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热闹起来。何雨柱喝得满脸通红,拍着沈莫北的肩膀:\"小北啊,咱们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想想前几年...\"
\"柱子哥,大过年的,不提那些。\"沈莫北笑着打断他,\"来,再喝一杯!\"
他其实也很有感慨,这辈子来到这个世界,他是真的爱上了这里,也改变了很多人人生,前世他对何雨柱的遭遇愤懑不已,现在终于是完全改变了,以后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沈家这边其乐融融,四合院其他几家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对面的闫家,今年也是格外的热闹。
闫解成现在和李秀兰简直不要太恩爱。
闫埠贵两口子对这个儿媳妇也满意的很,现在闫解成也分了房子,就在附近,两口子搬出去住了,但是过年自然还是回来过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距离产生美,连带着闫埠贵准备的饭菜都比往年过年要丰盛不少。
不知道从哪里搞得二斤猪肉,自己还钓了几条鱼,年夜饭上面有两个肉菜,也算是丰富的很了。
中院的易家,今年显得格外的冷清。
往年都是易家和贾家一起,再往前还有何雨柱。
现在只有易中海一大妈带着聋老太太一起过年了。
不过年夜饭倒是比之前丰盛了不少。
有鱼有肉有鸡蛋。
不过易中海没什么胃口,他独自坐在小桌子前,面前只有一盘花生米和半瓶二锅头。
一大妈和聋老太太在吃着颇为丰盛的年夜饭。
\"老易,大过年的,过来一起吃吧。\"一大妈终究心软,探出头来喊道。
易中海摇摇头,又给自己倒了杯酒,眼神阴郁地盯着窗外贾家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隐约传来贾张氏尖利的笑声。
谋划了这么久的养老大计就这样泡汤了,而且备胎傻柱也和他决裂了,他感觉以后人生一片漆黑,他是不会放过贾家那群人的。
隔壁贾家倒是热闹非凡。贾张氏、贾东旭、秦淮茹和棒梗围坐在桌前,秦淮茹还抱着小当,桌上摆着猪肉炖白菜、炖的鸡肉,还有几个素菜。虽然比不上沈家的丰盛,但在四合院里也算是个顶个的好了。
贾张氏得意地往棒梗碗里夹肉:\"怪孙,多吃点,这可是好东西!咱们家现在可不比从前了,天天有肉吃!\"
秦淮茹低头扒饭,掩饰眼中的不安。这些\"好东西\"怎么来的,她心知肚明。李怀德那个老色鬼,为了讨好她,连过年都不消停。
\"妈,您少说两句。\"贾东旭皱眉,下意识看了眼窗外,\"让人听见不好。\"
\"怕什么!\"贾张氏声音更高了,\"咱们家现在有钱了,吃好点怎么了?易中海那个穷酸样,还想来蹭饭?门都没有!\"
只有秦淮茹,默默不说话。
贾东旭现在虽然调到了仓库,但是没有工级,一个月20来块钱,她还是临时工,一个月也就十来块钱。
两个人的工资养家糊口凑合是够了,吃这么多好的肯定不行。
这都是李怀德特地嘱咐食堂给秦淮茹送的“年货”,用来犒劳秦淮茹这一年的“辛苦付出”。
贾东旭自然是知道这些东西的来路。
不过他现在也看开了,毕竟现在两口子都指望着李怀德来。
比如家里那些瓜子花生之类的,都是贾东旭搞来的,现在仓库油水足的很,他时不时都都能搞点好东西回家,这可比车间里累死累活的强多了。
贾张氏边吃边说:“你看看我说我们家自己过年时正确的吧,要是带上易中海和那个老聋子,我们还能吃到这么多肉吗?”
听到贾张氏说到易中海,贾东旭和秦淮茹顿时有些没有了胃口。
贾东旭是想到了那几百块钱的欠款不知道怎么还。
秦淮茹是感觉贾张氏是真的目光短浅,为了点吃的和易中海闹翻真的值得吗,还有自家丈夫,也是个白眼狼,人家对他这么好,他说断绝关系就断绝关系了。
对于这母子,她算是看透了。
后院刘海中家,气氛同样不太和谐。
今年刘光齐自然是又没有回来。
而且不仅如此,出去这么久,连一封信都没有,可把刘海中老两口急坏了,刘海中找人打听到了老大的地址,给他去了信,确是如石沉大海。
今年过年又是孤零零的两口子一起。
二儿子和小儿子虽然就在旁边,可是却分家了,过年人家都一起过,压根不搭理自己。
想起刘光天刘海中就一肚子火。
好歹是燕京城里的人,还有着轧钢厂的正规工作,竟然娶了一个逃荒来的姑娘。
是的,刘光天结婚了,和闫解成一样,都是和逃荒人员大相亲的时候认识的,姑娘叫王小花,长得也不错,而且老实能干。
本来刘光天当初想着带着让刘海中看看的,也想和他缓和一下关系。
可是没想到王小花上门的时候,刘海中直接把两人撵了出去。
还大骂:\"滚!我没你这个儿子!找个逃荒的当媳妇,丢人现眼!\"
刘光天早就不是原来的刘光天了,拉着王小花扭头就走。
后来和王小花领证结婚都没有和刘海中讲,为此刘海中气的在床上躺了一礼拜。
因为没有人张罗,刘海中结婚也比较简单了,就领个证请熟悉的人吃了喜糖就算了,这也是这个年代结婚的人的常态。
回到沈家,这顿年夜饭吃得是其乐融融,席间欢声笑语不断,一直吃到晚上八点多才结束。
吃完年夜饭,女人们收拾碗筷,男人们坐在客厅喝茶聊天。
沈莫北拿出相机,提议拍一张全家福。
\"这个主意好!\"何雨柱立刻响应,\"咱们两家人难得聚这么齐。\"
年夜饭过后,两家人围坐在沈家的堂屋里守岁。沈莫北拿出赵金虎送的徕卡相机,小心翼翼地装上胶卷。
\"来,咱们拍张全家福。\"沈莫北调整着相机光圈,对家人们说道。
王美芬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襟:\"这相机金贵着呢,可别弄坏了。\"
\"妈,您就放心吧。\"沈莫北笑着架好相机,\"这可是德国货,结实着呢。\"
这胶卷可不好搞,沈莫北还是去找孙方林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