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华就这般随意的把国公府铺子的账册交给了沈玉兰来查看。
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让不同人的心中泛起了不一样的涟漪。
“这,郡主这是否有些太草率了些?”
于府尹开口问询,却见女子轻轻用手把玩着茶杯:“于府尹是在质疑本宫的决定吗?”
“要不这账册由于府尹你来查看,看看能否看出这其中的内情来?”
看似询问,实则不过就是在给于府尹选择,要不就听从她的决定,要不然,就他自己来。
于府尹自然不会亲自动手了,只得作罢:“一切都听郡主的!”
有了这话,女子轻哼了一声,随后看向沈玉兰:“玉兰妹妹,借着这个机会正好也给我瞧瞧,你所谓的喜欢,究竟有多擅长!”
“若当真厉害,本宫保证不会亏待你的!”
这话说完,她就这么坐着静候着。
沈玉兰倒是没有多想,拿起账本便开始翻看,但此刻坐在另一边的曲婷跟二夫人脸色都不是很好。
曲婷的脸色不好则是因为担心,至于二夫人嘛,自然也是担心了,不过她的担心是怕沈玉兰真的看出些什么,便会彻底的得罪了国公府。
尽管如今她同国公府闹得也不是很愉快,但也没准备到了撕破脸的地步,就连这自己女儿的婚事,还是靠着沈明华来斡旋。
若是玉兰这一次真的在这账本中查出来了什么不妙的事情,那他们二房便是彻底的同国公府站在了对立面。
就是不想,国公府怕是也由不得他们了。
此刻,沈鸣明华观察着每一个人的神情,二夫人的脸色自然也被她看入其中。
心中冷笑,这位二婶婶想利用自己,为他们二房撑腰,以为说出一个曲婷的秘密,便能吸引的了她入局?
殊不知,在这一场的博弈之中,大家都是棋子,相互利用而已。
抗衡不得国公府还想让自己帮衬,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想要让她帮忙,自然是要 同她站在同一个阵营的。
她要的就是二房没有选择,只有这样,二夫人才会孤注一掷的彻底投靠自己。
这心诚了,办事自然方便。
且如今二叔人在礼部,虽然官职不高,但人缘不错。
这样的职位若是想要再往上晋一晋,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但二叔这么多年一直原地踏步,无外乎就几个原因,一是国公府的打压,二是二房能拿得出手活络的银钱不多,三便是二姥爷虽然人缘不错,但实则就是老好人一个,上级的关系没有银钱的疏通再加上他自己不努力,自然这晋升的事情就轮不到他了。
但这些,沈明华都能办到。
礼部历年来都会参与科举一事,若是二老爷这官位能再升一升,那他连带着整个二房,都会不一样。
这样的人若是能归入自己的麾下,自然是助力良多的。
从一开始,沈明华盯上的便是这位二叔在礼部的位置,苦于手中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人,便一直搁置的,直到今日二夫人主动送上门,她便知道机会来了。
走投无路之人,自然是要求饶了,更不要说是她这样从一开始便给予了他们帮助的人。
沈玉兰在自己的手中,这一家子,都是要听她差遣的。
当然了,她沈明华对于忠心自己的人,历来也是很大方的,只要老老实实的听话,都会过的很好,前提是不要背叛!
此刻,身旁的少女已经开始圈出了账本有错处的地方,众人都在等待,她似乎真的沉浸在了自己的小世界中。
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沈玉兰略带兴奋的看向沈明华:“大姐姐,我都找到了!”
那模样,那语气,甚至带了几分邀功的意思。
女子一个挑眉,示意松萝伸手接果。
这松萝也是看账本的各种好手,此刻她接过账本翻看,没一会,便对着沈明华点了点头。
女子脸上的欣喜加深,没想到啊,这个玉兰妹妹还真是能给她惊喜,是个可造之材!
抬头看向二夫人:“二婶婶好福气啊,玉兰妹妹这本事,可是旁人都羡慕不来的呢!”
随着这话说出口,沈明华伸手接过松萝手中的账本亲自翻看。
一边翻看,一旁的松萝为沈明华解释:“郡主,玉兰小姐看的很细,这里面很多的地方,若不细心查看,未必能够察觉!”
“单是这一本账,便可以证明同刘掌柜刚刚所说的不符!”
“且根据这账本显示,那些做了假账的地方,都是为了掩盖一些物品的进价,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松萝解释了之后,沈明华合上账本,把这让人递给于府尹:“于大人也一同看看吧,这里面的手脚都已经圈出来了,看来,这刘掌柜刚刚说说,也不并不是很诚恳啊!”
于府尹接过查看,越看,脸色越不是很好。
倒不是说他气愤,而是事情过于的棘手,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上面的手脚被标注的清清楚楚,就在此时,沈明华缓缓开口:“看这账本,应当是每月要交给国公府入账用的。”
“进价这么高,偏偏还卖的那么便宜,这国公府还有的挣吗?”
“一大半的商品都是平进平出,也不知是刘掌柜在做慈善还是国公府在做慈善。”
“不过你倒是聪明,知道用日常花销跟店面经营来代替真正的成本,真是做的一手好账本啊!”
“这么低的营收,国公府却还能用你,本宫可真是想问一问,你之前是做了什么救国公府命的事情吗?”
这话说完,沈明华看向曲婷:“不如曲夫人来解释解释!”
“或者说,如今这些,对国公府跟你是在有些不利,不若你着人去把以往月份的账本也取出来,比对一下,也省的有什么冤枉事。”
这话说的一脸诚恳,一副为了国公府考虑的样子,但说出来的话此刻却犹如催命符一般的悬在曲婷的头上。
真相如何她自己清楚,若是真的按照沈明华说的这般,等待国公府的可不是什么洗脱误会,而是实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