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刘光福的吐槽,曹魏抬了抬眉毛,对于海棠和许大茂的事情却没有评价。
其实纵观原剧,于海棠这人虽然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却是整部剧中人生目标最明确的人物之一。
无论是跟杨厂长侄子处对象、还是后来对何雨柱产生过好感,或者跟事业巅峰期的许大茂结婚,她的目标一直都是追求生活生活品质与物质。
当这段感情不能带来她想要的品质与需求,那么她就会转移注意力,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总结就是,这女人除了不容易满足之外,其实已经算是活得很通透了,毕竟人都是自私的么。
至于许大茂现在是怎么想的,说实话曹魏也不知道。
尤其是自从他有了哪个小马脸儿子之后,曹魏还真就没好好跟许大茂聊过,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是哪个风流浪子的心态。
所以对于这事,曹魏也就是听听然后就对刘光福向着中院使了个眼色。
刘光福看见后秒懂。
然后带着点遗憾的摇头道“棒梗那个白眼狼,自从黑市那边传来被盗的消息之后的确不怎么安分,我经常看见他在黑市鸽子市这种地方转悠。”
“不过我看这孙子应该是有贼心没贼胆,这都转悠四五天了,哪怕我之前在他附近假装跟朋友吹牛,说盗了黑市那个江洋大盗一晚上就偷了黑市好几万块钱,都够普通人好吃好喝活一辈子了,也没看他要对哪个鸽子市或者黑市动手,估计我之前那个想法可能要打水漂了。”
“至于院里其他家最近挺安静的,也没什么事。”
说到这,刘光福停顿了一下,好像是想起什么似的。
又补充了句“哦,对了,前院老闫家昨晚出事了,听说昨晚闫老师带着闫解旷去后海钓鱼,结果鱼是钓到了,但他们爷俩却直接被一条十多斤的大草鱼给拖水里去了。”
曹魏听到这事,眼神动了动,提起了点兴趣。
“十多斤的大草鱼?”
“钓上来了?”
刘光福脸上带了点幸灾乐祸的笑容,点头道“鱼是被钓上来了,不过闫老师和解旷这会儿正在家里打摆子呢。”
“要说闫老师家风可真是把抠这个字给贯彻到底了,舍命不舍财啊。”
“听说被闫老师被拖下水后都死抓着鱼竿不松手,还让在岸上的解旷抓紧闫老师衣服,结果那鱼一用力,把岸上的闫解旷也给拽下去了。”
“后来还是远处有几个一样晚上去钓鱼的,弄了根粗木杠子伸到水里,合力把死抓着鱼竿不放手的闫老师还有闫解旷给拽上来的。”
“等那些钓鱼的人救上他们爷俩后,看着水里那条咬着闫老师鱼钩,翻着肚皮的大草鱼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这不今儿一遭,他们爷俩就感冒了,在家喝了热水正捂着大被子发汗呢。”
听完刘光福的讲述,曹魏不可置信的揉了揉耳朵。
“你刚才说啥?捂着被子发汗,没吃感冒药硬扛啊?”
刘光福一点都不见怪的点了点头,继续道“就闫老师那占不到便宜就算吃亏的性格,你觉得他能舍得买药?”
“我刚回来的时候路过他家门口,还听闫老师在屋里嘱咐三大妈说:不用买药,买药得花多少钱,就是着凉了喝点热水发发汗,把寒气逼出来就能好。”
“还让三大妈赶紧把那条草鱼拿去卖了,说要是死了再卖就不值钱了。”
曹魏嘴角一抽,眼中闪过对闫家兄弟得同情。
“我算是发现了,生在严老师家得孩子比你们兄弟还惨,你们最多就是挨两顿打,虽说吃不上什么好的但一大爷也没饿着你们兄弟。”
“再看看严老师家得这几位,不但要学会挨饿,那还得命硬,安乃近两毛钱一片,来两片就行,结果这点钱都舍不得出钱,非要遭那个罪,也不怕把病给拖大了,也是没谁了。”
刘光福闻言一愣,但仔细一琢磨感觉曹魏说的这话好像还真有道理。
当即点头道“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唉…同情闫解旷得一天,得曹魏你待着,我回家吃饭了。”
等刘光福离开,曹魏摇了摇头。
这院里可真都是人才。
闫家刘家孩子一大群,但除了刘光齐之外就没一个不遭罪的,根本不把孩子当宝。
岂不知院里的老易家,早就看着那堆孩子流口水了,整天想方设法的算计院里的年轻人给两人养老呢。
却不想,曹魏摇头这一幕正好被来后院收拾屋子的于莉给看了个正着。
“曹魏,你年纪轻轻的哪来的那么多烦心事在这唉声叹气的。”
曹魏没有回答,而是表情古怪的看了眼今天上午分身曹休根本不在的西耳房,又看了看于莉。
调侃道“于莉姐,我家老头还没回来呢,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于莉脸色一红,白了曹魏一眼。
嘴里却不饶人道“我是过来帮你家收拾屋子的,老爷子在不在家又不耽误。”
“对了老爷子今早走前跟我说,他今天要去后海钓鱼,中午要是不回来吃就让我收拾完屋子帮忙给小当和槐花做顿午饭。”
“我中午用做你那份么?”
曹魏看了眼逐渐高升,眼看就要抵达天空正中央的暖阳想了想。
“算了吧于莉姐,你中午不用做我那份了,我一会儿还得去我师父那一趟,回头我在他那吃就成。”
于莉点了点头,进屋将分身曹休换下来的衣服装进盆里,然后端着盆出来道“那成,你要是不在这吃,我就趁着晌午暖和这会儿把老爷子衣服洗完再去做饭。”
“省的一会儿吃完饭犯困,就不愿意动弹了。”
说完这些,于莉往中院走的脚步顿了一下,好像是想起什么来了似的,又退回来。
道“对了,我刚才过来的时候听我公公在念叨你,说是想找你给看看病,最好是能免费在你这开药,你可注意这点昂,别着了我哪个抠门公公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