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中心的新闻发布厅,被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还残留着比赛的硝烟味,混杂着胜利者的香槟气息和失败者的汗水味道。
雷霆队的发布会,气氛压抑而分裂。
韦斯特法尔教练脸色铁青,罗斯低着头看不清表情,霍福德则是一脸疲惫。只有蒙塔·埃利斯,虽然同样失落,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我已经尽力了”的桀骜。
“蒙塔,”一个来自ESpN的记者,将尖锐的问题第一个抛给了他,“第四节你打出了现象级的表现,但球队最终还是输了。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你是否觉得,如果从一开始就让你主攻,结果会有所不同?”
埃利斯看了一眼身旁沉默的罗斯,然后对着镜头,用一种冰冷的、不带丝毫情感的语气说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球在我手里时,我们能得分。篮球,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这句话,像一把无形的刀,瞬间割裂了球队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默契。
记者们立刻将话筒转向了罗斯:“德里克,你如何评价蒙塔第四节的表现?以及,你认为你们两人之间的共存问题,是否是球队失利的主要原因?”
罗斯缓缓抬起头,眼神平静得可怕:“他打得很好。我们输了,是所有人的责任。下一个问题。”
而在另一间发布厅,灰熊队的氛围则截然不同。
“王教练,一场伟大的逆转!”记者们兴奋地提问,“您在第三节的战术调整,被认为是本场比赛的胜负手。能谈谈您当时是如何考虑的吗?”
王宇航笑了笑,用一种充满“JoJo式”哲学的语气回答:“战术?不,那不是战术。我只是……给了我的球员们一个‘觉悟’的契机。有时候,打败敌人的最好方法,不是用更强的力量,而是让他陷入‘自我怀疑’的迷宫。我只是,为他们打开了那扇门而已。”
“凯文,”另一个记者将问题抛给杜兰特,“第四节你再次接管了比赛。你认为,现在的你和赛季初的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杜兰特看了一眼身旁的科沃尔和洛瑞,眼神中充满了真诚:“最大的不同是,我明白了。‘死神’的镰刀,不是为了收割数据,而是为了……在队友们用身体筑起城墙后,去斩断敌人最后的希望。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
比赛结束后的几小时内,网络上因为一段视频而彻底爆炸。
一位着名的体育博主,发布了一段经过“专业唇语专家”解读的、关于雷霆队第四节前节间休息时替补席的视频。
视频清晰地“翻译”出了埃利斯那段充满“Ego”的咆哮——“把该死的球给我!”、“让我去单打!”,以及罗斯最后那句无奈的“让他试试吧,教练”。
标题耸人听闻:【内讧曝光!雷霆队更衣室惊天秘密!埃利斯公开夺权,罗斯被迫妥协!】
舆论的“地鸣”,瞬间引爆!
雷霆队的球迷社区彻底分裂。埃利斯的支持者和罗斯的支持者,如同两个不共戴天的国家,展开了疯狂的骂战。
“我就说了!埃利斯才是球队老大!第四节要不是他,比赛早就花了!罗斯就是个数据刷子,只会被人包夹!”
“放屁!埃利斯就是个毒瘤!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数据,完全不顾团队!罗斯是为了大局才妥协的!这才是领袖!”
“都别吵了行吗?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教练!韦斯特法尔根本压不住这群天才!”霍福德的理智粉试图灭火,却瞬间被两边的口水淹没。
而其他球队的球迷,则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灰熊队的球迷幸灾乐祸:“早就说了雷霆不行,一群天才凑在一起有什么用?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我们灰熊才是真正的团队!”
湖人队的球迷则隔岸观火,坐收渔利:“打吧,打吧!打得越凶越好!感谢灰熊队,帮我们把西部最大的潜在对手提前拆散了。西部第一的位置,我们坐得更稳了。#LakerNation”
……
在这场席卷全美的舆论风暴中,孟菲斯灰熊队返回了他们的主场。
飞机上,球员们也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雷霆队的“宫斗大戏”。
“嘿,伙计们,快来看!雷霆队那俩后卫快打起来了!太有意思了!”洛瑞刷着手机,幸灾乐祸地大笑。
“一群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小屁孩而已。”诺西奥尼不屑地说道,“真正的团队,是在逆境中建立的,而不是在顺境中互相吹捧。”
杜兰特没有参与讨论,他只是看着新闻里,罗斯和埃利斯那两张充满矛盾的脸,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挣扎。
‘原来……每一个王牌的成长之路,都要经历这样的痛苦吗?’
第二天,经过一天的休整,球员们回到了训练馆,进行着恢复性训练。这里的气氛轻松和谐,与外界关于雷霆队的腥风血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训练结束后,当球员们准备散去时,王宇航叫住了两个人。
“凯文,凯尔,你们两个留一下。”
杜兰t和科沃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困惑。球队刚刚大胜,训练也很顺利,教练单独留下他们,会是什么事?
‘难道……是关于我第三节打得太独了?’杜兰特心想。
‘难道……是我昨晚偷偷多吃了一块披萨被发现了?’科沃尔则有些心虚。
王宇航带着两人,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他没有说话,只是打开了办公室里的投影仪。
屏幕上,出现的不是任何比赛录像,也不是任何战术图。
而是一段……画质略显粗糙,但内容却无比震撼的大学篮球比赛集锦。
视频的主角,是一个身穿戴维森学院球衣的、身形看起来异常瘦削、甚至有些娃娃脸的年轻人。
但他的打法,却与他那看似无害的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他在三分线外两步远的地方,接到球,甚至不需要调整,就用一种快如闪电的、几乎看不清出手动作的方式,将球投了出去!
“唰——!”
他在被三个人包夹的情况下,强行出手,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高高的弧线,应声入网!
“唰——!”
他在转换进攻中,刚刚运球过半场,就直接拔起,命中了一记不讲理的追身三分!
“唰——!唰——!唰——!”
视频里,只有这一个声音在不断地重复。
杜兰特和科沃尔,看着屏幕上那个如同开启了“无限火力”模式的年轻人,都愣住了。他们都是联盟最顶级的射手,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疯狂、如此纯粹、如此不讲道理的投篮方式。
“这家伙……是谁?”杜兰t忍不住问道。
“斯蒂芬·库里。”王宇航缓缓地吐出了这个名字,“一个来自戴维森学院的大三学生。目前,在所有NbA球队的选秀报告里,他的顺位预测,都在乐透区之外。”
杜兰特和科沃尔再次看向屏幕,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王宇航关掉了投影仪,办公室里陷入了安静。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一个拥有历史级投篮天赋的“死神”,一个拥有教科书般投篮技巧的“诛心者”。
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如同发布神谕般的语气:
“先生们,我有一个……新的想法。”
“一个……可能会改变未来篮球格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