠袭斩夏侯渊的大胜。
奇谋,顾名思义,别人想不到才叫奇谋。那定军山高高的矗立在那,夏侯渊想不到刘备倘若占据此山可以威胁后方吗?
那为什么被称作奇谋呢?其中一大关键就是后勤。山太高太险,后勤压力太大,从兵法上讲不适合驻军。
但又有话说: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有诸葛亮坐镇后方,刘备怕啥?
至于人心,不管是民心还是军心,都直接决定着战争走向。
刘备曾对李靖说:“我第一次帮助公孙威(郭威)攻打河间时,潘美设诡计欲先败我骑兵。我兵行诡招将自己置于险境,子龙因此没有中计”
“攻琅琊时,我先策反了臧霸,后派子龙深入后方焚毁其辎重,迫使庞涓与我野战,是故大胜。”
“这两场大胜,都是用奇兵的效果。可见,奇兵在战争中非常重要。”
李靖听罢却摇摇头,答道:“攻打河间时,主公刚刚担任青州刺史,世家不愿亲附您,百姓也苦战乱久矣,蓟侯更是深陷幽州泥潭,彼时袁强而您弱,非奇兵不可胜也。”
“而琅琊乃徐州北部门户,地势险要,樊崇、庞涓亦知兵之人,用正兵作战,您哪能取胜呢?”
“在东海作战时,您列天盘九星阵与杨妙真野战,这就是寻常的打仗了,只不过您的阵法十分精妙罢了。”
“但战果不亚于琅琊之战不是吗?”
“可见,不管是正兵还是奇兵,在战争中都非常重要。奇正相结合,方为上策。”
刘备喟然叹曰:“将军之军略,胜备远矣。能得将军相助,备荣幸之至!”
类似的对话有很多,后人将其记载于书册当中,形成了三国版《李卫公问对》的雏形。
【李靖技能“兵法大家”发动,刘备统帅突破极限,统帅+2,当前统帅98,统帅成长速度加快】
李靖的回答令刘备茅塞顿开,将李靖的理论代入到兵书当中,刘备对行军打仗的见解可谓是一日千里。
八月初,刘备多待在书房中苦习兵法,所得感悟在几十年后依旧印象深刻。
后来,关羽把李建成送到了汝南。对于这位乱臣贼子的长子,刘备没有丝毫好感,当即欲杀之泄愤。
但这时,同样与李家苦大仇深的马超却请求刘备放过李建成。
他跪倒在刘备面前:“超听闻父亲马腾(秦孝公)被扣押在长安,我身为嫡长子,不忍心见父亲受苦,日思夜想寝食难安。”
“今关将军神勇,擒获了李渊之子,我希望能用李建成换回父亲。”
“这是我身为人子的义务,如果左将军答应的话,无论事成与否,我都会誓死效忠您,永不背叛!”
刘备听罢,赶忙扶起马超,说道:“将军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马凉州同样是国之忠臣,备焉能见死不救?”
“备这就派人前往长安!”
马超大为感动,啜泣道:“左将军真乃千古无二的仁厚之人。”
随后,刘备亲自修书一封,派张纮前往长安。
八月中旬时,他收到下邳的书信,甘氏生了一个男孩。信中,甘氏说自己生产前梦见夜吞北斗,醒来便生了男孩,因此给孩子取乳名为阿斗,询问刘备是否喜欢这个乳名,又请他给孩子取个大名。
就连生产前做的梦都与前世一般吗。刘备的思绪沉沦回前世,对甘氏的情感在此刻再度喷涌而出。
这个阿斗会跟前世一样吗?
应该不会吧,我现在有很多的精力可以教导他。
而且...刘备脑海中浮现出刘禅胖乎乎的小脸,不禁露出慈祥的笑容。
或许对那孩子来说,做个快活藩王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毕竟他现在多了一个哥哥。
刘备回信,为其取名刘禅。
又过了几天,荆州名士伊籍进入汝南。刘备收到消息后,亲率麾下文武,出城百里相迎。
东汉的一里,大约是现在的四百多米,百里,也就是现代的四十多公里。
当时的伊籍尚在马车中陪伴自己的妻儿,忽然下人回报称左将军刘备在城外相迎。
伊籍脑袋一顿,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没记错的话,距离左将军所在城池还有百里吧?这么远能叫城外吗?这丫的是野外!
伊籍慌张跳下马车,看到自己马车所行的大道两侧站满了齐整的刘军,一个胳膊很长的中年男子立马路旁,伸长脖子眺望。
伊籍忙踩着小碎步上前,隔着老远便行礼问好。
刘备上前,抓住伊籍胳膊:“备久仰先生大名,只恨不得相见!”
伊籍在孙策麾下哪见过这等待遇,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答道:“籍亦久闻左将军之名。听说您北海救孔融,两次发兵帮助蓟侯,又拯救徐州百姓于水火之中,这等仁义,籍向往已久!”
伊籍武力53,统帅62,智力82,政治88.技能辩才:担任使者出使时,智力+3.
两人相视大笑,同乘返回城中。一路上,刘备口绽莲花,根据前世对伊籍的了解设置话术,一番攀谈下来,伊籍只恨晚遇明主。
刘备亦十分想念这位老相识,感激其前世帮助自己,对其极尽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