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的嘴就像是机关枪一样,一阵叭叭叭,让懵逼的几个人彻底懵逼了。
王大勇,徐进发和苟海鹏三个人都是各个县里的万元户。
在县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
除了蔡全之外,他们还没有被谁这么威胁过,何况还是一个北方来的个体户。
但刚刚林阳的一句话,让他们三个人的内心也开始动摇了。
“林老板,你刚才说你们的鱼料升级了?”
王大勇主动递烟。
“产量如何?”
徐进发拿着火柴主动起身点烟。
“能降低水产的死亡率不?”
苟海鹏也笑道。
说到底,他们三个都是靠鱼货养殖来发家致富的,要是能够搞到比之前还要牛逼的鱼料,让林阳当会长也不是不行。
坐在后面的几个人没说话。
在万元户面前,他们就是来充当人数的,没有话语权,能跟着喝口汤就已经不错了。
“我说你们仨这是啥意思,林老板是我这次参加南方团去认识的兄弟,你们这搞的,好像我非要当这个会长似的,我这里外不是人了。”
看着三个人突然改变了立场,蔡全当即笑骂了一句:“林老板,就按照你刚才说的,8毛钱一斤鱼料,我们还是一年10万斤,一个月运输一次,明天我们就重新签合同。”
“我也没意见。”
王大勇连忙表明立场:“只要能够带着我们发家致富的,谁当会长都行,反正我们也当不了会长,我们家的鱼塘一年要3万斤的鱼料。”
“我要2万斤。”
“我也是。”
听着徐进发和苟海鹏开了口,后面的五个搞鱼塘的合计了一下说道:“林老板,我们六家加起来一年要万斤。”
看着蔡全这帮人的态度变了,林阳的脸上重新洋溢着笑容:“蔡老板,我刚才也是着急,别见怪,各位兄弟也别放在心上,这个会长的位置那我就不让了,明年肯定是蔡老板的。”
“行,没问题啊。”
“那咱们今晚上喝酒,明天中午集中就在蔡老板的办公室,把合同签一下。”
“到一批货,我们汇款一次,毕竟小本经营,一次性也拿不出5万块钱来。”
王大勇几个人今年才成为万元户,正准备大干一场的,公司的账户上也就趴着一万多块钱,一次性支付一年鱼料的钱根本不够。
“行,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明天早上我跟着蔡老板去他的鱼塘参观一下,中午咱们就在这里签合同。”
林阳主动给几个人发烟,一盒烟就这么没了,但是他的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蔡全一年10万斤,王大勇一年3万斤,徐进发和苟海鹏加起来4万斤。
剩下的六个人加起来6万斤。
这一合计,这一趟苏南市之行,鱼料的订单就有23万斤。
按照8毛钱一斤算,一年的鱼料入账就达到了18.4万元。
除掉成本的30%,纯利润12,88万元。
然后给农科所分30%的利润,红山实业这边就有9万元的利润。
这才是苏南市这几个鱼塘养殖专业户的利润,还不算是忠县,金川市,甚至是省里的。
只要今年把鱼料的口碑打出去,明年鱼料就能成为支柱性的产业之一。
到时候野味居就算是给娘张桂英一个营生,赚不赚钱的已经不重要了。
“好,老蔡,那咱们就喝酒吧。”
“欢迎咱们林会长来苏南市视察工作,明晚上我做东,苏南饭店吃一桌。”
王大勇说道。
“好,那今晚上咱们就不醉不归。”
蔡全一拍大腿,拿出了酒,清一色的都是茅子,毕竟已经是小十万元户了,这点排场还是要用的。
这一晚上。
十个人干掉了十瓶茅子,烟抽的屋子里乌烟瘴气的。
当天晚上。
林阳被蔡全找人开车送到了苏南饭店的房间,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
林阳还在睡觉,房间的门就被敲响了:“林老板,还没醒酒吗?走,带你吃个酸辣粉,给你醒醒酒。”
听着外面的动静。
林阳才爬起身,打开了门,看着蔡全像个没事人似的:“老蔡,你丫的还是能喝,我怎么回来的都不知道。”
“我们十个人喝你一个,你已经很厉害了。”
“洗个脸咱们走。”
蔡全坐在椅子上,等着。
“稍等。”
林阳简单的洗漱完,这才接过蔡全递上来的香烟,跟着出门:“等会先送我去一趟医院,我去看看我妹妹,我马上下来。”
“行。”
两人在路边吃了个酸辣粉醒酒,开车直奔苏南市医院。
林阳快速上楼。
看着林小花今天的精神已经好多了,还能吃米饭,嘱咐了几句就带着马长生下来:“长生,咱们今天去观摩一下蔡老板的鱼塘,你现在既然已经成了我们红山实业的股东,而且和欢姐主管的就是鱼塘,就得多看看学习学习。”
“二哥,我知道。”
“蔡老板,多多指导。”
马长生笑着伸出手,两人寒暄了几句,三个人上车直奔鱼塘。
蔡全的鱼塘就在市区边上。
这是卡在苏南市和隔壁的红县中段的一个生产队,这边的生产队房子要比忠县的强太多了。
刚到生产队,就看到一个巨大的鱼塘,旁边还立着牌子,上面写着“苏南市第一家河鲜公司养殖基地”的字样,周围都是铁丝网:“没办法,经常有人偷,只能给铁丝通电。”
“这个法子不错,回去研究一下。”
马长生看着铁丝网,点了点头。
蔡全的鱼塘养殖基地比较大,比红山实业的鱼塘大一倍,听他说搞鱼塘养殖的都是这个生产队的老乡,他就是这个生产队出来的。
而公司的那些人都是知青。
模式大概和林阳的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这边的鱼货销量比较充足。
毕竟这边的人吃鱼比较多。
这也就意味着鱼货的价格低,否则以蔡全的鱼塘规模,现在早已经成为十万元户,甚至是20万元户了。
看了半个小时左右,林阳才开了口:“老蔡,你不是说你除了搞鱼塘,还有兔场吗?带我看看呗,我还没见过这么多的兔子呢。”
“我们的兔子一般不吃肉,主要是兔毛,卖到服装厂。”
蔡全开着车带着两人,绕到了生产队后面,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院子。
随着负责兔场养殖的人打开门,乌央乌央的全是短耳朵的小白兔,里面还有七八个人正在薅兔毛:“一共一万只兔子,产量不大,一年下来也就一万块钱的样子,不如水产。”
“一万只兔子的规模还不大?老蔡你这是准备当全国首富啊。”
林阳递给蔡全一根烟,自己点了一根,说道:“我也观摩一下,回头我回去搞个养鸡场得了,我看也挺好。”
“看,随便看。”
蔡全笑道。
林阳扫了一眼,正好看到一个大油桶,他灵活地跳了上去,眯着眼睛扫过这一万只兔子:“金手指,复制粘贴!”
昨天林阳提出观摩的时候,他就有了复制粘贴的主意。
不过早上看到蔡全的鱼塘,里面的鱼货品种不如自己家的,就放弃了复制粘贴的想法。
但眼前的兔子可不能放过。
随便复制粘贴,15天之后就有1万只兔子。
把这1万只兔子放在外面,然后再复制粘贴,一个月就有2万只兔子。
兔子的利润不如水产,但架不住量大啊。
搞十万只兔子,那一年兔毛的利润就是10万,更别说是兔肉了,还能扩大野味居的餐饮订单,两全其美。
林阳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大概两分钟。
下一刻,就看到小空间里出现了1万只兔子的虚影,他这才满意地从油桶上跳下来:“老蔡,以后苟富贵勿相忘啊。”
“一样。”
蔡全拍着林阳的后背,说道:“走吧,咱们到公司把合同签了,下午你陪陪你妹妹,晚上勇哥做东,又是一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