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列强插手,美利坚内战愈演愈烈。美国的命运将流向何处?】
“美国的局势一日不如一日啊。”
“对我大日本帝国而言,可算是天赐良机不是吗?本来因为陆军那帮家伙擅自出兵满洲,我们到处遭人白眼,如今这些目光全都转向了美国。”
“哼,是么。”
日本海军航空本部技术部长山本五十六听完副官的话,忍不住轻笑一声,将手中的报纸合上。
的确,对日本而言,这算是好消息。
撇开列强的目光不谈,原本在太平洋上与日本争锋的美国,如今却自己绊倒了自己。
因此,海军内部也不断有人放话,不能错过这一次良机。
那是个代替美国,由日本来掌控整个太平洋的绝佳机会。
直白点说,那就是主张与美国开战的声音。
若是平日里的山本,他必定会极力反对。
毕竟他曾亲身赴美留学,亲眼见识过美国强大的经济与工业力量,还有那几乎无穷无尽的潜能。他很清楚,正面对抗,日本断不可能赢得了美国。
——可如今,局势变了。
全都拜麦克阿瑟所赐。
正因麦克阿瑟,美国被撕裂,自己人打得头破血流,力量日渐消耗。
就连昔日号称联合舰队最大威胁、而今改名为“加利福尼亚共和国太平洋舰队”的旧美军舰队,也因内战缘故分身乏术,顾不上太平洋的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内有人鼓吹要把美国彻底逐出太平洋,也就不足为怪了。
“是要把握时机,扑火而入?还是守住和平?”
无论如何思量,后者在如今的日本,几乎是奢望。
自从满洲事变以来,陆军无视政府命令擅自发动战争,反倒因战功受到嘉奖,军部的暴走速度快得连山本自己都心惊胆战。
虽然元老与议员们似乎多少还存着理智,为了遏制军部的横行,把犬养毅推上首相之位,但在山本看来,这反倒是刺激了军中更为激进的那帮人。
既然他们已打定主意要不顾一切往前冲,又岂会容得旁人横加阻拦、聒噪劝说?
“更何况,不久前樱田门那边,还发生了陛下遇险的变故......”
据说有个黑衣人,为了刺杀天皇陛下,竟当街投掷手榴弹。偏偏那颗手榴弹正好击中陛下所乘的马车。
明明为了安全,有数辆外形一模一样的马车一同出行,那家伙到底是如何瞄准的?真叫人匪夷所思。
“幸好手榴弹威力不足。”
虽然裕仁天皇因此落下了残疾,但最终还是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
而远在柏林,一直低语“第一辆,务必是第一辆”的汉斯,此刻恐怕只能徒呼遗憾。
“说起来,樱田门事件后,xx那边还登了篇文章,居然称赞其义举。”
“嗨,少将阁下。正因如此,陆军内部已经有人叫嚷着,要给xxx点颜色瞧瞧。上海租界那边的气氛也愈发紧张。”
“啧......一群疯子,嗜战成性的陆军蠢货。永远不懂得满足,永远不懂得。”
山本摇头叹息,低声自语。
当然,正如人尽皆知,日本海军也并没有多少资格说这种风凉话。
......
“哇啊啊啊!!”
“美利坚万岁!德意志万岁!”
“同盟的友谊万古长青!”
1931年9月12日,加利福尼亚陷入了疯狂。
一方面,民众还在艰难地撑着那被称作“麦克阿瑟的狗屎”的轰炸;另一方面,东边莫哈维沙漠血战不止,而此刻,从德意志派遣来的“猎鹰军团”终于抵达旧金山。
“红男爵!红男爵来加州了!”
“里希特霍芬司令,请看这边!”
原因无他,率领猎鹰军团的统帅,正是大战中最炙手可热的明星——“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哼,这人气,就算是在新大陆也不曾改变啊。你说是吧?布鲁塞尔的雄鹰先生?”
“在我出手揍你之前,请先闭上你的嘴,司令阁下。”
“新政府那帮家伙一听说我来,恐怕就吓得腿肚子打颤、撒尿不止了吧。你说是吧,杜克维茨大使?”
“不,倒是满城流言,说他们正摩拳擦掌,等着要给你来上致命一击呢。”
“噗哈哈!哈哈哈哈!”
面对晋升为全权大使、担任加州共和国联络官的杜克维茨的回答,原本对里希特霍芬故意在自己面前装腔作势颇为不满的英麦曼,反倒大笑出声。
事实上,红男爵将亲自率领空军志愿队前来这一消息,并没有让新政府的空军感到恐惧,反而点燃了他们的斗志。
甚至连空军总司令比利·米切尔,都喜形于色,非要坚持亲赴前线,闹得一向“麦疯子”般的麦克阿瑟竟也短暂恢复理智,极力劝阻。
“啧,这帮洋基的胆子,倒还真是值得一提。”
“这边的航空部队情况如何?”
“用一句话来说,不容乐观。”
杜克维茨回答了英麦曼的提问。
“详情问负责指挥的斯特拉特迈耶上校更清楚。不过加州共和国唯一的空中力量,美利坚海军航空队,如今已在抵挡新政府空军时被打得七零八落。”
“也就是说,他们的自信并非全然没有根据。”
“可我还是不太明白。新政府的飞行员真有那么强?”
“与其说飞行员厉害,不如说差距在于飞机。”
海军航空队的主力战机格鲁曼FF,虽然号称是美军迄今最快的舰载机,但毕竟是双翼机,机翼仍是帆布蒙皮。
而新政府空军的主力p-26“豌豆射手”,与b-10一样,是全金属制战机。伴随飞行技术的进步,其性能远超旧式设计,甚至比原本历史上的同型机更为先进。
若飞行员水平相当,这两者交锋,孰优孰劣根本无需多言。
“哈,这倒让我想起,当初美国人扬言要像我们一样制造全金属战机。喂,曼弗雷德,要不要打个赌?到底是洋基的飞机厉害,还是我们的战机更胜一筹?”
“结果不是早已注定了吗。”
里希特霍芬舔了舔嘴角,饶有兴致地说。英麦曼耸肩一笑,唇角微微上挑。
毕竟,无论美国战机如何飞天遁地,和德意志帝国造出的那架骇人的“小姐”相比,都不过是不值一提的玩物罢了。
......
“全员集合!”
几日后,结束了漫长航程、消解了旅途疲惫的猎鹰军团,在里希特霍芬的怒吼下集结完毕。
“大家在加州呆过一阵子也都知道,这里的情况可不怎么好。我们亲爱的执政官麦克阿瑟大人,每天都在往加州送来一桶桶的马桶,还派了那些小苍蝇去折腾我们在拉斯维加斯拼命支撑的可怜朋友们。”
所谓“马桶”,指的就是麦克阿瑟每天丢下屎尿的轰炸机,而“苍蝇”则是那些战斗机、强击机与轻型轰炸机。
“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那些混账全数打下来,让他们永远不敢再踏进加州!要是随我心意,我也想亲自上阵,可惜我那敬爱的总理汉斯·冯·乔警告过——只要我敢碰战斗机,他就要砍下我的脑袋。所以,我只好把这份荣耀让给你们了。”
“哈哈哈哈哈!”
猎鹰军团的士兵们被里希特霍芬的玩笑逗得哄堂大笑。
接着,参谋长英麦曼开口了。
“施佩勒,第1编队交给你。你要与高射部队协同,拦截那些飞向加州的轰炸机。”
“遵命!”
历史上曾任秃鹫军团(condor Legion)司令,最终官至空军元帅的雨果·威廉·施佩勒(hugo wilhelm Sperrle)立正敬礼,大声应答。
“其余人前往拉斯维加斯,夺取制空权并提供空中支援。尤其是急降轰炸机编队!”
“是!”
这一次答话的,是红男爵的堂弟、急降轰炸机编队长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wolfra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和他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们。
“美国朋友们说敌人的装甲部队威胁极大,你们的任务尤其关键。看到坦克,就给我一个不留,全都炸成废铁!”
“遵命!”
“很好,闲话就此打住。猎鹰军团,出击!”
伴随着里希特霍芬的吼声,飞行员们飞奔向各自的战机。
其中,也有卢夫特瓦费的新兵、未来的超级王牌、此刻看起来心情颇为愉快的阿道夫·约瑟夫·斐迪南·加兰德((Adolf Josef Ferdinand Galland)。
“怎么了,加兰德?你这涂装好像变了点意思?”
“哈哈,这是希儿先生亲手画的,为了替我打气!旁边还有迪士尼先生的签名呢!”
加兰德一脸得意地指着机身上那只画着的米x老鼠,战友们哭笑不得,笑着摇头。
随即,他也收敛笑容,发动了由莱特-福克(wright-Fokker)公司与梅塞施密特联合研制的全金属新型战斗机——梅塞施密特wf101“女武神”。
“女武神,出击!”
“Los! Los! Los!”
轰鸣声骤然响起,螺旋桨的轰转仿佛是死神的号角,带着他们冲向天空,奔赴那属于勇士的英灵殿。
“斯图卡,出击!”
紧随其后,最早被冠以“斯图卡”之名的容克斯Ju 86俯冲轰炸机群也呼啸升空。
目标直指战火仍然炽烈的莫哈维沙漠。
......
“总理,杜茨维克大使发来电报。一小时前,猎鹰军团已经投入战场。”
“嗯,知道了。”
这是大萧条时期勒紧裤腰带造出来的新锐主力战机wf101,以及可兼作急降轰炸机与攻击机的Ju86的首次实战出击。
再加上88毫米高射炮,还有那些准备用来塞给美国朋友的德制武器,都已悉数亮相。理所当然要取得好成绩,也必须取得好成绩。
否则,财政部长那副难以言喻的悲戚表情,必然会落到某人身上。
“战斗就交给前线的人去打,我们则做好自己的事。首先,阿登纳部长,听说上海那边的气氛有些异样?”
“是的。据陶德曼的报告,近期驻扎在上海日本租界的部队,输入的武器数量正在急剧增加。”
“危险的气息啊。”
而且那气息,正浓烈得仿佛在呐喊“上海事变”四字。
在历史上,这场入侵是为了给建立伪满洲国争取时间,但如今北方久攻不下,这帮家伙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仅仅是驻沪日军的暴走?还是会演变成第二次上海事变,成为全面战争的开端?
说实话,两种可能都有道理。毕竟包括德国在内,西方列强此刻全被美国牵制了心神。
“通知光头,这一次必须停战。这是最后的警告。”
这种情况下还要死撑着与之打个没完没了,让人看得也腻了。
这回要是还不听劝,那他可就不管了。
‘差不多也该考虑,让辛普森港(拉包尔)动一动了。’
也得给美国太平洋舰队敲个警钟。
美国的混乱,对已经开始狂奔的日本来说,正是上好的猎物。
当然,日本军部最后的抑制器犬养毅还在,但那个家伙......怎么看也活不长。原本的历史里就是如此,而他的直觉,也在重复这句话。
“既然说到日本,那就顺便问一句。施佩部长,新型航母的建造进度如何?”
“按照计划,将在明年三月完工并下水。”
“那么,该开始考虑命名的问题了吧?”
“哈哈哈......这,这倒也是。”
海军部长施佩的声音不知为何有些发抖。
怎么回事?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难道海因里希亲王,硬要把自己的名字冠上去?’
算了,能平平稳稳就好。就走寻常路吧。
“齐柏林伯爵”那样的名字,不是挺帅气的吗。
“总之,还请继续盯紧。别到时候出什么岔子,让我去听海因里希和戈林的抱怨。接下来......卡纳里斯局长。”
“是,总理。”
“情报局有什么特别的报告吗?”
“并没有太重要的消息,只是......”
“......只是?”
“法国那边传来奇怪的情报。最近拉·罗克正在边境地带修建村庄。”
“村庄?”
“是的,而且还不止一两个。”
听完卡纳里斯的话,汉斯的眉头下意识地皱了起来。
拉·罗克这家伙,又想搞什么鬼?
——————
突然发现真人讲书停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