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赶到店里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却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等着他。
来的人居然是钱亚。
他们已经有许久没见面了,这一次见面是格外亲切,因为钱亚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大。
从张建国这里进的货,也越来越多,他已经成了张建国最大的南方客户。
钱亚是南方人喜欢喝茶,张建国沏好一壶毛尖茶。
两人一边品着茶,一边说起当下的生意。
原来钱亚这一次来,也是有重要的事情,他进货的量会增加,但是想张建国把价钱再压百分之十。
这样一来,他的利润也能多一点。
“钱老板,你的想法我能理解,我做生意其实也是薄利多销,想把生意做大,但是你也看到了,我们的款式和原材料都不错……”
在商言商,进货的人肯定希望货物降价。
张建国心里也有预期,他可以把出货价降一降,但也不可能降到钱亚想的百分之十。
关系再好,该挣的钱还是要挣,这是原则性问题。
张建国一边笑呵呵的和钱亚喝茶聊天,一边叫苦,表明他们也很难做。
两人拉扯着,一边商量着这月和下月的订货量,一边把价格降了一点,大约有百分之五的样子。
这让钱亚已经很满意了,他心里还挺高兴的,觉得张建国会做生意,为人也大方肯让利。
但是,张建国也有自己心底的打算,他们家的货上新很快,老款让一让利也没啥,损失可以从新款上捞回来。
钱亚既然是大客户,对价格方面肯定也有所了解,也没有说一定要降多少,只要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张建国自然是要把事儿办得漂亮,弄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才好。
果然谈好生意的钱亚,心情很是不错,居然还下了一些定金,足有好几千块呢。
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货物都是供不应求,像钱亚订的货回头得给他送到车站发过去,也不是个轻松的活,所以得先收钱。
谈好这一笔生意,张建国还特意请钱亚吃了顿饭,顺便也叫上了刘强和柳三,也算是带他们开开眼界吃顿好的。
这一次,他们去了一个比较上档次的招待所。
专门要了一个包间,上了满满一桌子菜,其中瓦罐煲藕汤,还有清蒸武昌鱼等。
其中最让人流口水的是粉蒸肉。
主要是那肉,特别的软烂嫩滑,一大块一大块的超满足,吃上一块儿都觉得幸福感满满。
柳三偷偷的跟许友庆嘀咕,说原来江城吃的这么好啊,要不是来到这里,他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
看看桌上的菜,再想想自己这几天的见闻,柳三已经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留在江城。
这里真的太好了,好的让他来了一次,再也不想回去了。
一顿饭吃完,已经是两个小时后,张建国还安排钱亚去休息,并且给他付了招待所的钱。
这让钱亚非常的感动,心底甚至隐隐有些不好意思,今天自己是不是砍价太狠了?
就冲着张建国这态度,以后做生意也得让点利给他。
安排好钱亚后,张建国算了一下手里的钱,这一次差不多有上万的现金了。
加上前亚给的几千块,他手里还有一万多到两万块。
虽然这笔钱看着非常多,但其实也不够花的,特别是张建国,还计划着扩大规模,大干一场。
像石灰窑厂,现在只能稳定产出,不可能把那个窑厂弄到江城来。
而且石灰这个东西,属于体积大运费贵,只能在随城周边销售,太远的话运费算下来不划算。
发夹发饰这些,看着不起眼,也能赚一些钱,但终究单价太低了,想做大做强还是有些困难。
至少满足不了,现在张建国的计划。
这会儿遍地是黄金,要是能抓住一个商机,要不了多久就能彻底积累不少财富。
到时候,就可以在江城或者上京置业。
有了那些产业,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到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因为有这个想法,他决定在江城多走走逛逛。
他主打哪里人多往哪里逛,顺便还喊上了放假的周芷兰,这样的话,两个人有说有笑,逛街也不会闷。
而张建国逛街目的性也很强,那就是观察街上哪种店面生意最好?
江城毕竟是大城市,在江城好的生意,到下面的各个县市,生意都不会很差。
他先去了百货大楼,这里是几乎整个江城,老百姓最爱去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的卖东西的,最有人气的还是卖电视机的地方。
那里乌压压的一大片人,每个进百货大楼的人都会去看电视,顺便长长见识。
但是那些电视机的价钱,却让一般的老百姓,望而止步咋舌不已。
因为这会儿的电视机,大多都是进口的,动辄大几千的都有。
这个价格就不是一般老百姓敢想的,他们能来看看,就已经觉得是奢望。
周芷兰也忍不住的好奇,一直在盯着电视机。
这会儿基本都是黑白电视,即便这样,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觉得比电影还要过瘾。
反正买不起电视,看一看,也能回去跟周围人吹上一年了。
张建国看了一下周围的人,电视机和三洋这些东西吸引人,但是技术含量太高了。
目前大部分都是进口,国内开始做的话,也都是国企或者央企之类的。
私人做的话资金和技术都达不到,所以类似于这样的,只能看一看,但是张建国也知道。
过不了多久,沿海的电子产品,会蓬勃的发展起来,到时候倒卖那些东西也赚钱的很。
不过现在还不行。
“唉呀,建国,多看一下电视啊,你要去哪里?”
周芷兰看了一下张建国,见他急匆匆的要走,有些舍不得。
“走吧,我今天有正经事儿要办,咱们找一找,去人多的地方……”
张建国想着,他得找到老百姓最愿意消费的东西。
然后技术性又不高的产品,利润相对又比较大的生意才行。
周芷兰并不知道他的心思,闷闷不乐的跟在他的身后,很快张建国便找到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