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卫平忙于工作,接送周幼琳针灸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在了贺兰的头上。说来也怪,明明吞并海鑫的过程比在贵阳建分厂更加复杂与难操作,但实际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必须贺兰不可,除了签字盖章付款这一项。
相比起她来,谢益清和陈进峰要更加的忙碌。
谢益清作为外企的全权代表,除了要负责投资相关的业务,人情往来方面也有许多他不能推脱的应酬。工作上的事他可以麻烦贺兰或陈进峰代为处理,应酬则非他不可,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他的身份。
而新的合资企业眼看就要成立,管理层自然也要早早另做安排,人事方面的事就是陈进峰在全权处理。
周幼琳对贺兰的愁眉苦脸不太理解,问道:“汝辉的员工怎么也有两三百名,难道还找不出几个管理方面的人才吗?”
“不是找不出,是不好找。”贺兰一叹再叹,道:“之前贵阳建厂的时候厂里很多人冲着高福利和待遇都愿意去试一试,这回一听说海鑫也要人,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不想再舍近求远。”
就比如赵培红吧,财务科的一把手。当初贺兰都跟她说好了,只要她在贵阳干满三年,给分厂培养出来一批值得信赖的财务人员,那么将来不论是在卫宁也好贵阳也罢,厂里的员工家属楼必定少不了她的那一套。
赵培红的儿子去年考上了大学,她丈夫托她的福也进了汝辉上班,对于他们两口子来说正是心无旁骛抓紧一切机遇赚钱攒家底的好时候,所以赵培红夫妻两个是第一批同意去支援贵阳分厂建设的员工。
贺兰连他们在卫宁的家属楼分在哪里都想好了,结果汝辉收购海鑫的消息一传出来,赵培红第一时间就找到贺兰商量,她能不能不去贵阳转而去海鑫工作。
赵培红的理由与其他不愿意去贵阳的员工大同小异,儿子虽然上大学了,但家里还有公婆在,七十多岁的两个老人家,万一有个什么不好儿女不在身旁岂不是终生遗憾。
财务人员的重要性贺兰早就深有体会,所以她才在最初便大力游说最信任的赵培红去贵阳助自己一臂之力。原以为没了儿子做拖累,赵培红又答应得爽快,这件事就板上钉钉了,哪曾想答应好的事赵培红又反悔。
钱丽云也在车上,听到赵培红反悔的事她冷哼一声,说道:“当初你跟我说她要去贵阳的时候我就纳闷儿,她跟个离不开土地的老黄牛似的,还能离开家?果不其然吧?要我说你就多余把希望放在她身上,她掉链子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想当初钱丽云和赵培红一起进汝辉当业务员,贺兰成立光明食品厂驻卫宁办事处的时候她们俩可是元老。
后来钱丽云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卫宁的市场打开后她不甘人后,迫不及待去了东北继续奋战。反观赵培红,让她跟钱丽云一起去东北开拓市场她不愿意,说是孩子上高中正是要紧的时候,她不能离开,贺兰实在是没办法,才不得不让钱丽云带了两个新人去东北。
再后来贺兰把卫宁办事处全权委托给赵培红管理,给她这么大的信任赵培红却半点不给贺兰争气,动不动就因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把贺兰请过去坐镇,她做办事处主任那两年,卫宁的市场愣是没有过半点起色。
贺兰总说赵培红的性格就是那样,不争不抢老好人一个,不愿意得罪人,但她财务上的能力可圈可点,所以就由着她了。钱丽云可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赵培红纯粹就是不争气。
儿子上高中还能作为她不上进的借口?家里两个老人都在,再不济她娘家父母住得又不远,谁还不能给孩子做上一口热乎饭?怎么就非他不可了?
还有她那个跟她一样都是老好人的男人,钱丽云最看不起的就是他,一个四十岁正当壮年的男人,居然甘心在百货大楼的门楼里修鞋,且一修就是两年,哪天要是破天荒赚上二十块他能高兴得蹦高高。
你说作为一个男人,知道自己家穷你倒是奔着富裕使劲啊,他不,最开始贺兰让他进厂上班他不来,说什么影响不好。钱丽云心说影响个屁!他就是觉得靠自己媳妇的关系进厂上班丢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脸面,说出去不好听而已。
这年头脸面值几个钱?他一个月修鞋赚那仨瓜俩枣都不够家里老人吃药的,都指望赵培红一个人赚钱养家了,难道赵培红不说别人就看不出来?
真要脸就绷住了别来汝辉上班,后来不还是为了钱来了。
包括上次贺兰高兴地对钱丽云说赵培红夫妻同意去贵阳,钱丽云嘴上不说心里却跟明镜儿一样,赵培红同意去肯定是他男人愿意让她去。
结果怎么样,就冲着她这话来的,赵培红又不想去了。不用问钱丽云就知道,肯定是她男人在背后搞的鬼。
什么怕老人有个三长两短之类,那都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的话,肯定是赵培红的男人不放心赵培红一个人去贵阳,所以才要跟她一起去。结果还没等成行就出了汝辉收购海鑫的事,他一看海鑫比汝辉和贵阳分厂加在一起的规模还要大,将来的福利待遇肯定也低不了,于是就改主意,不去贵阳了想要去海鑫。
“天底下的便宜都可着他一个人占,要我说你就不该搭理他,赵培红你也多余搭理,她个不争气的玩意儿,好像离了男人就不能活,真给咱们女人丢脸。”钱丽云愤愤说道。
钱丽云和赵培红从同事到无话不谈的姐妹,再恢复到曾经的前同事关系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原因自然是两个人无论是从性格还是为人处世上实在是没办法兼容。
同为已婚妇女,聊天时话题的重心无外乎男人、孩子和婆婆,钱丽云也是生了孩子之后才发现自己和赵培红实在没有共同语言。面对同样重男轻女又多事的婆婆,赵培红对钱丽云的唯一劝解就是忍,什么媳妇熬成婆就好了,谁家锅底没有灰,都是这样过来的。
最令钱丽云无法忍受的是赵培红屡屡向她灌输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观念,每次赵培红这样讲话钱丽云就感觉要回奶,所以渐渐的也就跟她疏远了。
眼下钱丽云合得来的姐妹就剩一个贺兰,凡事她当然要站在贺兰的角度考虑,于是她建议贺兰:“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还不满大街都是,缺了她赵屠户难道你就得吃带毛猪了?听我的,宁可找个信得过的人从头开始学起,也不能让赵培红两口子如意。”
贺兰叹气:“要像你说的这么好找陈进峰就不用愁的一宿一宿睡不着了,这不是找不着么。”
“还用找吗?”钱丽云顺手一拍坐在副驾驶的周幼琳肩膀,说道:“这位手握百分之三十股份的股东不就是你知根知底的人吗?我看也别找了,就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