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翻着手里的带板说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
对不同等级的官员使用带板的材质、数量、纹饰都有明文规定。
皇帝的带板无疑是规制最高、工艺最精的。
最高等级为玉带,其次是金带、银带、犀带等。
而皇帝的带板多以金、玉为底,采用错金银工艺进行装饰,极尽奢华。”
古先生说着的时候,对手里的错金银云龙纹带板爱不释手。
【古代的等级森严,代表等级的东西都不能随便佩戴。
一旦被人发现或者举报,那可就是抄家的风险。】
【古代的官员的等级,都是皇帝划分的。
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人拿他怎么样。】
【古代官员高一个等级,那都是相当霸道的。】
【嘿嘿…,说的好像现在不是一样。
说不定比以前还更严重。】
网友们的讨论有点偏题,古先生故意提高声音说道。
“此错金银云龙纹带板在明代,它远不止是一件服饰配件。
在上朝、祭祀、庆典等重大场合,它是皇帝礼服的组成部分。
它更是视觉化的权力符号,时刻强调着君权神授和等级森严的礼制。”
“这块带板很可能是他作为皇太孙或皇帝时,日常所用腰带上的其中一块金带板。
这并非举行大典时所用的全套奢侈金带,而是相对简单的一套中的一件,因此单独取下携带更为可行。
这是其过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庄重的礼器更有人情味,也更能唤起对宫廷生活的具体记忆。”
【按照古先生的说法,此错金银云龙纹带板代表了朱允炆对过去宫廷的回忆。】
【我觉得古先生说的对,之前的银凤簪代表朱允炆对马皇后的思念。
而此错金银云龙纹带板则代表对宫廷回忆。】
【建文帝朱允炆身边带的东西太少,银凤簪和错金银云龙纹带板则是很好的代表。
两件物品都被朱允炆长期拿来看,银凤簪已经被磨损。
此错金银云龙纹表面也被磨损。】
古先生则说道:“错金银云龙纹带板外表的磨损,可不是朱允炆长期磨损的。
原来的带板可能工艺极其精湛,采用浮雕、镂雕或多层透雕的手法,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龙纹。
他在逃亡后,他或他的随从可能用锉刀、粗糙的磨石对其进行了故意破坏。
所以,我们看到的外表磨损,是人为故意造成的。”
“大家仔细看,他们将清晰的龙纹磨得模糊不清。
使得图案看上去更像一片凌乱的云朵、卷草或无意义的划痕。
从远处或乍一看,这就是一件劣质的、甚至是从废弃物品上拆下来的旧饰件。
而且他们还做了伪装,因为年代原因已经脱落,才能让人看不出来是纯金的。
这样完美地隐藏了其皇家属性,避免了盘查时带来的杀身之祸。”
泉哥:“如果盘查到是纯金的,朱允炆早就被杀了。
他们应该是藏在了特别的地方,防止没有被搜查到。”
唐青:“我觉得不太可能,古代的盘查太严厉,他们很难蒙混过关。
他们应该是熟悉关卡,或者像古先生说的一样,在金带板外面覆盖了一层东西。
才逃脱被搜查出的命运。”
【建文帝朱允炆简直太亏了,拿着黄金都不敢用。
要是我早就拿黄金去花天酒地。】
【你以为谁都像你,朱允炆是皇帝,他什么女人没见过,什么好吃的没吃过。】
【想想古代皇帝的生活就羡慕,嘿嘿嘿!】
古先生继续说道:“此带板表面被磨损,应该是朱允炆情感上的扭曲、心理上的写照。
朱允炆心里是不忍弃,不敢显得复杂心理。
他无法割舍这件代表着自己真正身份的物品,但又绝不能让它显露出来。
这种“保留但破坏”的行为,是一种极度矛盾心理的外化。
每一次对龙纹的打磨,都是内心的一次煎熬与挣扎。”
“这带板又是他辉煌的伤疤。
这件物品可以说成了他人生的一块“伤疤”。
它曾经光洁完美,代表着无上荣耀。
如今却布满粗糙的划痕,记录着失败的痛楚和流亡的艰辛。
它不再完美美丽,但却更加真实和深刻。”
泉哥:“好家伙,古先生这次古墓直播,一直都在抒情。
听得我心里都有了触动。”
唐青:“作为帝王,不管他再坏,他也有好的一面。
古先生在直播汉成帝刘骜皇陵墓时,就没有这么抒情。
因为朱允炆的逃亡生涯显得神秘,而且被埋在这样一个小墓里。
完全不符合他帝王的身份。
别说古先生对他同情,我们大部分人对朱允炆的遭遇都挺惋惜。”
【唐青说的对,如果朱允炆不那么急着撤藩,他稳固自己的政权几年,他也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朱允炆是吃了年轻的亏,他年年轻当上皇帝,却失败被迫流亡,我也挺同情他的。】
古先生没有理会大家说什么,他继续自己的讲解。
“朱允炆将这枚错金银云龙纹带板带入坟墓,其含义与素面玉圭略有不同。
它代表了朱允炆“记忆的碎片”。
他不是带走了整套腰带,而只是其中一块。
这暗示着他的过去,已经像这条腰带一样破碎了。
他只能保留其中的一个碎片,作为对完整过往的一种零星的、片段的回忆。”
“它也代表了朱允炆“生活的痕迹”。
与用于祭祀的玉圭相比,带板是更个人化的生活用品。
它暗示着他对“皇帝”那个身份背后,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怀念,而不仅仅是权力本身。”
“它还是朱允炆身份的暗号。
这枚带板需要“解读”。
只有知情人,知道这块看似磨烂上,曾经镌刻着什么东西,才能明白它的价值。
它是一件需要密钥才能读取的信物。
总的来说,这块带板对朱允炆来说,代表的东西太多。”
泉哥:“没想到此带板暗喻这么多。”
唐青:“主要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事情太神秘,历史没有他逃亡的任何记载。
所以他陪葬的一针一线都有不同的含义。”
【我有点在读高中的感觉,解释分析里面每一层含义。】
【我读书就不喜欢这些,现在听得我晕乎乎的。】
【我只是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历史谜团感兴趣,古先生却给我一点一点的分析。】