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母内心很是不甘,特别是儿子和女儿林敬的日子过得都是不尽人意。她回到家,守着林敬的父亲开始发牢骚。
林伯父听了也心烦,两个人话语不合,吵了起来,林伯母连晚饭也不做了,两人谁也不理谁。
林伯母看见云强一家过得风生水起,她心里堵得慌,再看到院子里儿媳傻呆呆的模样,她走到院里,忍不住骂她几句,“整天就知道吃,还不如一头猪。”
儿媳看到她凌厉的眼神,不自觉缩缩身子,眼神慌乱的四处飘。
林伯母低声吼道,“还不滚开!”
儿媳站起身踉跄地跑进西面的一间小屋。小屋的前面就是猪圈。
小屋里面放了许多闲置的东西,过时的老旧家具,还有不能骑,舍不得扔的自行车,靠墙边堆了许多粮食,晚上老鼠吱呀乱叫,在袋子上,墙根处来回跑动。
儿媳缩到床上,她那白色的纹帐已变成黑色,即使冬天,纹帐也挂着。
有时候她清醒过来,想到自从嫁到婆家,婆婆就想方设法的刁难她,婆婆要把她吃过的苦,没吃过的苦都要让她尝一尝。
她恨不得和那个恶人吵一架!
那次她差点掉进河里,多亏那个奶奶救了她。那时,她绝望了,觉得活着也是疯疯癫癫,没有人看起她,索性不活了。
可是,一想到儿子,她就心软了,她就想活下去,儿子是她的命。她再不好,也是儿子的亲妈。
现在婆婆守着孙子的面,开始忌惮他。儿子放学后吃饭先给她把菜端过来,只要奶奶说话过分,他就不愿意,黑着脸辩解!
奶奶骂他白眼狼!喂不熟的狼。
他反问奶奶,“如果你妈有病你管不管?”
奶奶哑口无言!
除了儿子,他们谁都不管她,任她自生自灭。
隔天,林伯父接到云强的电话,让他明天中午过去吃饭。这次是去林妈住的老屋。
林伯父两口子都去了,林伯母还去集市上买了件大花的上衣,看着年轻了些。
云强早买好了菜,林月和小杨在厨房择菜洗菜,林母陪着小杨妈说话,两个母亲都很满意这桩婚事,相谈甚欢。
初秋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小院里,甜桃挂满了枝头,一片和谐的景象。
林伯父两人进屋,林妈和小杨妈站起来打招呼,邀请两人坐下,林妈给两人倒上茶水。
林伯母表现很亲热,问未来亲家住的可好?饭菜是否可口?
小杨妈说,“一切都好,嫂子和云强费心了。”
林妈笑着说,“你来,我们都高兴呢,来了就多住几天。”
小杨妈说,“他爸身体不好,我不放心。明天我们就回去了,等两个孩子结婚咱们再聚。”
一会,小青回来了,她打过招呼,就忙着去厨房炒菜,过会林妈也去厨房看看。
林伯母凑到小杨妈跟前,问她几个小孩?多大了?
小杨妈说,“我两个孩子,小杨还有个妹妹,在南方打工。”
“那亲家干什么工作?”林伯母好奇地问道。
小杨妈有点厌烦,但又不能驳了她的面,淡淡地说,“盖房子。\"
林伯母听了,心里明白了,人家也是当老板的,怪不得给儿子在城里买房。
“看你儿子长得真帅。”林伯母夸赞道,小杨妈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并往厨房扫了一眼。
“男孩子吗,能干能吃苦就行。\"小杨妈谦虚地说。
“我这侄女脾气倔,以后结了婚你多担待。”林伯母瞥了眼厨房,小声说道。
“没呀,林月脾气可好了。”小杨妈声音提高了。
林伯母的脸刷地红了,忙掩饰道,“我是说,现在年轻人不听话,咱们当长辈的多包涵!包涵!”
小杨妈笑了笑,她看到林伯母心虚的模样,站起来看相框里的照片。
本来林伯母还想告诉小杨妈,林月之前谈了个男朋友,快结婚时散了。
现在看来,还是不说为妙。人家看她的眼神是礼貌又疏远的。万一她说了,林月和小杨散了,她怕云强记仇。现在侄子混得人模狗样,她不想得罪他。
想说的话生生咽下去,一顿饭憋的她脸红。
错过了时机再想说就没机会了,她又懊恼自己的胆小。心想,怕啥呢,我说的是实话,又不是瞎编的。
直到她坐着摩托车离开,她勉强笑着对小杨妈说,“妹妹,再来去我家坐。”
小杨妈笑着答应,眼神真挚地看向她,没有不屑,没有猜疑。
林伯母瞬间松了下来,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