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只得坐下,神色间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片刻后,一名听风卫悄然入内,于秦明耳边低语数句。
秦明目光骤然锐利如刀,直射向王允:“王刺史,朕方才听闻,有百姓于行宫外喊冤,状告你洛州官府,强征‘剿饷’、‘助役银’,通赋者抓入牢狱,严刑拷打,致死人命…可有此事?”
王允脸色瞬间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明察!此…此必是刁民诬告!洛州赋税,皆按朝廷章程,绝无额外加征!臣…臣一心为民,岂敢行此等恶行?!”
“是吗?”秦明声音冰冷,“那朕问你,去岁洛州上报户籍增长三千,垦田万亩,为何今春户部核验,仓廪存粮反比去岁减少三成?多出的赋税,去了何处?”
“洛水漕运,年年申请巨款修缮,为何今岁春汛,仍有三处堤坝溃决,淹没良田千顷?修河的银子,又去了何处?”
“还有,去岁那名赴京告状的老农,如今身在何处?”
一连三问,如同三道惊雷,劈得王允体若筛糠,汗如雨下,再也无法狡辩:“陛下…陛下…臣…臣…”
“拖下去。”秦明厌恶地挥挥手,“交由随行御史台,严加审讯。洛州府衙,即刻查封!一应账册文书,仔细核查!朕倒要看看,这‘清名’之下,埋着多少民脂民膏!”
如狼似虎的侍卫上前,将瘫软如泥的王允及其几名核心属官拖了下去。满座官员噤若寒蝉,面无人色。
秦明站起身,目光扫过瑟瑟发抖的众官:“尔等好自为之。朕的江山,是打出来的,亦是治出来的。贪墨怠政,欺上瞒下,便是此等下场!”
銮驾东行,离京畿愈近,沿途景象便愈发不同。驿道宽阔平整,车马络绎不绝,村镇人烟稠密,市集喧嚣繁华,与西境边陲的荒凉肃杀判若两个世界。然而,秦明端坐于玄黑銮驾之内,面色却未见丝毫舒缓,反而愈发沉凝。他深邃的目光掠过那些看似富足的村庄、秩序井然的关卡、以及远远望见銮驾便惶恐跪伏的官吏百姓,看到的却是一种被无形枷锁束缚的、近乎僵化的“太平”。
帝国的中枢,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在他西征期间,依靠惯性维持着运转,却也在他铁腕威名的远距离震慑下,滋生出另一种形态的痼疾——因恐惧而导致的保守、因循、以及更深层次的隐瞒与欺蔽。洛州王允案,绝非孤例。
銮驾抵达京郊最后一座驿站时,夜幕已然降临。按照惯例,皇帝回銮,需于此处驻跸一宿,翌日清晨由文武百官出城迎驾,举行盛大仪式,方可入京。
驿站内外早已戒严,灯火通明,禁军林立,气氛肃穆得近乎压抑。留守京师的宰相率核心重臣,已提前至此恭候圣驾。
秦明并未急于召见群臣,而是先行入住精心准备却难掩简陋的行宫别院。他屏退左右,只留影七在侧。
“京城近日,有何异动?”秦明褪下沾染风尘的外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影七的身影如同融入烛光的阴影,低声道:“回陛下,京师表面平静,百官恪尽职守,政务并无积压。然…暗流涌动。”
“说。”
“其一,陛下西征大捷,威加海内,然朝中部分老臣,于私下颇有微词。或言陛下用兵过苛,杀伐过重,恐伤天和;或言西境新附,恩赏过厚,耗竭国库,恐非长久之计。”
“其二,漕运总督之位空悬已久,各方势力角逐激烈。江南、河北、山东各派系明争暗斗,甚至有人暗中串联,欲推举己方人选。”
“其三,北境诸部遣使朝贡,队伍已至京郊馆驿,然其使团规模远超常例,携带贡品亦丰,其意…恐非单纯朝贺。”
“其四,”影七顿了顿,声音更低,“宫中…似有传言,言陛下久离京师,太子年幼,皇后殿下…偶有召见外戚重臣,垂询政事。”
秦明静默地听着,烛火在他深不见底的眼眸中跳跃,映不出丝毫情绪。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极轻的嗒嗒声。
“知道了。”良久,他淡淡开口,“传宰相、枢密使、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即刻来见。”
“喏。”
不过片刻,四位重臣便脚步匆匆地来到院外,整理衣冠后,躬身入内。见到灯下那位风尘仆仆却威仪更盛的帝王,无不屏息凝神,恭敬行礼。
“臣等恭迎陛下凯旋!陛下西征劳苦,功盖寰宇!”宰相率先开口,言辞恭谨。
秦明抬了抬手,示意免礼,目光扫过四人:“朕离京数月,国事赖诸位卿家维持,辛苦了。”
“臣等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四人齐声应道,心中却无不忐忑。陛下越是平静,他们越是感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力。
“朕一路行来,见京畿繁盛,政通人和,心甚慰。”秦明语气平淡,话锋却陡然一转,“然,西境初定,百废待兴,北虏西域,狼子野心未泯。帝国看似太平,实则危机四伏,绝非高枕无忧之时。”
他目光如电,看向户部尚书:“国库收支明细,三日内,朕要看到。西境抚恤、赏功、建设所需钱粮,需优先保障,不得有误。”
“臣遵旨!”户部尚书心头一紧,连忙应下。
目光转向枢密使:“玄甲军西征将士休整、补充事宜,兵部即刻办理,不得拖延。另,北境、西域军情舆图、兵力部署、将领考评,五日内,呈报御前。”
“臣遵旨!”枢密使肃然领命。
目光最后落在宰相与礼部尚书身上:“明日迎驾仪式,一切从简。百官于承天门外行礼即可,不必远迎至郊外,徒耗民力。北境使团…着礼部好生接待,依制赏赐。然,其使团规模、贡品数目超出常例部分,给朕查清来意。三日后,朕于太极殿召见其正使。”
“臣等遵旨!”宰相与礼部尚书躬身应道,心中暗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