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枣袛,满脸无奈地开口道:
“若如此,我等失去谋益州机会啊!”
曹操眼中光芒一闪,点头说道:“益州,是啊!益州。”
“这......”枣袛无言。
程昱缓缓说道:“眼下益州局势动荡,想必益州某些人已经蠢蠢欲动。”
“张鲁与刘璋关系僵硬,如此张鲁定然以重兵在汉中西南。”
“我等若是声东击西,即假意带大军回兖州,而后突袭汉中,必得汉中数县。”
“而后将汉中围困,张鲁不知兵事,只知‘五斗米’。”
“我等大军围困之,要不了多久即可得汉中。”
“得了汉中,打开谋益之路。”
“只是如此,恐怕兖州也守不了多久。”
“唉~”
程昱说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时不待他们主公啊!
他脸上一片忧愁。
曹操沉吟半晌,良久,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一脸坚毅地看向众人,郑重道:
“益州眼下之局,乃上天给某取益州的机会,不容错过。”
“兖州可为某之根基之地,同样要守。”
“主公!”
程昱赶忙开口:“如此,恐怕我等道路将艰难百倍啊!”
“无妨!”
曹操一脸无畏道:“就算是兖州大军被韩明杀尽,某也不会看着兖州被韩明夺取。”
他也是没办法,河北势大。
他偏安是没办法的。
要偏安,他取益州倒是不错的想法。
而益州正好有变,这就是机会。
这种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可是......”
程昱还欲再劝。
曹操直视程昱,坚定道:
“若就让韩明这样轻易取了兖州,恐怕他也不会放任益州为某所取。”
程昱闻言,微微点头。
要是韩明速取兖州,恐怕是先对付袁绍。
但或许还真会派一路兵马来影响他们夺取益州。
但要是他们留重兵在兖州,韩明就不能分兵来益州。
环环相扣啊!
他看向曹操,好奇道:
“不知主公是亲往兖州,还是亲往汉中?”
曹操回道:“取汉中,某不亲自去,不放心。”
“这兖州,便交给妙才他们了。”
“虽有孝先帮助妙才,但恐怕难以应对韩明麾下诸多谋士。”
“如此......还需智谋之士前往兖州帮妙才才行。”
枣袛闻言,起身抱拳道:
“主公,袛愿前往兖州。”
他知道程昱要帮助主公夺取益州,所以要去兖州的文士,恐怕只有他了。
曹操看向枣袛,点点头:“有劳子袛了。”
......
“奉天子以讨不臣,不知元常怎么看?”
长安钟府,钟繇书房,曹操有些期待地看着对面的钟繇。
他一大早就来拜访钟繇,就是为了得到钟繇这个大才。
钟繇的才能他自然知道,也听说钟繇曾经和韩明等人在颍川有过交情。
但钟繇如今在关中,韩明却是在河北,甚至韩明的目标要放在中原。
钟家去河北也不会太出众,同样钟繇去韩明麾下恐怕也不能尽其才。
所以他便有了谋划钟繇的机会。
并且前段时间他便和钟繇有了联系。
如今更是一起谋划李傕等人,所以关系自然上升了。
“奉天子以讨不臣,最重要的便是大义。只是......明公恐怕争不过韩明袁绍啊!甚至明公短时间内打不下荆州,也难入江东。”
钟繇有些感慨。
如今曹操的势力不如韩明,不如袁绍,甚至不如袁术刘表。
曹操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开口道:
“暂且偏安,他日中原河北有变,大军尽出,亦有作为。”
钟繇闻言,也是点点头。
他帮曹操,自然也是看重这个。
要是曹操裂土封王,他起码也能做到曹操麾下文士的前十,甚至前五。
但要是去韩明麾下,恐怕是排在中间了。
这不是他想要的。
同样也不是钟家想要的。
而韩明麾下不但文武多,士族也多。
他钟家同样排不上号。
关键曹操说的也对。
而要一统天下,也没那么容易。
何况就算有人一统天下,他钟家照样长存。
“想来明公不久要面对河北百万大军,不知明公如何应对?”
钟繇一脸好奇地看着曹操。
曹操淡然一笑:“面对河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钟繇笑着点点头,开口赞道:
“明公有此信心,倒是不失为明主。只是益州虽有变,恐怕面对易守难攻的益州,明公欲取,恐不易啊!”
曹操自信一笑,回道:
“刘焉身亡,刘璋无能之辈。”
“某若是连一个益州都取不下,又如何有颜面奉天子呢?又如何助天子平定天下呢?”
“在某眼中,取益州,易尔!”
“只是还需大才相助啊!”
不等钟繇回话,曹操便站起身对着钟繇恭敬作揖道:
“愿请元常相助,必以国士待之。”
钟繇看着面前弯腰作揖的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礼贤下士,也是明主。
虽不如韩明,但主要还是地利因素。
要是眼前这位占据冀州,恐怕不比韩明差。
何况这情况,自己拜主曹操或许还不错。
并且拜主这位,自己很快就能得到重用。
想到这,他赶忙起身扶起曹操。
“明公请起!”
他又拜道:“钟繇,拜见主公。”
“哈哈哈,好,某得元常,如旱苗得甘露啊!”
曹操大喜过望,一脸欣喜地看着面前的钟繇。
“主公请坐!”
钟繇笑着挥手示意。
“元常也坐!”
曹操点点头。
两人再次坐下。
曹操看着面前这个一脸阳刚的中年男子,满意地点点头。
笑着问道:“如今局面,元常有何教我?”
钟繇眼中一动,开口道:
“主公眼下之局,唯先偏安,据险地而守,与诸侯联盟,共抗强敌。此明路也!”
他见曹操一脸认可的点头。
又继续开口:“治军不严,师出无名。”
“酷政不仁,好杀伐掳掠。”
“此军队,会失败。”
“此诸侯,会吃败仗。”
“主公为明主,自当知晓如此道理。”
“主公麾下之青州军,便是如此。”
“所以繇以为,主公当先强制严令青州军。”
“眼下各诸侯相互攻伐,各诸侯皆野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