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进行防守,并在必要时给予敌人有力的回击,城墙的设计可谓是费尽心思。沿着城墙的外围,挖掘了一条既深且宽的护城河。这条护城河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得敌人难以轻易跨越。而要想进出城,就必须通过城门上的吊桥,这无疑增加了攻城的难度。
城门上建有高大的城门楼,用于观察敌情和向城内传递信息。整个城墙的外沿设计有垛口,便于掩护和攻击。从城墙整体结构看,防御功能非常完备。 南城城墙四角各建有角台,角台之上建有角楼。
对于角楼,张好古信心满满地认为,依靠己方强大的火力,完全可以将其压制。不仅如此,就连城门也绝对不在话下,一定能够被轰开。为此,他制定了两套方案,首先是使用炸药,如果万一炸药未能成功炸开城门,那么紧接着就用火炮进行猛烈轰击。这两个方案相辅相成,以炸药为主,炮轰为辅。
此外,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那就是护城河此时处于结冰状态,这使得它失去了原本应有的防御作用。如此一来,士兵们便可以直接抵达城下。
因此,云梯攻城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与城门攻击相互配合,形成双管齐下之势,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所有这些计划的实施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突袭。
只有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才能让这些策略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如果只是单独攻打一座城池,张好古觉得这样做有些吃亏。虽然最终目的能够达成,但所能获得的利益却相对较少。
经过深思熟虑,张好古认为同时对两座城池发动进攻也未尝不可。毕竟,护国军所携带的弹药非常充足,大型松江炮就有足足一百门之多,而小炮更是每个排都配备了一门。此外,每个士兵还随身携带了十枚手雷,并且后续还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运送补给。
晚饭过后,张好古召集了黄祥、成均、袁飞、孙临和郑琦,黄蜚等人,共同商讨作战方案。
张好古首先发言,他详细地阐述了攻打老城和新城的兵力分配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直到吃饭前,他才终于下定决心,决定两城同时攻打,而且要狠狠地打,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接着,张好古谈到了新城的进攻计划。他计划派遣一个团去攻打新城,但具体是一团还是三团,目前还没有确定下来。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他先询问了成均的伤势情况。
成均在行军途中一直坐在爬犁上,很少下来活动。张好古关切地看着他,问道:“成均,你的伤势怎么样了?”成均本想用手去拍拍伤口,展示一下自己的恢复情况,但当他的手举到半空时,却突然停住了,似乎有些犹豫。
张好古敏锐地察觉到了成均的动作,他知道成均的箭伤虽然不深,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完全康复。毕竟,行军打仗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伤口很容易受到影响。
成均自己也觉得尴尬,嘿嘿笑了两声,说道:“放箭不成,可是还有短铳,一手就能用。上阵不成问题,伤的是胳膊又不是腿。”
张好古见他如此作答,不让他参战他是不会答应的。就说道“我决定,新城旧城一起打,一个是打,两个也是打,新城的战斗怕是要比旧城激烈一些,作为曾经的伪都,肯定有重兵把守,或许会有重要人物,但是新城又太小,注定也不会有太多人,咱们护国军投入一个团的兵力也就够了,但新城肯定是硬骨头,啃不好怕是会蹦了牙,一团,还是三团,随我攻打新城?”
话音刚落,成均就嚷嚷着“让一团来,一团就愿意啃硬骨头。”
他这么一说,孙临立刻就不高兴了,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服气,反驳道:“嘿,你这是什么话?难道就你们一团能打,我们三团就比不上你们一团啦?”
孙临越说越激动,他指着成均的鼻子,继续说道:“我告诉你,我们三团可一点儿都不比你们一团差!你们刚打下牛庄,又一路急行,现在也没歇过来。再说了,你作为一团主将,受了伤,也开不了硬弓。这硬骨头,还得我们三团来啃才行!我倒要让那些鞑子们好好见识一下,到底是谁的弓箭更厉害!”
孙临的这番话,把成均气得够呛,他的脸都涨红了,额头上的青筋也暴了起来。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弓箭确实比不上孙临,就算自己没有受伤,也绝对不是孙临的对手。
成均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对孙临说道:“哼,你别得意得太早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用弓箭啊?我的手里可是有短铳,一铳放出去,威力可比你那弓箭大多了!”
孙临毫不示弱地回怼道:“嘿!威力大固然好,但关键还得打得准啊!你左手会开枪确实厉害,可你能保证打的准吗?”
成均自知在嘴皮子上不是孙临的对手,毕竟孙临可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出身,能说会道那是自然的。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张好古连忙喊停,制止了他们的争吵。
“好啦好啦,你们俩别再争论不休啦!先静下心来听我把话说完,然后咱们再一起讨论也不迟嘛。旧城这里同样也是我们此次进攻的主攻方向哦,你们这三个团呀,可都肩负着主攻的重要任务呢!所以说啊,这次我们的战术就是要多点开花,全面出击,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
而旧城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和不确定,这里人口众多,人员构成也十分复杂,谁也无法确切知晓他们到底是士兵还是普通百姓。因此,一旦我们的军队突进到城门里面,就必须高声呼喊:“凡是汉家儿郎,立刻趴在地上不要乱动,以免被误伤!”无论是新城还是旧城,一旦成功进入城内,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占领城楼。
只有先占据了制高点,才能掌握局势,然后再沿着城墙逐步扩大控制范围。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稳健,切不可轻率冒进,以免陷入被动。
接下来,关于三个团的具体部署,我们需要仔细斟酌。对于新城,可以考虑从北面发起突袭。
因为当初所谓的“汗宫”就位于北门不远处,既然是突袭,自然应该优先攻打重要目标。至于旧城,则可以采取南北夹击的策略,每个团分别负责进攻两个城门。
一旦攻入城内,各团要迅速合拢各自负责的两个城门,形成封锁之势。之后,再逐步向城内扩散,但切记不要盲目突进,要稳扎稳打。”
张好古讲完之后,目光缓缓扫过坐在面前的三位团长。
孙临侧过头,凑近坐在身旁的成均,压低声音说道:“一团长啊,你看这督帅大人要和新城一起行动,可你现在这身手,怕是难以保护好督帅大人啊。光大宝一个人可不够啊,这战场上刀枪无眼的,多一个人保护,督帅大人的安全性就能大一点不是?”
成均眉头微皱,似乎有些犹豫。孙临见状,连忙继续说道:“这可不是老弟我要跟你抢这任务,咱们都是为了督帅大人的安全着想啊!我看呐,这攻打新城的任务,还是交给我们三团比较合适。就当是老兄弟我求你了,行不行?”
成均听孙临把话说到这份上,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再推脱,只得无奈地应道:“好吧,既然如此,那这新城就交给你们三团了。不过,你可得答应我,一定要保护好督帅大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