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洋气的意思吗?”
林山听着林阳吐槽自己想的这个小名,有些尴尬地挠着头:“不是报纸上说的,有什么洋娃娃啥的吗?”
“……”
林阳看着林山一副单纯无辜的表情,说道:“老大,起名字这一块你还是算了,让我大嫂起吧?”
“老二,要不你帮忙起一个?”
就在此时,王凤抬头看着林阳:“你这个二叔可是万元户,有文化,肯定行。”
“二哥,赶紧的。”
林小花抱着襁褓中的小孩,可劲得稀罕。
“小阳,我也觉得老大起的这个名字不好。”
张桂英说道。
“叫小柳吧。”
“像柳叔一样能够健康成长。”
“至于大名……”
林阳想了想,才说道:“叫林婉,婉约的婉。”
“林婉,好听,那就叫林婉。”
王凤听着这个名字,眼睛亮了,连忙从林小花手中接过孩子:“小柳你听到没,你二叔给你起名字了。”
“快让我看看我的外孙女。”
就在此时,王建国两口子冲了进来,林阳还是不多见王建国的婆娘。
两人也是围着林小柳一个劲的稀罕,也给了见面礼。
王建国的婆娘直接给小柳送了一个祖传的银镯子。
林小柳的出生,让林家又增添了一份烟火气。
一个月后。
在县里的国营饭店,林阳一家子和王建国一家子,招呼了一些亲戚,给林小柳举办了一个热闹的满月宴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入冬的那天。
林阳给知青点的屋子里的鱼塘添置了煤炉子,防止这些鱼因为冬天哭喊冻死。
“朱豪,你和金叔辛苦一些,招呼上程学明他们几个,这两天就把大青山的那些鱼货水产给弄到知青点,别冻死了。”
“我要去一趟县里。”
眼瞅着刘青青的肚子也大了起来,刚刚过了三个月,林阳这些日子每天晚上都去接刘青青下班。
“你放心,今天我和金叔他们再转运一趟,最多明天就能弄完。”
朱豪说道。
“行。”
林阳拍了拍朱豪的肩膀,旋即开着车直奔县里。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到了服装厂的门口。
刘青青背着包,一只手捂着肚子,走得缓慢。
林阳快步上前,搀扶着刘青青,用手抚摸了一下刘青青的肚子:“青青,今天看着心情不错,是不是有啥好事?”
“今天我爸打电话来了,说上次我们定的上海的那一批家具明天就到了。”
“咱们新房子的装修也完工了,就等这些家具了。”
“明天我请个假,咱们去把家具置办进去。”
刘青青笑着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这敢情好啊!”
听着上海家具厂的那批家具到了,林阳的眼睛陡然间亮了:“那明天我喊上娘和小花去帮忙,咱们把新家给置办出来。眼瞅着天越来越冷了,今年冬天过年,咱们就在新家过。”
“好!”
刘青青激动地连连点头:“那今晚上咱们买点东西去我家吧,我们得好好感谢一下我爸妈。”
“那是当然,要是没有老丈人这个武装部的一把手,我们估摸着有钱也不一定能搞得到这样的家具。”
上海家具厂的家具,一部分是进口的,一部分是国产的。
但他们的家具都是紧俏货,就算是本地人买都要排队,何况是运输到金川市这样的西北城市。
就算林阳是万元户,没有关系,排队也得排到半年以后。
这次多亏了老丈人刘洪的战友,在上海的武装部。
有了这层关系,才能让林阳在等待了两个半月后,很快买到了家具。
这一套家具,林阳用的是中上等的,沙发是皮沙发,下来要800块钱左右,在79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听说用的还是瑞士的牛皮。
当天晚上,林阳和刘青青就回了娘家。
第二天刘青青请了假。
快到晌午的时候,张桂英和林小花从金川市汽车站出来,看到林阳和刘青青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娘,小花。”
刘青青顶着大肚子加快了步伐迎了上去:“我说让小阳去接你们,你们非要坐车,早上天刚亮就从村里出发了吧?”
“我们不辛苦,你慢点。”
张桂英小步子迎了上去,扶着刘青青的胳膊,看着肚子:“小花你看看,你二嫂这肚子,才五六天没见,我看着又大了一圈,搞不好是个大孙子。”
“我也希望是个男娃,以后当兵,报效国家。”
刘青青笑道。
“行,就像他姥爷一样,当兵光荣。”
张桂英说道。
“娘,你们都出来,小柳呢?”
林阳问起了小侄女。
“没事,你大嫂带着呢,我们昨晚上已经把今天吃的东西都做好了,而且我听说老大的丈母娘今天要来接他们娘俩去娘家几天,我也放心。”
张桂英说着话锋一转道:“家具到了吗?”
“应该就是中午左右,我们去国营饭店吃个饭,然后去等着就行。”
刘青青笑道。
“二嫂,你慢点,你现在可是我们家的国宝。”
林小花和张桂英一左一右搀扶着刘青青,几个人上了车直奔国营饭店。
简单地吃过饭,才开车到了团结小区,这是前些日子房管部门和工商局开了会,上报了市里之后确定的名字。
团结小区是金川市试点的第一批商品房,这名字很讲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一家人刚到楼下,就看到一辆卡车正在等着。
“同志你好,是上海家具厂来的吧?”
看着几个人身上穿着的服装是上海家具厂的工作服,林阳连忙掏出介绍信和订单:“这家具是我们定的,还麻烦几位往上搬一下。”
林阳给几个人发了烟。
这年头的人心肠好,擅长团结,搬运家具上楼也没有另外收什么劳务费。
林阳这一趟定的家具是两套,大小不一样。
55平米的那个房子放了一套,对面的45平米给张桂英的房子里放了一套。
随着崭新的沙发,床,还有桌椅板凳和柜子装置好,新家顿时有了新的样子。
林小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软乎乎的:“二嫂你快试试,这上海来的皮沙发就是不一样,坐着就是软乎,下面是不是有弹簧,以后大侄子出生了就能在这里奔着玩了。”
“确实挺软乎的。”
刘青青也兴奋地感受着沙发的触感,顺便拉着张桂英坐下:“娘,以后你就住在我们对门,咱们私人空间也有了,而且还能互相照顾。等你再上点岁数,你住在我们对面,我们也放心,能照顾上。”
“照顾我的事情不着急,现在主要是照顾你。”
张桂英看着崭新的楼房,旋即道:“老二,既然新家都已经搬好了,这周日把你大哥大嫂,还有你二叔喊上,还有青青的爸妈,咱们就在新家开火,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可不能断了。”
“娘,这事儿我来安排。”
就在几个人还在研究和享受新家具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敲门的声音:“你好,我们是供电局的,请问这是林阳同志的家吗?”
“邮电局的人咋来了?”
刘青青看着起身走向门口的林阳,好奇地问道。
“有好事!”
林阳故意卖了个关子,他已经上报了一个月了,拉电话的事情终于落实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