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衣笑着把鸡蛋吃了,然后两人就开始一起砍柴,把柴火捆起来,就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南衣,你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孟远舟见状走了过来,然后坐在另一边看着南衣。
“你与刘红有什么交集吗?”
刘红?
孟远舟在心里寻找了一下记忆,然后摇摇头,“没有,我并不认识这个人,怎么了?”
南衣就把江美玲听到的话告诉了孟远舟。
“什么,他们是什么意思,我都不认识他们?”
“我的想法是咱们要不把结婚证办了吧,现在也提倡节俭,咱们买一些水果糖,给大家分分就算了,你说呢?”
“啊?结婚,可是我……我……”
南衣皱眉,语气有些不好了,“你不愿意?”
孟远舟连忙摇头,心里的复杂情绪早就吓没了,“不是,不是,我怎么会不愿意,我只是手里的钱不多了,就这样结婚委屈你了。”
南衣却是没有多想,这个年代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却有不少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感情。
大多数都还是踏实过日子的,结婚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形式而已,并不是那么重要的。
孟远舟人品不错,也是个老实的,南衣没有多大的野心,只要顾家过好日子就行,想要赚钱以后有的是机会。
“我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你没有觉得是麻烦我也不会嫌弃你拿不出那么多彩礼的。你就说愿意不愿意吧?”
孟远舟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愿意,愿意,南衣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对你的,绝对不会辜负你的。”
“那行,明天早上咱们去开介绍信,然后去办结婚证。”
“好。”
两人把柴火送到家,孟远舟拒绝了留饭的南衣回了知青院。
杨帆把孟远舟的饭盒给他,看他那眉开眼笑的样子,就有了种猜测。
“远舟,你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
孟远舟嘿嘿一笑,道:“嗯,明天你就知道了。”
说完就低头开始吃饭,直接把杨帆给气笑了。
现在知青院还有六个知青,有的离开回城了,有的嫁人或者娶了村里的姑娘搬出知青院了。
孟远舟一年前来的,同时来的还有一个女知青,不过在半年前也结婚搬出去了。
另一个男知青张建国,也是知青院的男知青的小组长,已经下乡五年了,是这里年纪最大的。
听到两人的谈话,就开口恭喜道:“恭喜孟知青心想事成了。”
杨帆问道,“张知青,你呢,真的决定等下去了?”
张建国叹气,当年十八岁下乡,五年过去已经二十三岁了,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城里都是大龄青年了。
“我想回城,如果在这里成了亲,以后回城了怎么办?”
杨帆:“可以带他们一起回去吧,咱们现在回城遥遥无期,难道就这样等下去?”
杨帆今年也二十了,因为性格开朗,人长得也行,村里不少姑娘都惦记着呢。
他与其是在问张建国,其实也是在问自己要怎么选择了。
至少还有些犹豫的,可是在看到孟远舟都要结婚了,心里的想法就有些偏移了。
张建国摇头,“我不知道,我总觉得国家应该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也许不知什么时候政策就变了呢!”
这个时候不少人还是心有期盼的,不甘心就这样永远扎根在农村里。
孟远舟吃完饭,道:“我们是自由恋爱,志同道合,可没有你们说的那样委曲求全啊!”
杨帆翻了个白眼,“是,瞧把你给美的,你结婚后是不是要搬到江同志家里去了?”
“嗯,要我出钱盖房子,还不如直接把钱给她,当做家用呢,反正他们家的房子也有地方住。”
“你这样应该会被人说嘴吧,你不在意?”
“有啥好在意的,反正我在村里的名声也没怎么好,被人说就被人说呗,我也不在意。”
“哈哈,看来下乡一年多,你的脸皮也变厚了,要是刚来那会儿,说你一句你的脸都红半天,还是第一次看见你这般害羞的男同志呢!哈哈!”
杨帆乐不可支的打趣着孟远舟,把张建国都给逗笑了。
人是最难评估的,环境再恶劣,也能找到适应下来的方法。
都是城里的孩子,刚下乡那是万般不适应,可是现在都已经适应了下来,什么事情都会做了。
女知青屋子里,三人都在床上躺着,听到对面传来的笑声,就不禁猜测了起来。
“方琳,你说他们在笑什么啊?”
侯芳芳支起身,看了眼外面,开口道。
方琳侧着身笑道,“还能是什么,不就是孟知青的事情呗,我刚才可是看到孟知青那满脸笑的样子,应该是好事将近了。毕竟年龄都到了,万一被人发现了,还不得坏了名声?”
侯芳芳咬了咬嘴唇,道:“你说,孟知青真的甘心娶一个乡下村姑?还是一个小学毕业的人?以后能说到一起吗?”
方琳目光一动,怀疑道:“你不会喜欢孟知青吧?”
侯芳芳立马不愿意了,“哎呦,你怎么乱说啊,我就是问问而已,我可不喜欢孟知青那样的,你别胡说啊!”
方琳打量了一番,然后道:“好吧,当我胡说了,人家俩人可能都要领证去了,你不喜欢最好。
现在就我们六个知青了,可别发生什么矛盾了才是。”
旁边背对着两人的李招娣眨了眨眼,目光里充满了坚定的神色。
她今年已经二十二了,也算是大龄剩女了,是除了张建国来的时间最久的女知青了。
她是家里的老大,家里的孩子多,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办法给孩子们找工作,所以只能下乡。
她的两个妹妹也在这几年陆陆续续的下乡了,只是不跟她在一起而已。
所以,想要靠家里把自己弄回城,那是不可能的。
原本她是想要在村里找个不错的男人嫁了的。
可惜她长得普通,又没有多大的本事,没有被村里人看上,就这样等了几年。
后来孟远舟下乡了,就被李招娣一眼给看上了,她觉得孟远舟跟自己一样都是普通人,也是最适合结成革命伴侣的人。
可是,在自己几次试探后,李招娣就知道对方也没有看上自己。
这让她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只是还没等她恢复过来呢,就知道了孟远舟与村里的姑娘好上了,这让她就更难过了。
现在她把目光落在了张建国身上,虽然他长得有些矮,比孟远舟还要差一些,但是好歹也是有志青年,两人都是知青怎么也能有共同语言吧?
至于杨帆,李招娣没有想过,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那样耀眼人不用想也不适合自己。
村尾刘家。
刘红收拾好厨房,来到了大哥屋子里。
“大哥,我要的东西你弄到了吗?”
刘红长得身高体壮,皮肤有些黑,是个干活的好手。
刘军就长得更壮了,说话也是粗声粗气的,因为混不吝的名声,二十五六了还没有成亲。
“东西明天去拿,不过妹子,那知青一看就是个弱鸡,你咋就看上他了呢?咱换个人不行吗?”
刘红撇撇嘴,“我自己能干,再找个能干的给自己干仗啊。再说了,要不是他看上了江南衣那个死丫头,我能看上他个弱鸡崽子?”
刘军皱眉,“你啥意思?这关江南衣啥事啊?”
刘红冷哼,“我就是看不惯她那个样子,不就是长得比我白一些,就让人觉得有多好看一样,我就是不想让她好过怎么了?我要是把她看上的男人给抢过来了,你说她还不得伤心死了?”
刘军虽然混不吝,却还是有些讲道理的,他听到妹妹这般说,立马就生气了。
“你这丫头怎么回事儿,之前我以为你是真的喜欢那孟知青,想要成全你,可是你只是为了破坏人家,那就不行了。
咱们家本来就是外来的,你要是敢惹事,爹娘就饶不了你。”
刘红却不在意,“一个男人罢了,有是什么大不了的,再说只要我算计好了,我可是受害的人。”
“那不行,我不同意,江南衣虽然只有一个奶奶了,没什么问题。
但是,大队长可是他们江家人,要是被人知道了,这是你算计的,咱们一家都别想好过。”
刘红没有想到明明说好的事情,到了这会儿大哥竟然反悔了,可是没有大哥的帮忙,那个药她也拿不到啊。
“大哥,你要是不给我我就告诉爹娘你又去黑市了。”
刘红威胁的瞪着刘军,没想到刘军不吃她的威胁。
“你随便,我去黑市也是给家里买粮食,我以后不去,你自己饿肚子。”
说完刘军就离开了,去了刘老头夫妻的屋子里。
气的刘红在屋子里直跺脚,却没有任何办法。
早知道她就不说那么多了,没想到事情竟然在大哥这里给断了机会。
下午上工时,南衣就发现了刘红看向自己的目光充满了恶意,还以为自己没发现呢。
南衣脑海里的记忆并没有任何有关与刘红交恶的事情,也不知道对方怎么就对自己这般讨厌了呢?
自从之前把有关孟远舟的记忆给忽略后,南衣可是又仔细梳理了脑海里的记忆,现在对原主的事情一清二楚的。
所以,她肯定与刘红并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怎么也想不通是为什么。
所以,她针对孟远舟难道不是喜欢对方,而是自己的原因吗?
不过,不管如何,明天他们两个就要领证了,想来刘红应该会考虑一下了吧。
毕竟,单身与已婚还是不一样的。
除非刘红不怕毁了她自己,拉上一个孟远舟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