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正在府内办事的李靖忽然收到刘备邀请其参议军事的消息,聪明如李靖,当然知道刘备打算发兵荆州了,这时他才惊觉,原来已经六月份了。
汝南郡,平舆县,县衙内。
李靖踩着小碎步入屋,发现刘备帐下文武业已集结完毕。尽管迟到,却没有人责怪他。在座众人都知道刘备是多么的喜爱这位天纵奇才,也知道这位新晋的豫州牧有多大的能力。
类似的重大人员任命,刘备在前世也做过。当时提拔了亲卫队长魏延作为汉中太守,一度让张飞大跌眼镜。
李靖因此对刘备感恩戴德,发誓要呕心沥血以助其兴复汉室。
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整,刘备的伤势已经好了许多,在府中办公的时间逐渐加长,只是脸色仍略显苍白。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军已于汝南整顿多时,今两地百姓归心,各项事宜皆有序推展,反观孙策,损兵折将后颓势尽显。”
“如今正是攻打南阳的大好时机,不知诸位将军谁愿挂帅前往?”
刘备说罢,关羽、张飞、赵云同时出列请战,声如洪钟:“末将愿往!”
刘备抚须轻笑。如果不出所料,这三位将会为了主帅之位相互打趣,直至刘备最终拍板。
果不其然,赵云率先道:“翼德早先于留县和李豫州合力击败韩信,居功甚伟,刚被升为安西将军,就不要跟兄弟抢机会了!”
张飞瞪大眼睛:“那可不行。留县是留县,南阳是南阳,怎可相提并论呢?”
“要说功劳,子龙打下沛国,收编李通兵马,一举为我军增添了数千人,也是不小的功劳啊。”
主位上刘备微笑着注视三员虎将,眸子里写满了喜爱。
这时,刘伯温拽了拽刘备的衣袖,附耳道:“基以为,该以关将军为主帅。”
“关将军立功心切,求情于主公才从青州调来。可此战中关将军只参与了围剿李存孝之战役,那场战役我等又布局已久,实乃必胜之战役,实在不算大的功劳。”
“基料想关将军此时内心应该颇为怨怼,只是碍于情面不想发作。他本人又性情高傲,拉不下脸与张赵争功。主公千万不能忽视了这员虎将啊。”
刘备颔首,他对此事亦有计较,只是知道孙策帐下人才济济,担心关羽重蹈前世覆辙,是故举棋不定。
他将忧虑告知刘伯温,刘伯温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我有一计,可解主公之忧...”
刘备听罢,内心直呼妙计,转而看向堂中争论不休的三将,说道:“争来争去的,有什么好争的!”
“你三人足智多谋吗,可熟悉荆州地形啊?”
三将瞬间住嘴,内心暗自叫苦。难不成是因为我等于堂上争论不休,惹恼了主公(大哥)?
刘备说道:“三位若能自己寻一谋士相助,再设法招揽监狱中的荆州败将,以之为向导,备便任命其为主将。”
三将瞳孔一亮,俱接下任务。
赵云扭头去找与他合作攻下沛国的王韶,认为对方足以胜任谋士职务,王韶满口答应。之后二人一同前往牢房,却见关羽先自己一步到了牢中,备着美酒美菜慰问蛮将沙摩柯。
据说他先找的文聘,但被对方拒绝了。
沙摩柯操着蹩脚的汉语:“我是五溪蛮的首领,孙策以重金、粮草和农耕技术邀请我率族人为其征战。”
“我们缺粮草,也没有先进的农耕技术,为了族人,我答应了孙策的请求。”
“我的很多兄弟们战死在了豫州,但我不后悔,我相信他们也不后悔。因为是我们的献身,才让妻儿老小得到汉人帮助。”
“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同汉人一起上学,我们不再需要于恶水险山当中挣扎求生,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我的族人都在孙策治下,我身为族长万万不能投降贵军,还请将军杀了我吧!”
赵云没有再关注二人的对话,拿出美酒佳肴送于伍建章、伍云召、伍天锡三将,然而三伍压根不为所动,伍云召甚至一脚踹翻了桌案。
酒水飞溅,打湿了赵云的衣服。
赵云由是勃然大怒,放弃劝降三伍。
他转而劝降定彦平,行后辈之礼。定彦平上下打量对方,不理会他的劝降话术,而是说道:“你师承何人啊,认不认识一位叫童渊的老先生?”
赵云没想到对方竟然认识自己的老师,大喜,答道:“童渊正是云师!”
定彦平感慨叹息,大手伸出牢房拍了拍赵云的肩膀,说道:“没想到啊,时光荏苒,童渊的弟子已经是左将军麾下响当当的大将了!”
赵云追问对方如何与童渊相识。
定彦平开始回忆过往,将自己年少时为磨砺枪法,游历天下挑战世间豪杰,因此与童渊结交的事情娓娓道来。
说到最后,这位重情重义的汉子甚至眼含热泪:“若有机会,我还想再见童渊一面啊!”
赵云深受感触,抓住定彦平的手:“老先生,云待会儿就遣人去寻老师,一定会让二老重逢的。”
赵云离开牢房后,马上派人寻找童渊,往后数日,每日找定彦平谈心,将其当作自己的长辈对待。定彦平同样多方考察赵云品性,结果自然是满分,因此喜欢上了这位德才双全的小伙子,潜移默化间乐意亲近对方。
三日后,童渊进入了赵云帐中。在离开杨府后,他快马加鞭赶往青州,途中得知赵云正在豫州打仗,便扭头赶往豫州,正巧碰上赵云外出寻找的使者,遂被引至此地。
师徒相见,相拥嚎啕大哭。
童渊告诉赵云张绣惨死于李元霸之手,希望赵云能为师兄报仇。赵云则告知童渊其故友定彦平正关在大牢之中,希望童渊能帮助自己招降对方。
童渊听罢大惊,急忙与赵云同行前往牢房,与定彦平相见。两人一番畅谈,从白天聊到傍晚,事后定彦平便答应投降。
临行前,定彦平对伍建章说道:“老兄弟啊,非我不忠不义,着实是对刘备对我礼遇有加。其人宅心仁厚,我觉得跟孙策相比,他更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教愚终坏了自己性命事小,一味助纣为虐,扰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这才叫罪过。”
伍建章哑口无言。
夜晚,赵云与王韶、定彦平同行前往刘备大帐,却见关羽亦在帐中,左侧站着法正,身后有沙摩柯、文聘二将!
云长竟然一口气招降了两名将领!赵云瞠目结舌。那沙摩柯不是说自己是蛮族首领,不能投降吗?
刘备见状轻笑,打趣道:“子龙可惜晚了一步啊!”
赵云抱拳:“云愿赌服输,不再争夺主帅之位。但定将军乃万中无一的骁将,主公请一定要重用他!”
刘备答道:“备对老将军亦仰慕久矣,只恨不能畅谈平生。如今老将军愿降,备焉能不重用?”
“既然老将军是被子龙劝降的,想来比较中意子龙,不如留在子龙军中,任军司马如何?”
“来人,把定将军的双枪还给他。对了,银点花斑豹已被备赠与姜松,还请老将军莫怪。”
定彦平大喜受命,并言自己年老体衰,尚不知能征战几年,已经不需要一匹宝马了。
之后,一行三人离开军帐。
关羽看向刘备,略显踌躇。
刘备于是说道:“二弟乃天下豪杰,怎生现在扭扭捏捏作女人姿态?”
关羽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说道:“实不相瞒,羽没能劝降沙摩柯与文聘。此行前来,实是为了求兄长放走二将!”
“文将军忠心耿耿,沙摩柯为了族人而将生死置之度外,如此豪杰,羽实在不忍见其受杀啊!”
“羽愿自降官职,献出之前兄长赠予的财物,只求兄长能放过这两位义士!”
刘备起身,抓住关羽肩膀:“二弟这是哪里话?你我兄弟出生入死久矣,你的想法便是我的想法,你想放走二人,兄长怎会拒绝?”
“他两人之生死,怎敌你我兄弟之情!”
说罢,刘备令二人回牢房中收拾行囊,之后自有人会牵马去寻二人。
二人皆被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兄弟情义感动,又感恩刘备饶过自己性命,一齐跪倒在地,谢刘备恩情。
刘备亲自扶起二将,说道:“不能得两位将军相助,是备没有福分啊!”
待二人回到牢房后,伍云召破口大骂:“好你个文聘,那沙摩柯蛮人不知道义就算了,你怎么也投降了刘备?”
“呸!”一口浓痰吐向文聘,可惜距离不够,落到了地面。
文聘无辜受骂,对伍云召也没有好脸色,答道:“某非是投降了刘备,而是义薄云天的关将军为我二人请命,请求放归我二人。刘备念情,不忍拒绝关羽,答应放走我俩。”
伍云召目瞪口呆:“你莫要诓骗我。”
文聘冷哼一声,不搭理他,收拾好行囊便离开了,只留伍云召一人愣在原地。
原来那关云长如此重情重义啊!
帐中,刘备对关羽说道:“往后几日,你再去劝降三伍。即使不成,他三人也不会恶语相向。”
次日,关羽照令劝降三将,三人虽不从,态度却好了许多。
伍建章和伍云召主动与关羽攀谈,询问对方放走文聘和沙摩柯的经过。了解完大概后,深感关羽义薄云天,又询问刘备治民待下如何,听罢亦认为胜孙策远矣,遂产生了换主的念头。
不过,单凭三言两语可折服不了三人。
伍云召最后试探关羽,说道:“让我投靠刘备也行,不过需约法三章。”
“其一,不能遣我三人攻打旧主。”
“其二,有不愿降刘的俘虏,要尽数送回荆州。”
“其三,刘备日后若有滥杀无辜或者不道义之举,我三人马上离开!”
通过交流,关羽同样察觉到三人忠肝义胆的品行,对三人喜爱得紧。听到三人的请求后,觉得十分合理,便答应三人。
人家念旧主之恩,不愿攻打荆州,足见忠心,这是符合道义的举动,好事啊。
不愿降的俘虏,送回去与家人团聚,总比杀掉强,也是好事啊。
至于第三条,我大哥怎么可能会滥杀无辜或者行不道义之事呢?
三伍由是认为关羽真的义薄云天,遂投降了刘备。之后伍云召又出面劝降了与之私交甚好的雄阔海,同样约法三章才降。
刘备任命三伍与雄阔海担任别部司马,许其自行招募士兵。
牢房里没荆州降将了,关羽却依旧没能找到充当向导的将领,自以为无缘主帅之位时,却突然收到庆忌来投的消息。
原来,庆忌被曹军击败后,流离于豫州,始终无法返回荆州,饿死的士兵不计其数。
这时,他听说了关羽义释俘虏的义举。这位历史上因义劝说手下放过刺客的国君大受感动,遂率众来投,加入关羽部中。
关羽因此接过主帅之位,整顿兵马后发兵宛城。
而关羽以上种种表现,皆在刘伯温计划之内。当时在堂中,他便对刘备说:“关将军义薄云天,必可招揽牢中义士。”
倒是赵云劝降定彦平、庆忌率众投降还有张飞毫无建树出乎了两人预料。
关羽亲自请求法正相助,亦不在刘备预料之中。
说来他应该感谢孙策系统消除了关羽“自矜”的debuff。关羽每每想起自己在梦中惨败便痛心疾首,反复告诫自己不要过分高傲,于是亲自去寻法正,以之为谋士。
刘备顺势任命法正为征东将军府司马,希望法正替自己看好关羽,以免其重蹈覆辙。
事后刘备询问张飞为何毫无建树,张飞嘿嘿一笑,说道:“我回去琢磨了琢磨,觉得大哥应该会让许久不曾上战场的二哥挂帅,所以没有动作。”
刘备笑着拍了拍张飞的脑袋,打趣道:“你小子,越活越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